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8版:文体新闻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预演
首届花会,火爆出乎意料
11日 集中赛全面打响
广告
广告
诚 聘
广告
表演艺术家林连昆病逝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 年 9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1983年4月15日,洛阳牡丹花会闪亮登场。花会期间接待中外游客高达250万人次——
首届花会,火爆出乎意料
  2007年第二十五届牡丹花会在新区体育中心广场举行开幕式。记者 高均海 摄
  1982年9月21日,洛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确定牡丹为市花,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

  1983年4月15日,首届洛阳牡丹花会开幕式在王城公园举行。短短10天时间,250多万人次到洛阳赏花,满城尽是赏花人,火爆场面让人始料不及。

  洛阳办花会有历史渊源

  屈指算来,从市政府正式举办集赏花、经贸为一体的洛阳牡丹花会至今,已历经27届,这也是有着千年历史的洛阳花会的延续。

  《洛阳市志》说,隋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在洛阳举行的元宵节会,已具有旅游节会的性质。北宋以后,洛阳举办的庙会和民间传统节日同时也发展成为旅游文化活动和经贸活动。解放后,民间传统旅游节会焕发生机。

  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唐时,洛阳开始有自发的牡丹花会,“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诗句,真实地描写了当时花会的盛况。

  北宋时,每年牡丹花盛开之时,洛阳太守都要举办“万花会”。在百官、名流饮宴、赏花、集会的地方,以牡丹为屏帐,于梁、栋、拱、柱上以竹筒贮水,悬挂着簪满的各色牡丹花。人们所到之处,举目皆花。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记载:“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邀游。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幕,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

  这些,都为洛阳牡丹花会的举办奠定了雄厚的历史文化基础。

  到了元明清时期,随时势流转,洛阳花事活动渐趋衰落。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转变,到20世纪80年代初,每年自发赏花者达30多万人。市政府审势度势,决定每年4月15日到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

  首届牡丹花会空前火爆

  首届牡丹花会盛况空前,令人始料不及。

  《洛阳市志》记载:“1983年4月15日到25日,洛阳市首届牡丹花会举行。本届花会共接待来自7个国家、地区和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游客250万人次。”

  洛阳康乐食品有限公司在王城公园隔壁,董事长郭耀里回忆说:“第一届牡丹花会热闹得像庙会,人山人海,卖茶水一天能挣二三十元!”

  他说,1983年,他所在的企业刚刚生产汽水,此前洛阳市场上还没有本地汽水,他们便利用花会期间的星期天到王城公园推销。10多名职工围出一片空地,郭耀里现场演示,一打开瓶盖,汽水喷出老高,围观游客直鼓掌,当场把10多箱汽水抢购一空。当时多数游客是周边县乡的农民,从那时起,“海碧”汽水就牢牢占据了郊县市场。

  “是牡丹花会这个平台,让我们的产品一炮打响!我们深深感谢市政府举办牡丹花会。”郭耀里至今仍感慨万分。

  1983年4月15日是星期五,第一届洛阳牡丹花会上午在王城公园举行开幕式时,游客不是很多,场面并不隆重。然而,接下来的星期天出现的火爆场面让组织者措手不及。

  资料显示:由于当时洛阳接待条件有限,餐馆空前火爆,出现“断炊”窘态;旅店爆满,学校拼起课桌安排客人……

  游客除了吃饭难,也口渴难耐。王城公园内外冷饮摊点生意火爆,供不应求。郭耀里说,他们厂离王城公园很近,有位老职工在公园门口卖茶水,两分钱一碗,全家老少齐上阵,一个星期天就挣了二三十元,当时职工月工资才几十元。这位职工连续在几届牡丹花会上卖茶水,挣了不少钱。

  17日是星期天,王城公园游客人数剧增,摩肩接踵。人们戏称:“人比花多,简直是看人来了。”当天,走失孩子的、踩掉鞋子的不乏其人,公园工作人员光鞋子就捡了一箩筐,公园的广播喇叭一天都没消停,不停地广播着招领启事、寻人启事。

  头几届牡丹花会,来洛的游客以周边县乡的为主,人们坐火车、乘汽车、骑自行车赶来,牡丹观赏园主要是王城公园。由于游客大多不在洛阳过夜,吃饭是他们的首要难题。王城路上的临时小饭店食品供不应求;人民东路的饭庄更是一饭难求。

