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综合·社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如此“冲刺”,
乱投医还是买安慰?
“冰路”频现,谁是祸首?
民生热线
这个醉汉,洗澡闯进女浴池
捐款帮助寒门学子 师院有家爱心基金
这个醉汉,误入卖场迷方向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12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研究生统考临近,“国考”面试在即,各类“冲刺班”风起云涌,考生们不吝代价报名参加——
如此“冲刺”,
乱投医还是买安慰?
  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即将进行,而有“国考”之称的公务员面试也在即,一时间,市场上各类辅导班风起云涌。考生们对这些名目繁多的“冲刺班”不吝投资。那么,考生们如此“冲刺”,是“病急乱投医”还是花钱买心理安慰?

  “冲刺班”市场鱼目混珠 

   连日来,我们走访了我市的几所高校,每到一处,都能看到校园内张贴着许多考研“冲刺班”的广告。

  在一所大学的宣传栏前,我们看到了7家考研“冲刺班”张贴的广告。“冲刺班”的广告都有这样的内容:“名师押题,主讲者系多年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考研命题组小组成员,考试命中率达到90%……”

  “名师押题”的“冲刺班”收费都比较高,有的“冲刺班”几个学时就收300元的课时费。即便如此,这类“冲刺班”的“粉丝”仍不少。一名姓王的大四女生说,每年临考前一个月,这些“冲刺班”就很多。月初她报了个英语“冲刺班”,12月26日上课。“之所以选择这个班,主要是因为有‘名家授课’,据说能根据历年的命题趋势预测今年的考试热点。” 这名姓王的女生说。

  某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说,现在“冲刺班”市场鱼目混珠。每年有多少全国各类统一考试,就有多少个品牌的“冲刺班”,让人目不暇接。各家“冲刺班”都打着“名家”、“命题组专家”等旗号,不少“冲刺班”纯粹为了挣钱,做的是一锤子买卖。

  乱投医、买安慰者均有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们发现,很多考生报考“冲刺班”都是抱着“走捷径”、“速成”的想法,希望有名师的“押题”。更有一些考生存在攀比心理,担心其他人上了“冲刺班”,自己如果不上会有所损失。

  洛阳理工学院的一位教师说,这是典型的花钱买心理安慰。他说,参加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的都久经考场,肯定明白一个道理:关键在平时积累。“冲刺班”的课时很短,而且多是在考试前一个月,请一些老师“押题”。这种所谓的“押题”,多半是办班者在吹嘘、夸大授课效果。从考后调查情况看,绝大多数考生反映“冲刺班”的钱白花了。

  正在读研的一名姓郝的学生说,他当初备战研究生考试时也参加了“冲刺班”,纯属“病急乱投医”,看着同学们大都报了“冲刺班”,自己也按捺不住了。可是“冲刺班”结束后,他发现并没有广告上说的那么神。所谓“押题”,多是将以往的讲课内容和大纲相结合,把知识点梳理一遍。至于辅导老师针对考试的“押题”,效果甚微。

  今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应届毕业生王敏说,他上了公务员考试“冲刺班”,想通过短时间提高考试成绩,结果令人失望。

  “愿打愿挨”当刹车

  洛阳师院的杨教授说,每逢考试,一些“冲刺班”很受欢迎,但不少学生是在盲目参加“冲刺班”,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经济负担,也容易从心理上产生依赖,进而影响独立思考,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从大处讲,“冲刺班”是给教育体制改革添乱。

  有人说,考生花钱参加“冲刺班”,办班者挣钱——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对此,市教育局有关人士认为,“冲刺班”是目前市场上各类辅导班的一个缩影,政府部门应当进行有效监管,通过行政手段,引导考生理性选择。同时,必须整治眼下混乱的“冲刺班”市场,将不合规范的各种“班”清理出去。

  本报记者 王继辉

  实习生 何小冲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