阴影
阴影 阴影
008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围棋“课堂”进深山
棋圣栾川“车轮战”
洛阳新闻网
今起更名为洛阳网
有形的建筑 无形的价值
市一中女排夺省中学生赛冠军
洛阳最大文化产业街区呼之欲出
洛龙老年门球队获省赛第一
国家男足击败吉尔吉斯斯坦队
一座市场背后的难忘记忆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9 年 7 月 27 日 星期    【打印】  
“一五”期间,全国援建洛阳,上海市场百货大楼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一座市场背后的难忘记忆
本报记者 张亚武 实习生 王子君
  此图摄于1961年,是季境心老人来洛后照的第一张全家福,画面中有夫人的母亲、一个亲戚和两个女儿。 高均海 据资料翻拍
  在涧西区上海市场步行街的南端,矗立着一座4层商厦。如今,与四周林立的高楼相比,它毫不起眼。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它在洛阳商贸业中长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洛阳巨变的见证者,更是“一五”期间全国各地支援洛阳建设的见证者。它,就是上海市场百货大楼。而以它为中心的附近一大片商业区,统称为“上海市场”。

  从“上海市场”的由来说起

  “上海市场”名称的背后,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一五”期间,国家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洛阳是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在全国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7个安排在洛阳,而这7个项目的建设场地,多数选在了地旷人稀的涧西区。

  1954年,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厂等十几家大型工厂,相继在涧西区开工兴建。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余万建设大军满怀冲天的热情,要在这片一穷二白的土地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社会主义蓝图。

  当时的涧西区除了一条洛潼公路横穿、几个村庄点缀外,几乎全是农田。大建设除了要确保物资供应外,还要有相应的商业网点为建设大军提供配套服务。而那时洛阳的城市人口只有6万余人,商业网点主要集中在老城。凭这些商业网点为远在10公里外的建设大军提供服务,显然力不从心。

  大建设开始前后,我市因陋就简,陆续在涧西区建设了国家市场、704工地市场、703工地市场、河南市场等一系列市场,其中不少市场的营业房是四面透风的芦席棚。1956年,我市分别在704工地市场附近和如今的景华路、太原路交叉口附近各建设了一个占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大型市场,但这些大型市场缺乏商业企业的支撑。

  为此,1955年,我市前往上海、广州等商贸业发达城市,动员这些城市的国有商业企业和私营商户内迁洛阳,支援洛阳的工业建设。1955年至1956年,上海、广州等地累计有商户3500人和17家工厂、88个商店的2717名职工响应党的号召陆续来洛,其中内迁来洛的工厂、商店主要有三乐食品厂、大新酒楼、大利食堂、广州食堂(后改称广州酒家)、永余照相馆、万氏照相馆(后改称人民照相馆)、新源祥棉布店、三友理发店、上海理发店、红光照相馆、旭东洗染店、上海旅社等。

  有关方面将大新酒楼、新源祥棉布店等部分上海内迁企业、商店安排到704工地市场所在的大型市场里,故将该市场称为“上海市场”;将广州酒家等部分广州内迁来洛的商业企业安排在如今景华路与太原路交叉口附近的大型市场里,故将该市场称为“广州市场”。

  洛阳国有商贸业发展的缩影

  上海市场建成后,初名“青年营业部”,后改称上海市场百货商店,当时的商业用房主要是平房。1980年,国家决定拆除平房,对上海市场进行改建。1984年1月1日,新大楼建成开业。1986年,上海市场百货商店更名为上海市场百货大楼。

  新建的上海市场百货大楼主楼4层,建筑面积9024平方米,营业面积6300多平方米,建筑规模仅次于当时的郑州紫荆山百货大楼,居河南省第二位。1987年,上百大楼7层辅楼建成,使商场总建筑面积达到1.51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16万平方米。

  “新大楼刚刚投用时,外形雄伟壮观,内部宽敞明亮,商品品种齐全,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选购。商场内每天顾客如潮,营业员中午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商场只好买些面包之类的食品隔着人墙投给柜台里面的营业员,营业员简单吃些面包后继续为顾客服务”。对于当年的盛况,上百一些老职工至今记忆犹新。

