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土里刨金”的粗活,南石山人在仿制“唐三彩”中念起了“文化经”。
惯看了帝王陵寝的南石山人,在出土文物修补、仿制过程中,不觉就渗透了文化味儿。
村党支部书记高新宽说,南石山人最初是以仿制“唐三彩”起家的,以假乱真的三彩制品,就是现在“高仿制品”,是对千年“唐三彩”工艺的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新中国成立以后,重点转向三彩新工艺,仿制“唐三彩”手艺就慢慢失传了。
20世纪80年代初,以高水旺为代表的一些村民,开始思考如何让仿古“唐三彩”这门手艺重见天日。
这门手艺的关键是:选料、制胎、造型和釉料调制。
《中国古代器物图典》、《索斯比拍卖行中国陶瓷品大全》、《中国唐三彩》、《汉唐陶瓷鉴定》等书籍,被高水旺翻阅得烂了页。
一边潜心阅读,一边到博物馆查阅资料。洛阳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高水旺都跑遍了。只要在文物机构见到唐代陶瓷真品,他就从各个角度拍,不让拍照就临摹。为了观察唐代陶瓷品的造型、神态,他常常一蹲就是几个小时。
从书本到实践。高水旺买来化工原料、天平,在家配釉,然后在院里砌了个小窑,每天试烧。终于,模本有了,“唐三彩”这一古老的形象开始被还原。
具备了这等身手,高水旺从1987年开始了自己的仿古唐三彩的制造生涯。
高水旺的仿古唐三彩制品一面世,立即在文物收藏界引起强烈反响。北京的收藏家感叹:南石山“唐三彩”文化厚重。
民国时期,南石山人生产“唐三彩”量很小,需要到龙门、新安、济源等周边地区采集陶土,扛几麻袋回来,慢慢调制。这也是通过研究出土“唐三彩”的泥质发现的秘密,否则,仅仅靠当地陶土,根本烧制不出“唐三彩”制品来。
现在,南石山“唐三彩”生产量急剧增加,村民们开始到山西、河北及南阳、平顶山等地购买陶土,用货车运回。
烧制仿古唐三彩,窑和火候是关键。烧窑是土窑,当地人称为“馒头窑”,传统三彩烧制过程慢、温度低,要完成两次烧制。
第一次是叫“素烧”,烧制出不上釉的白胎,过程一般需要两天左右;第二道称为“釉烧”,上釉后烧,仅需几个小时,较大的制品则需10多个小时。
新工艺唐三彩制品和仿古唐三彩制品的开片大不同。
开片是指“唐三彩”表面釉层的龟裂纹,也是行家和收藏爱好者判断藏品真伪和工艺水平的重要标尺。新工艺三彩的开片大,唐代真三彩的开片碎小,业内称为“暴片”。
南石山的仿古唐三彩的暴片让业内人士分别时都劳神,工艺精湛可见一斑。
在南石山,有眼光的村民都把陶俑生产与文化结合起来,打文化牌。把牡丹花烧制在陶俑上、瓷瓶上,就是尝试。
高龙山就是其中一位。
他现在的身份是洛阳龙山古陶有限公司总经理,产品远销欧美。
近日,我们见到高龙山时,他厂里的烧窑炉火正热,火苗蹿得老高。
高龙山说,自己以前烧制“唐三彩”制品,5年前开始生产兵马俑是源自一个传说。
高龙山认为,兵马俑根在河洛。通过摸索,他掌握了兵马俑制作时人物造型、所用模具的技巧,把灰、黑、黄3种颜色的泥浆均匀搅拌后刷在坯胎上装窑烧制,生产的各种兵马俑惟妙惟肖,很受欢迎。
如今,南石山人正在筹划发展“唐三彩”文化产业,让三彩文化味儿更浓。
本报记者 王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