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拾荒老太捡7000元交给警方
借1元钱吃早餐
18日早上,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一名七旬老太郭冬容拾荒时捡到7000元现金。蹒跚了1个多小时,气喘吁吁的郭老太终于见到了值班民警。当办完所有手续后,郭老太不好意思地问值班民警:“同志,我还没吃早饭,你可不可以借我一元钱,买两个馒头吃?”在场的民警震惊了,含着热泪,纷纷掏出口袋里的钱往郭冬容老人手里塞,老人坚持只要一元钱。
(12月21日《成都商报》)
点评: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赞美拾荒老人,都显得苍白,甚至有些矫情。当赞美成为多余,人们感动之时,能不能静下心想一想:一个拾荒老太,面对7000元巨款,能如此看得开;而有多少人,掉进钱眼里,结果丢了卿卿性命。有道是,弱水三千,只饮一瓢;广厦万栋,夜卧一席,如此而已。拾荒老太给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年底不立案
谢女士11月30日向徐州市某基层法院送达了上诉状后,迟迟没有收到法院要求支付上诉费的通知。法院工作人员告诉谢女士,由于一般案件至少需要3
个月审结,如果今年10月以后立案,这些案件就会跨年头不能结案,违反了法院的内部规定。
(12月21日《长江日报》)
点评: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不得因为提高结案率而在年底拒收当事人申请立案的请求。这家基层法院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不顾,制定“土政策”,拒群众于千里之外,除了患“麻木症”,是不是还有点“地头蛇”味道?其实,这样的事,远非个例。指标定政绩,指标定优劣,让多少单位和个人为完成指标而“生吞”现实。
当然,当某事成为现象时,我们的制度设计需要更客观、更灵活、更人性一些。
山寨春晚能被彻底放生吗?
离虎年春节越来越近,颇受关注的山寨春晚换了件马甲,日前终于被放生了。现在,山寨春晚的组织者老孟已经拿到北京东城区文化委员会的演出许可证,他正在为联系电视台与网站直播忙得不亦乐乎。只不过,许可证显示,演出名称为“2010民间春节联欢晚会”。(12月20日《京华时报》)
点评:谁要说央视春晚不是丰盛的文化大餐,恐怕没几个人同意;要是评点央视春晚不发点牢骚,恐怕没几个人能做到。其中原因,一是老面孔多,打开频道还是那套;二是年年办,没有多少新意。
文化走向大众才有生命力。“堵”不如“疏”,让民间春晚出来“遛遛”,好与坏,观众会用遥控器“投票”。 本期点评 梁新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