  当年在偃师山化当民办教师的王老师回忆说,自己带着七八名学生,一大早坐火车到洛阳王城公园看牡丹,各个花池都被人围得水泄不通,从人缝里也难看到花。从公园出来,跑了大老远,不是找不到饭店,就是顾客爆满,排不上队,还要赶返回的火车,结果师生们连碗面条也没有吃上,饿了一天,傍晚回家才吃上饭。

  首届牡丹花会,带动了洛阳餐饮业的飞速发展。王城路两侧的小吃摊点、黄河路小吃一条街等,这些离王城公园较近的餐饮网点应运而生。也正是这次牡丹花会,让洛阳人看到了发展旅游的潜力,促进了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从此,“花会工程”成为洛阳特色词,而20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各项“花会工程”,提升了洛阳城市品位。

  跻身全国四大节会

  现在,洛阳牡丹花会已经与大连服装节、潍坊风筝节、哈尔滨冰灯节等一起,成为全国4大名节会之一。牡丹花会因洛阳而扬名天下,洛阳因牡丹花会增添了知名度、美誉度。

  今年4月1日,第27届洛阳牡丹花会开幕,到5月5日,经历了5个双休日,形成了5个旅游高峰。花会期间,牡丹盛开、庆典晚会、世界邮展、周杰伦和蔡琴演唱会、小长假等亮点频出,旅游高潮迭起,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特别是世界邮展的举办,极大地提升了洛阳的国际美誉度,扩大了境外客源。

  据统计,第27届洛阳牡丹花会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502.2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1.91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7.58%、28.55%;接待入境游客11.36万人次,旅游创汇2754.3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21%和30.18%。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200.35万人次,同比增长28%;市区旅游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76.53%……

  这些数字,都是26年前想都不敢想的。

  早在20多年前,为了促进洛阳牡丹花会良性发展,市政府就设立了洛阳牡丹花会指挥部,后改为洛阳牡丹花会组织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筹组花会的常设机构,经费支出由市财政负担。

  首届牡丹花会明确提出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促进开放,发展经济”的宗旨,通过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增建基础设施,狠抓服务质量,花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短短几届,洛阳牡丹花会已发展成一项融旅游、赏花、观灯、经济技术洽谈、经济贸易、金融、科技交流、文化、信息、体育等内容为一体的大型国际旅游节庆活动,成为洛阳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成为振兴洛阳乃至河南经济文化的有效载体。

  随着牡丹花会的举办,花会活动也不断丰富起来。

  牡丹花大、色艳、味香、雍容华贵,素有“花王”之称,是繁荣昌盛、和平幸福、富贵吉祥的象征。当初,牡丹花会主要是赏花活动。而中外游客观光、赏花的主要场所,集中在王城公园、牡丹公园、西苑公园、凯旋路中段、延安路、青岛路等处。当时牡丹品种不到200个,花期10天。

  如今,牡丹品种增加到1000多个,观赏园增加到20多个,花期也大幅延长,牡丹盆花实现四季常开。

  牡丹花会会期从固定时间到看天而定,也是与时俱进。

  2002年3月19日,市政府宣布:洛阳牡丹花会会期改为每年4月10日至25日,延长5天;2005年2月3日,市政府决定:洛阳牡丹花会会期从每年4月上旬到5月上旬,具体时间“看天而定”。

  牡丹花会开幕式、庆典仪式越来越隆重。

  2006年4月10日,牡丹花会开幕式首次在新区举行;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每届牡丹花会期间都要举行盛大庆典晚会,海内外明星荟萃,影响力越来越大;2007年4月10日,牡丹花会万人舞龙创造最多、最长两项吉尼斯纪录;2009年4月9日,世界邮展在洛阳举行,让洛阳牡丹花会成了名副其实的国际盛会。

  不仅如此,牡丹花会还带动了文化游、生态游的火爆。龙门石窟、白马寺等文物景区内游客摩肩接踵,周边乡村的生态景区饭店、宾馆全部爆满,牡丹花会辐射力不断增强。

  洛阳牡丹花会,花和天下,吟唱盛世。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