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医生去世
七千群众自发送行
2009年12月30日上午,洛龙区龙门镇裴村84岁老农民贾中秋走进村卫生所,习惯性喊道:“‘魏先儿’,俺心口不老得劲儿……”
找为裴村服务半个世纪的魏保川看病,早已成为他的“习惯性动作”。想起“魏先儿”已去世,贾中秋不停地说:“‘魏先儿’给俺家五代人都看过病,好人哪……”
魏保川住院期间,家人虽竭力隐瞒消息,但闻讯到医院看望的乡亲仍有570多名;2009年11月19日举行的魏保川追悼会上,来自洛龙区、偃师市、伊川县的农民有7000多名,大家含着热泪,送别陪伴他们50年的“赤脚医生”……
市纪委派人到裴村深入调查魏保川的事迹,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应安在调查报告上批示:“树立先进典型,加强行风建设。”近日,龙门镇裴村党委发出通知,要求全村党员认真学习魏保川的奉献精神,为建设新农村作出贡献。
父亲看病难,他发誓当乡村医生
魏保川今年70岁,原籍宜阳县董王庄乡姚村。他年幼时,父亲身患重病,他经常牵着借来的毛驴,驮一口袋麦子,步行10多公里去请大夫。大夫骑驴到家后,他一家不但得好吃好喝伺候着,还得买来鸦片让大夫过瘾……
“咱农村人看个病咋恁难哩?我以后要当医生,专为农民看病!”1956年,
魏保川来到龙门洛南诊所学医,之后又到原铜加工厂附属医院当学徒。1959年10月,魏保川主动申请当乡村医生,上级安排他落户裴村,他一边忙农活,一边创建该村集体卫生所,为村民治病。此后50年,他背着药箱,频繁出现在裴村田间地头,还常到四邻八乡出诊,成了名副其实的“赤脚医生”。
1991年,魏保川辞去所长职务,仍在村卫生所上班。50年来,魏保川获得不少荣誉:1974年入党后,几乎每年他都是村优秀党员;他曾当选原郊区第九届人大代表和龙门镇人大代表,多次被评为区、镇优秀党员。
“帮人省钱是医德”,免费针灸他坚持了半个世纪
“农村人挣俩钱不容易。治好病是本分,帮人省钱是医德。”这句话,是魏保川的口头禅。
在卫生所,我看到老魏开的处方:2009年5月9日,7岁女孩周亚飞来看感冒,开了小儿感冒灵和清热口服液2种药,收费2.6元;同年5月5日,村民尚玉龙得了重感冒,连抓药带输液一共花了17.7元……改革开放前,村民到魏保川所在的村卫生所看病,不论大病小病,一律只收5分钱。改革开放后,医疗费虽小幅提升,但直到如今,看小病花费一般在5元以下;需要输液的患者,总花销一般不超过20元。
50年来,魏保川有“三不”原则:一不开“搭车药”,作用不大的药一律不开;二不开“时髦药”,昂贵的药他不开,总是用便宜药代替;三不怕赊账,贫穷农民没钱看病,可以赊账,他还常帮人垫钱,群众还不起时,他就将欠条撕掉……
从1959年到裴村,老魏便一直钻研针灸技术,免费为四邻八乡的乡亲针灸。久而久之,群众形成一个观念:针灸,根本不用花钱!村民贾春芝1993年患了偏瘫,魏保川免费给她针灸了7年。
病人的事儿比天大,数十载坚持夜半出诊
从1959年成立村卫生所起,魏保川就规定:卫生所24小时不关门,病人不方便来所里时,医生随时上门看病。他常说:“病人的事儿比天大。当乡村医生,最重要的就是勤快,保证群众随叫随到。”
魏保川的三儿子魏孟现是货车司机,提起医生职业就害怕,他说:“50年来,俺爹睡觉,夏天不脱外套,冬天不脱毛衣毛裤,这一习惯,一直保持到他重病住院。只要半夜有病人家属敲门,他背起药箱、拿起手电筒就走。”
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冬夜,村民杨松奎的父亲杨留锁突发心脏病,昏迷不醒,老魏紧急抢救后,和杨松奎一起用架子车拉着杨留锁,挽起裤腿抬车趟过冰冷的伊河水,将杨留锁送到关林某医院求医;村民田书章的母亲王桃有心脏病,常常半夜发作,半夜找老魏较多。“老魏早叫早到、晚叫晚到,从不推托。俺们半夜叫魏先儿出诊,习惯成自然,没人‘嫌丑’。”老田说。
在村里干了50年,村里1500多户6000多口人,谁叫啥名字、家住啥地方、得过啥病、啥药在他(她)身上管用,魏保川都牢牢记在心里。半夜出诊时,连哪位病人住在哪间屋子,老魏都心里有数,天再黑也不会摸错门。这一“绝活”,让人心服口服,很多50岁以上的村民,一辈子就认老魏一个医生。
不计个人名利,他带病战斗到最后一刻
魏保川家里并不富裕。直到他去世前,他的月薪只有450元,加上奖金、补贴,也只有五六百元。
魏保川落户裴村,长期没地方住,常常是这家住几个月,那家住几个月。1968年,原郊区医院成立时,准备调魏保川到该医院工作,但魏保川舍不得村里的老少爷们,毅然放弃了让人眼红的“吃商品粮”机会。1972年,村里给魏保川批了宅基地,他才盖了自己的房子,结束了13年的“无家可归”生活。
改革开放后,魏保川得养活四男一女5个儿女,媳妇是个老胃病,他不但要给乡亲们治病,还独力揽下所有的庄稼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常向乡亲们借粮、借钱。为贴补家用,他常常为附近石灰窑拉石头,用架子车拉几百斤石头跑10多公里,只能挣1块多钱,白天累得浑身酸痛,半夜照样出诊。
50年来,魏保川从不接受锦旗和匾额,别人要送,他总是婉言谢绝。他的口头禅是:“我是个大夫,给人看病天经地义。匾额、锦旗不扛饥又不解渴,要那些‘虚套套’干吗?”
2009年9月18日,老魏连床都起不了,家人强制他住院。住院期间,一些“一辈子只相信老魏”的“老病号”到病房求诊,老魏就躺在病床上给人看病。儿女含泪劝阻时,他笑笑说:“大夫治病是本分,死之前能多看几个人的病,俺心里美着哩!”
2009年11月10日10时许,弥留之际的魏保川交代了“陪葬品”清单。陪骨灰盒下葬的,是一整套“赤脚医生”装备:两盒针灸用的银针、一摞《中国针灸》杂志、一个听诊器、两本处方本、两根圆珠笔和一副老花镜……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