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通知,再次重申电视剧应规范语言,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为此,原本都说方言的国庆献礼剧《决战南京》中的毛泽东、周恩来等,只好紧急重新配音;四川方言版《潜伏》在播出前8集后停播,随后让余则成、翠平、左蓝、吴站长等角色重新说起普通话……
反应不一有争议
早在多年前,国家广电总局就出台了限制方言剧的通知,只不过没有认真执行罢了。
对于是否应该禁播方言剧,电视界反应不一。有的说,限制方言可以规范荧屏用语,有利于推广普通话。《潜伏》在四川播出,为提高收视率,让原本说普通话的孙红雷、姚晨等改说四川方言,就做得过分了,这种现象不制止,就会造成方言的滥用。也有人认为,对方言进行一定的限制是对的,但也不能“一刀切”,否则既不符合市场规律,也不利于艺术的百花齐放。如《武林外传》中的“佟湘玉”闫妮、《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顺溜”王宝强一说方言,使人物变得更加鲜活有趣了,如改说普通话,电视剧肯定会失分。
荧屏“回潮”有基础
实际上,近年来不少热播电视剧也都与方言有关。如前一阵全国疯播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也大量使用了方言,仅男主角段奕宏一人就在剧中秀了十几种方言;如红火于荧屏的《闯关东》,那风格浓郁的北方方言给观众带来了一股浓浓的东北味……另外,《士兵突击》、《大生活》、《走西口》、《金婚》以及《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电视剧,也通过大量使用方言赢得观众。
应该说,方言剧“回潮”的背后,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需求。以上海电视剧为例,当年接连推出《孽债》、《夺子战争》、《何须再回首》等沪语版后,使上海电视剧出现过一个小高潮。最近周立波的上海清口红极一时,同样也离不开上海话。由于北方方言与普通话比较接近,这些年北方方言被大量使用,并出现了一个“一沾方言即红火”的荧屏现象,尤其是东北话更是风靡荧屏。
适当保留有理由
中国是个语言丰富的大国,荧屏出现各地方言“一窝蜂”无疑会冲击语言的规范;但荧屏“一刀切”,同样也会损坏艺术创作。如《刘老根》让赵本山、范伟等改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肯定不会这么火;同样,王宝强也说:“带一点乡音对我塑造角色有利。”如不准他在《士兵突击》、《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剧中说河北方言,他能像今天这么红吗?
实事上,时事政治等新闻类节目理应推广普通话,而让艺术也承担起这一使命是否太过沉重?简单地说,如果央视春晚也不准再说方言,像赵本山、黄宏、潘长江、宋丹丹、小沈阳等一批笑星将失去立足之地,春晚同样也会一蹶不振。由此,人们有理由呼吁,在艺术领域应给方言留一席之地,并让方言为中国电视剧加分。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