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国内国际新闻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有线电视收视费标准不得提高
希望缅甸维护
中缅边境稳定
韩朝将安排
离散家属中秋会面
2009年无车日活动
将于9月22日举行
漫漫朝圣路
瑞士苏黎世
“薪金榜”拔头筹
青海半小时内
发生两次地震
“酒驾”司机
被判徒刑二年三个月
租用飞机毁坏农民玉米
形成执法合力 提高执法效能
“班主任批评学生”缘何要教育部发文?
中国海军第100批护航任务启航
巨合滩黄河公路大桥主体即将合龙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 年 8 月 29 日 星期    【打印】  
新华视点
“班主任批评学生”缘何要教育部发文?
  近日,教育部向各省教育主管部门下发了一份名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文件,其中第16条规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老师批评学生自古天经地义,为何要教育部发文确认?一个看似简单的规定背后折射出什么?为此“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相关中小学教师、学生和教育专家。

  意在破解“学生不好管、老师不敢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陆士桢近日走访了北京市几所知名的实验小学,“校长们告诉我,办学中他们有‘两怕’:一怕学生在校时受到意外伤害,二怕家长和老师因学生教育问题发生冲突”。

  陆士桢说,一些家长的过激行为确实让老师批评学生心存顾虑。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说:“一段时间以来‘学生不好管,老师不敢管’在一些地方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甚至出现了像‘杨不管事件’这样的极端案例。教育部正是在对中小学教育,尤其是班主任工作进行了大量调研基础上出台这一政策的。”

  2008年6月,安徽长丰县吴店中学两名学生上课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某熟视无睹,并不加以制止,而是继续上课直至下课。这名教师后来被称为“杨不管”。

  “‘杨不管事件’仅是一个极端个案,而老师不敢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好管。”王定华说。

  青岛第二十二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尹德伟自从教以来曾连续7年担任班主任。他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不管自己对不对,只要不高兴,就威胁老师要去报社反映,有的甚至以死相逼,找有些家长沟通,家长竟说这样做是‘个性表现’”。

  比家长的某些行为更让老师顾忌的是一些学生脆弱的心理。近些年来学生因为受到老师批评或不堪学业压力而自杀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今年5月,山东省泰安市北集坡镇洪沟中学一位初一学生,因把自己的作业交给同学抄,被老师当众批评后喝下了农药……

  尹德伟说:“类似的事件发生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老师不对。这种心理在助长了一些学生不良行为以及家长对孩子骄纵的同时,也使老师在需要批评学生时顾虑重重。”

  “出台这个规定的目的就是要在强调班主任负有的职责和任务的同时,在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前提下,面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时,不再缩手缩脚,能够以适当的方式批评、教育和管理学生。”王定华说。

  什么是“适当方式”

  什么是批评教育学生的“适当方式”?家长们担心,这种“适当方式”会不会演化为变相体罚?随着这份规定的出台,这个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适当方式不等于打骂。不打骂不等于没有惩罚,不等于要完全放弃管教。”陆士桢说,“适当方式应该包括必要的批评和惩戒,比如说乱扔垃圾,就可以让他值日几天,来体会一下反省一下。”

  陆士桢认为,家长们关心的如何界定 “适当方式”的问题实际上不是问题。“孩子在家犯了错,家长会不会批评教育他们呢?是不是也会进行一些罚孩子打扫房间之类的惩戒呢?我想家长们担心的是老师会不会像他们一样爱孩子”。

  “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是出于关心、爱护,还是为了发泄愤怒,进行报复,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尹德伟说,“真正有效的批评和惩戒不应使学生产生报复心理,而应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让他们知道之所以受到惩罚是因为自己的言行不当所致。”

  他认为,“适当方式”中应该包括一定程度的惩戒手段,可以有语言上的严厉训诫、隔离惩罚、代价惩罚——暂停犯错学生的某些权利,“问题的关键不在方式本身,而在于我们一定要真正爱孩子”。

  “独生子女时代”的教育新课题

  “‘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引发广泛关注,因为它触及了独生子女教育这个敏感话题。”陆士桢说,“目前大城市中小学本地生源的在校生中,95%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教育成为社会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陆士桢说,她在最近的调研中发现,现在中小学里教学中突出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班集体的群体互动功能发挥得不够。“过去班集体和少先队集体活动比较多,比较强调集体荣誉,而现在这方面工作较为欠缺。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倾听和倾诉能力比较差,不能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很畅通地和外部连接起来”。

  陆士桢说:“未来班主任工作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更多地重视团体中的群体互动,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帮助孩子学会在尊重团体规则的前提下保持个性,这是时代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孩子进行团体精神培训的过程,恰恰弥补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不足,因此特别需要家长配合,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会群体互动,在集体中获得好的成长环境。”陆士桢说,“教育好孩子是全社会的责任。因为我们需要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下一代。”     (据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