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2版:要闻·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民间绝活走上文化表演产业路
背街小巷改造
应水通路平灯明
让大学生村干部
领跑新农村建设
考研大军
壮 观
股指期货重振
A股上涨信心
上阳宫段水质优
沙滩浴场率先建
体现洛阳风情
突出地域特色
“共青团与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启动
为上海世博会赶制地铁探伤车
增加电煤储备 应对用电高峰
市总工会和武警医院
免费为困难职工体检
洛阳新银泰购物中心 隆重开业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1 月 11 日 星期    【打印】  
民间绝活走上文化表演产业路
  近日,在嵩县旧县镇西店村,数百名村民聚在一块儿,欣赏一场背装表演,每到精彩之处,掌声此起彼伏。

  表演是在激昂的鼓声中拉开序幕的。只见化好装的成年人踩着高跷,摇着扇子,缓缓走来,他们头顶上的孩子摆出各种造型……一名胡须飘飘的年长者,头上顶着俩孩子入场,将表演推向了高潮。(如图)

  “最多时,我头上扛过4个孩子!”表演结束后,这位年长者笑着说。此次表演,他头上的两个孩子,都是其孙女,别看她们年龄只有四五岁,可去年一年,她们就演出过三四十场。“娃子们都不怕,像是遗传的一样,都偏爱背装表演。”老人说。

  年长者叫徐景霞,今年55岁,从事背装表演35年,是一家演出团的业务团长。“你们还没见过更悬乎的呢!”他说,有次外出表演,他们用一根细线绳,在头顶提溜着一个孩子,很多人不信,称是假的。后来孩子下来吃奶,众人才纷纷惊呼:绝了,真是绝了!

  这便是西店背装,集曲艺、音乐、舞蹈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背装主要分上、下两部分:一是下装,成人扮演,身上穿一铁制坎肩,上有特制铁支架,外穿宽大衣裳遮住支架;二是上装,由孩子扮演戏剧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上下装人物均可做出多种造型。

  据说,明朝末年背装就传到了西店,后经数代人传承,逐渐与高跷结合,增加了难度,增强了艺术感染力。2007年,西店背装被列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上报参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背装原是当地农民自娱自乐的一项杂耍活动,逢年过节才演。20世纪80年代,西店背装走出山区,参与嵩县元宵节文艺表演引起轰动,自此渐为外界熟知。近些年频频参与牡丹花会、河洛文化节、关公朝圣大典等大型庆典演出,2004年还代表洛阳远赴南京,参加八大古都文化巡演。

  “从前表演没收入,现在外出表演,不管大人娃子,每人每天能挣50多元钱。”白云艺术团负责人李大克说,他们村有2600多口人,眼下1000多人从事背装表演,走上了文化表演产业化路。“俺们边演边培养人才,遇到演出高峰时,让第二梯队轮换着上场”。

  旧县镇党委书记张新强说,西店背装走向市场,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目前,背装表演产业化刚起步,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作为地方政府,也常帮助提供一些思路,联系一些演出,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本报记者 魏春兴 特约记者 罗孝民 文/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