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鼎南路洛阳日报社老办公区6层办公楼,到新区22层报业大厦;从九都东路新建的住宅小区,到位于新区中和湾的4栋高层住宅……这是不少人对洛阳日报社近年来发展变化的印象。他们羡慕地说:“洛阳日报社真厉害,发展真快!”
然而,对报社人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绝非一蹴而就,她是数以千计的洛阳日报人数十年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结晶。
办公:从平房到22层大厦
《洛阳日报社志》记载,《新洛阳报》时期报社几乎一无所有。1981年《洛阳日报》复刊时,报社资产仅有100万元,办公、生产和职工的居住条件相当简陋,报社几乎全部为清一色的灰色平房,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1981年《洛阳日报》复刊时进入报社工作的老记者、老编辑说,当时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4人挤在一间不到18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办公。冬天取暖,有个煤炉就算不错了;夏天,报社给记者发顶草帽,给编辑发把芭蕉扇,热得实在没办法,有的编辑就把脚泡进水盆里坚持工作。
但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洛阳日报社的员工们依靠理想和信念的支撑,乐观、努力地工作,为读者奉献出丰盛的精神大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83年至1984年,报社拆除部分办公用平房,在靠近定鼎南路办公区大门的位置建起第一栋30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1990年至1997年,报社3次投资对办公楼进行扩建,使办公面积达到7500平方米,办公条件明显改善。
2005年,报社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在洛阳新区征地27亩,开发建设了22层、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的报业大厦,于2007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新建的报业大厦外观设计简洁大气,楼内装饰典雅明快,现代化设施功能齐全。1500余平方米的大厅高大通透,北裙楼上有1000多平方米的报告厅,20层、19层、22层和4层分别为设备先进的《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洛阳网和《洛阳手机报》、《洛阳商报》采编大厅。
住房:从窑洞到多栋高层住宅
在报社工作近30年的老编辑方圆说,1981年他们住在报社文宣巷家属院时,院里只有5排平房和2栋3层小楼。
“我和其他年轻人住的是平房,每家一小间,门外各有一个做饭的小灶火房。平房是苇秆顶棚,老鼠天天在棚上乱窜,有时还会从上面掉进屋子里,把人吓一大跳。
“平房不隔音,晚上有人起来小解,邻居都能听到。有些老职工住在老办公区南边的窑洞里,条件更艰苦。”
社长助理、基建处处长蒋建国说,报社事业发展了,应当让员工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办公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报社加快职工住房建设,使员工实现了从无房到有房、从有房到条件改善提高的转变。
1983年至1989年,报社先后在定鼎南路老办公区南、北两个家属院拆除旧平房,建起4幢5层和6层住宅楼,解决了一大批员工的住房问题。
1993年,报社在九都东路新征土地55.9
亩,建成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共计210套的新住宅,加上定鼎路住宅区,符合房改政策的职工全部拥有了住房。
2001年,报社开工建设了定鼎南路文宣巷3号楼和九都东路6号楼、7号楼,新增住房150多套,使员工住房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又为一批新进员工解决了住房问题。
2004年,报社在新区开工建设中和湾1号、2号高层住宅楼,解决了一批新进员工的住房问题,也为报社新成立的九鼎房地产公司进军房地产市场,成功掘得了第一桶金。
2003年和2004年进入报社工作的5名年轻员工,按照报社政策取得了购房资格。从南开大学毕业到报社工作两年就分到新房的编辑郭宁康说:“到报社工作两年,我就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我觉得很幸福、很自豪。”
采访:从一支笔、一个本儿,走路、骑自行车采访,到配备笔记本电脑,驾驶汽车、摩托车
1981年《洛阳日报》复刊时,在报社工作的记者,外出采访主要靠步行,连辆自行车都没有。
老记者张拴说:“当时报社有六七十个人,市里给报社协调了十几辆加重自行车的购买指标。为支持记者采访,报社规定只有记者可以买,采取的是抓阄的方式。外出采访,几十公里的路,记者们也都是骑自行车去采访的。采访工具,只有一支笔、一个采访本……”
一名老编辑说:“从1982年开始,记者外出采访条件逐渐好了起来,先是有了自行车,到后来配备了摩托车。1994年,报社一次购进40辆摩托车,《洛阳晚报》记者每人一辆。”
2007年至2008年,报社为100多名记者、编辑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50多名文字记者配备了数码照相机。携带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采访,现场用电脑写稿、传稿,已成为许多记者的日常工作流程,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报社的发展,带来了员工个人收入的增加,许多员工自费购买摩托车、电动车,作为上下班和外出采访的交通工具,还有一些员工购买了汽车。据报社物业部门统计,目前,报社员工私人购买的汽车达130多辆,购车员工占总人数的1/10。
一位年轻记者说:“在报社工作13年的我也经历了这种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变化。我刚到洛阳日报社工作时只有一辆自行车,后来有了摩托车,现在有了汽车;从无房户变成了有房户。这是报社发展带给我的成果。”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8年报社资产发展到6000万元;2007年突破2亿元;目前已达到3.1亿元。
本报记者 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