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巨变中国·洛阳见证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经典瞬间
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
龙门石拱桥 映照旧日事
城事·国事·天下事
日报典藏
时代人物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 年 8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20世纪30年代到前几年,出洛阳到汝州、界首,需要从龙门风景区的伊河桥经过——
龙门石拱桥 映照旧日事
本报记者 王继辉 通讯员 贾金团
  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洛阳黄河公路大桥。  记者 高均海 据资料翻拍
  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到五六年前,从洛阳驱车到汝州、界首,必须从现在的龙门风景区过伊河桥,然后南下。1962年通车的龙门石拱桥,见证了洛阳公路桥梁的旧事。

  洛阳最早的营运线路

  洛阳出龙门,到伊川水寨、汝州、平顶山、许昌、周口、豫皖交界的界首,这条线路始建于1924年,当时叫“汽车路”,只通到彭婆。

  1926年,“汽车路”改称“公路”。1936年10月,这条线路刚刚通车营运时,只到临汝(今汝州)。当年,路基宽8米,龙门东山最窄,仅5米。

  1944年5月,日寇入侵洛阳,这条线路路桥被破坏殆尽,位于今天龙门风景区的伊河桥梁也被炸毁。

  1936年到1944年,洛阳公路的营运线路共有4条:洛阳到长水、洛阳到南阳、洛阳到界首、洛阳到潼关。其中,洛阳到南阳、界首的公路交通,龙门的伊河桥梁是咽喉。

  据龙门村72岁的村民何孟春回忆,上世纪40年代,紧挨现在的龙门石拱桥有一座钢筋水泥大桥,1944年5月日寇入侵洛阳时被炸毁,只剩下桥墩和部分桥身,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拆除完毕。在龙门风景区建橡胶坝形成水面之前,每到枯水季节,还能看到昔日公路桥桥墩遗迹。

  抗战胜利后,在现在的漫水桥下游附近架设了一座简易公路桥,每到汛期都会被河水淹没,交通中断,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龙门石拱桥通车之前。

  何孟春老人说,解放初期,洛阳到临汝的公路从龙门石窟脚下的河岸边经过,在今天的漫水桥下游简易桥通到对岸。龙门石窟里面沿路都是摊贩,销售各种商品,农村集会也在那里举办,十分热闹。

  《洛阳市志》记载: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多次整修洛阳到龙门段公路。1956年10月,在原路两侧,北起洛阳桥,南至龙门北门口,新建公路12公里,路基扩宽到17.5米,路面宽10米;1959年,龙门东山至伊川公路加宽改造工程完工。

  此时,建设龙门伊河公路桥,改善交通条件迫在眉睫。

  建设龙门石拱桥

  1960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2月27日,省建委批准了由省交通厅工程局设计的龙门石拱桥施工方案;5月,总投资402万元的龙门石拱桥正式动工。1962年11月20日建成通车,历时两年半。

  在龙门石拱桥修建期间,怀着对“天堑变通途”的企盼,龙门村农民热情支援了工程建设。

  龙门村78岁的老人李秀兰说,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开工时,伊河岸边都是工地,不少村民自觉为工地运送石头。李秀兰作为当时村里的妇女干部,也参加了工地义务劳动。

  龙门人把石拱桥习惯称作“大石桥”。何孟春说,当时是省里来修桥,有的施工人员吃食堂,专家带家属来,借住农民家里,自己生火做饭。1960年粮食紧缺,施工人员吃的都是高粱面、红薯面、杂豆面,白面很少,可是没有听到一个人抱怨条件艰苦。有个姓阎的技术人员住在何孟春家里,他将近60岁,负责爆破。老伴儿来给他做饭,粮食都是国家配发的。夫妻两人对村里人很和气,还经常把东西送给何孟春吃。

  “当时,国家穷,石拱桥圈顶用的不是钢筋,是木料。石头是从偃师山里拉过来的,在采石现场就锻造好了型号,运到工地直接就对好了号,很少需要返工的。”何孟春如今回忆起来依然十分感叹。

  龙门石拱桥可以说是一个公路桥梁的奇迹,这是当时世界上拱圈最薄的大跨径的石拱桥,也是当时省内单跨最大的石拱桥。现在,您可以看到,石拱桥为3孔空腹石拱桥,主孔跨径90米,两边孔跨径各60米。东端两孔跨伊东灌渠,西端两孔与龙门游览道路立交,全长303.8米,桥面净宽10米,两边各设人行道1.5米。

