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我们来到位于洛宁县陈吴乡的洛陈竹编专业合作社。这是一个占地10多亩的新厂区,院子北边是一排钢架结构的现代厂房,车间里机器轰鸣,一件件竹编制品正在下线,工人们来回忙碌着。
竹编合作社的负责人叫李军峰,今年30岁,家住禄南村。
“我现在是边建设边生产,院子南面的空地正准备建设职工食堂。企业忙时需要50多名工人,闲时也要五六个人,必须抓紧完善基础条件,让企业全面走上正轨。”李军峰给我们说起了自己的下步打算。
外出打工开眼界
乡干部介绍,2004年,经同乡人联系,李军峰到天津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当货运司机,一干就是4年多。
“公司打工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主要是给进出口公司做集装箱运输车司机、搬运工,天天在全国各地跑着拉货。因为我有大货车执照,就当了货车司机”。李军峰说,每年除了春节能回老家休息几天,其他时间都在各地跑。
常年给进出口贸易公司打工,李军峰开了眼界,也和天津一些外贸公司业务人员建立了联系。
后来,乡里出台的一个文件改变了他的生活。
返回家乡办企业
今年春节回家后,李军峰看到了乡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文件。听了乡村干部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介绍,又和村里的外出务工人员议论后,李军峰动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李军峰意识到,在天津跑货运时,竹编制品出口日本、韩国,供不应求,而自己的家乡——陈吴乡竹子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很大,竹子的颜色等也符合日本客户的要求,如果生产竹编制品,一定有市场。同时,李军峰留意到,雁帘在天津外贸市场上很受欢迎,只要样式符合要求、质量过关,一定不愁销路。
在和父亲商量后,李军峰决定返乡创业。
3月初,在县总工会、乡里扶持下,李军峰通过贷款、借款,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开始建厂房、购买机器、注册……一切进行得十分顺利。5月下旬,李军峰的竹编合作社生产的雁帘、民用帘等上市。
产品上市受欢迎
为了搞好销售,李军峰事先多次到天津与一家外贸公司洽谈,双方签订竹编产品出口协议,实现了以销定产。他专门买了一辆大货车,每次都是自己带人到天津送货。两个多月来,李军峰的竹编产品——雁帘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天津,然后出口到日本、韩国,天津这家外贸公司十分满意。
对于“大路货”——民用帘,李军峰根据自己掌握的市场信息,运送到西安的竹编产品批发市场上销售,陕北、甘肃等地对民用帘需求量很大,产品十分畅销。
“后天,这批民用帘就拉到西安批发市场了。”李军峰说。
在李军峰外出送货时,他的父亲在厂里负责生产,一家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从打工仔到企业老板,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李军峰招用的农民工都是陈吴乡的农民,厂里的农民工实行计件工资或者按天付给报酬,李军峰从不拖欠工资。
“返乡创业,也是想给家乡发展出点力,为乡亲们办点好事。”李军峰说着,憨厚地笑了。
本报记者 王继辉 特约记者 高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