  1993年,上百大楼销售额突破1亿元,达到了顶峰。之后,因商贸业竞争的加剧和硬件设施的落后,上百大楼营业额逐年下降。2002年,上百大楼终因资不抵债而破产,2005年破产重组,但至今难以恢复元气。

  尽管已经萧条了数年,但上点岁数的洛阳人尤其是涧西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上百大楼的。说起上百大楼的命运起伏,原市二商局副局长刘玉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虽然上百大楼落伍了,但在洛阳大建设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洛阳商贸业的功臣和标兵,也是洛阳国有商贸业发展的缩影。”

  两位老人的难忘记忆

  今年84岁的林静与88岁的老伴季镜心住在离上海市场百货大楼几十米远的一栋住宅楼里。这栋楼是上百的家属楼,林静是上百大楼的退休职工。     \

  季镜心和林静都是上海人。虽然已经来洛50多年了,但如今他们的话语中仍带有浓重的上海口音。季镜心原在上海万氏照相馆做摄影师。1955年,洛阳市派人前往上海,动员上海国营商业企业和私营商户前来支援洛阳建设。当年11月,上海方面派了5个行业的代表来洛进行前期考察,季镜心是代表之一。

  回到上海后,他不仅动员了成百上千的国有商业企业职工和私营商户来洛,还把自己原在上海榆林区一办事处工作的妻子林静也动员到了洛阳。

  林静回忆:“我们是1956年8月与大新酒楼、上海理发店的人一起乘火车来到洛阳,原以为洛阳是九朝古都、新型工业城市,应该不错,可到洛阳火车站(如今的洛阳东车站)一看,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许多人当场就哭了起来。”

  当时,林静的表姐夫在洛阳国际旅社当经理,所以她来洛后先到那里做了会计。丈夫季镜心在位于老城的万氏照相馆工作。后来,林静相继到万氏照相馆、涧西区商业局当会计。1960年,林静来到上海市场百货大楼当会计,直到1984年退休。

  林静回忆,她刚到上百时,上百的八九十名职工中的2/3是从上海、广州来支援洛阳建设的外地人。那时的上海市场周围到处都是麦地,没有马路,没有公共汽车,给建设大军送东西主要靠架子车。

  林静介绍,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那时大家的工作热情都很高。建设大军缺什么,他们就拉上架子车送什么。一些建设工地远在谷水、关林等地,他们也经常送货。由于服务水平高,当时的上百不仅是洛阳最好的市场之一,还是全国商贸系统的先进单位。

  “化妆品组组长宋秀景去北京参加过全国群英会,刘少奇主席还同她握手”。说起这些,林静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如今,两位老人与他们的两个女儿全在洛阳生活。林静说:“当时,有一些从上海、广州来的人由于适应不了这里的气候和环境回去了,我们当时没有想过再回上海。如今,来洛阳生活已经几十年了,洛阳才是我们的家。”

  千军万马战洛阳

  其实,林静和季镜心仅仅是当时千千万万援洛大军中的一员。

  据相关材料介绍,1954年8月,省委下发《河南省支援洛阳工业基本建设方案》,把支援洛阳基本建设作为全省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动员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援洛阳的工业建设。除了动员上海、广州一批私营商户和国有商业企业职工来洛外,还调入一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及华东第五建筑工程公司、人民解放军建八师、河南省第三建筑工程处1.7万人,调入一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和从河南各地选调的一大批青年农民共计3万人,还把天津机器制造学校的两个专业迁到洛阳,组建为洛阳拖拉机学校,不久改为洛阳工学院。

  后来,随着建设规模的继续扩大,其他援建大军纷纷来洛。他们战骄阳,斗风雪,绘就了一幅“八方风雨会中州,千军万马战洛阳”的壮丽画卷。

  到1957年年底,洛阳的城市人口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6万余人猛增至52.9万人。洛阳成为当时仅次于上海、广州、北京、武汉的大城市。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