  龙门石拱桥比当时国内同跨度石拱桥的拱厚减少了一半。水下基础采用了不对称的布局形式,使墩、台尺寸较往常大大缩小,并能担负施工中单孔卸拱时所产生的单位推力。既减少了圬工体积,又避免了庞大的墩、台外形给全桥造型风格上带来的不统一。主拱圈上布置了24个净跨7.8米的半圆小拱,结构造型及要求排列,与台后的6米半圆拱成3%的纵坡,减少了行线长度和工程数量,避免了行道施工中对古迹的破坏,进而统一了桥型,节约了投资。 

  直到五六年前,随着龙门南北大桥的通车,龙门风景区封闭管理,龙门石拱桥告别公路桥历史,成为景观桥。

  正是龙门石拱桥的成功建设,让洛阳桥梁建设不断创造辉煌。

  横跨伊河,1967年3月开工,1969年8月建成,投资108万元的嵩县前河大桥,至今仍然是国内最大跨径的双曲拱桥,为国际桥梁界所关注。今天,您经过洛栾快速通道嵩县前河村,仍然可以看到路旁不远处巍峨壮观的前河拱桥,让人叹为观止。

  而位于孟津县雷河村与吉利区之间黄河上的洛阳黄河公路大桥,是在周总理关怀下,经过国务院批准修建的,于1973年7月动工,1976年12月27日竣工。施工中,该桥采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具有桥墩小、工期短、利于排洪和检修等优点。这座桥共67孔,跨径50米,全长3428米,也是当时黄河上最长的桥梁。

  龙门石拱桥与名人

  现在到龙门石窟游玩,经过龙门石拱桥时,会看到桥身上镶嵌的“龙门”两字,这是陈毅元帅的手迹。

  这里面有一个龙门石拱桥引出来的国家领导人与洛阳的故事。

  史料记载,龙门石拱桥建设期间的1961年10月8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陪同尼泊尔国王来洛阳参观龙门石窟。就在他们登上专列就要返京的时候,参加接见的洛阳市领导提出:希望能够代表洛阳人民请周总理为开工兴建的龙门伊河石拱大桥题字。

  周总理说:“我身边的大书法家、大诗人你们怎么忘了?还是请陈老总写吧,他比我写得好。”陈老总听罢大笑:“我怎敢‘班门弄斧’?”这时,专列开车的时间到了。周总理说:“要不这样吧,现在不写了。回京后,我们商量一下,写好后给你们寄来。”

  果然,第二年春,题字寄来了,是陈老总的手迹。题字被镌石四方,分别镶嵌在龙门石拱桥东西两端的南北两侧。

  陈毅的题字一波三折。 “文革”爆发后,陈毅的题字被挖掉了。

  1973年10月14日,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到洛阳,下午到龙门参观。当路过龙门石拱桥时,周总理发现了这个情况。工作人员向他汇报后,周总理怒容满面,当即要求把陈毅的题字尽快恢复,重新与洛阳人民见面。于是,陈毅元帅的题字又被郑重地镶嵌在桥上。当时,陈毅元帅已经去世一年多,睹物思人,与陈毅关系密切的周总理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龙门石拱桥,石窟新风景

  2000年,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此前,在对龙门石窟周边环境进行评价时,国内外专家对龙门石拱桥一直赞叹不已,称其古朴的建筑风格与龙门石窟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龙门石窟风景区有3处著名景点:龙门石窟、白居易墓园、香山寺。在龙门石拱桥的牵手下,三者有机融合。您如果站在龙门石拱桥上举目四望,潺潺伊河水,幽幽白园,古色香山寺,巍巍龙门西山,满山青翠,置身其中,仿佛又回到了唐代。

  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坐落在面临伊水的半山腰上。因该地产香葛,故名香山。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武周天授元年(690年)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现存的香山寺,是清代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凿石为基,依山修建的。而白园是白居易墓的所在地。唐太和三年(829年),白居易来洛阳任河南尹,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逝于洛阳履道里家中,葬于龙门东山的琵琶峰上。白园从此和龙门石窟、香山寺一道,名扬海内外。

  有人说,龙门石拱桥已经和1985年对外开放的白园一起,成为龙门风景区新亮点,将随着历史馨香愈浓。

  一座龙门石拱桥,见证了一个年代,它走进了历史,走向未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