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令我想起了父亲李锋生前常对我讲起的一个日本友人秋山良照的故事。
1940年夏,八路军二十团在鲁西北活动,父亲当时在直属连任副指导员。在与日军的一场战斗后,当部队在战场上收捡散乱于日军尸体旁的枪支弹药时,七连连长马克勤抓到一个活的日本兵,把他送到了团政治处。
二十团与日军作战十多次,抓俘虏可是头一回。谁都想看看这个日本兵是什么样,父亲当然也去了。俘虏很年轻,仍穿着日军军服,不恼怒也不恐慌,乌黑的眸子偶尔迎视来人,偶尔仰望天空,更多的是低头沉思。政治处联络干事谭林夫会日语,负责教育俘虏,向大家介绍说,他叫秋山良照。
这次战斗,七连一排长周春山和三名战士牺牲了。战后第三天,二十团开追悼会。在悲壮的气氛中,团领导、烈士生前战友陆续讲话,谁都没想到,最后一个发言的竟然是秋山良照,他迎着全场困惑、仇恨的目光走上台,他的发言很短,全是日语。讲完后,他向四位烈士的灵牌深深地鞠躬。全场的激愤情绪也随之转换,因为秋山良照的觉悟——他已背叛日军侵略者的立场,要做我们的朋友。
从此,秋山良照成了二十团的一员。他穿上八路军的土布军装,吃着小米饭,和战士一起行军作战,相互增进了了解。秋山良照是日本山梨县人。18岁时,由于家境困难,开始在工厂做工。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后,他参军来到中国。在这次郑家屯战斗中,秋山良照负伤被俘。起初他认为被俘是大日本皇军的耻辱,一定要找机会逃回自己的部队。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他逃跑的念头渐渐消失。这是因为,我军敌工干部向他做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进行了耐心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在战争中他也看清了八路军是真正的人民军队,而日本军队是残暴的。他亲眼看到,八路军战士在地里吃了老百姓的西瓜,看瓜的人不在,就主动把钱留在那里。他也亲眼看到日本士兵杀死中国老百姓,特别是残害妇女和儿童的场景。他对日本的侵略战争进行了反思,对中国人民的抗战有了新的认识。
秋山正直、善良、有文化,大家对他都很友好。尤其是谭林夫,可以和秋山良照用日语自由交谈,而且他俩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画漫画。兴致来时,就趁着一张木桌画起来,大家喜欢围着欣赏。他们几笔就画成一个人,老人、小孩和士兵,也画女人。有一次谭林夫画了一个胖胖的小脚女人,推给秋山良照:“给你做妻子吧!”秋山用日语大叫。人们忙问他说什么?谭林夫笑着翻译:“他说妈妈要生气的。”
在八路军的革命队伍里,秋山良照有了全新的生活,思想也有了很大转变,鉴于他的良好表现,团政治处主任李汉英写了一篇《记秋山良照》的文章登在《冀南日报》上。后来,秋山良照离开二十团,到了冀南军区,与更多的被俘日军聚集成立了一个反法西斯的组织——“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冀南支部”,秋山良照任支部书记。反战同盟经常在八路军和日军作战前用“乡音”向日军喊话,投掷宣传品并唱《樱花》等日本歌曲,以瓦解日军的士气和斗志。气急败坏的日军曾悬赏打死或活捉秋山良照的连升两级、赏金一万元。1942年秋天,秋山良照经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批准,正式成为八路军的一员,之后还到延安党校学习并加入了共产党,他一直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坚持到抗战胜利,于1946年回国。
听说秋山良照回国后一直为中日友好作了大量的工作,并于1981年随团来北京参观旅游,受到宋任穷等中央领导的接见。他一直很怀念在冀南军区度过的激情岁月。父亲所在的二十团后来转战南北,解放战争中参加了攻克洛阳的战役,番号也几经更换。虽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是经历过那段峥嵘岁月的老同志、老战友,都不会忘记这位正直的日本朋友、日籍八路军战士——秋山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