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一个普通的村庄,出了400余位农民画家,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业余时间拿起画笔,变成了文化人。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农民们拿起画笔,画出名堂、画出了文化大产业?近日,我们走进平乐村探访。
在平乐商贸城一间画室,一位上了岁数的妇女正在埋头作画。只见她拿着画笔,在调色盘里稍润笔尖,轻巧挥洒,一个粉红色的花骨朵跃然纸上。
她叫袁芹芳,今年56岁,学画牡丹画6年。”几年前,袁芹芳看到女儿画的牡丹,便琢磨:“我中不中?”随即,她拿起了画笔,照葫芦画瓢。没想到,这画笔一拿起来,就再也放不下。像袁芹芳这样的农民画家,平乐村有400余人。
袁芹芳的画室不远处,是该村村民魏霞的牡丹画工作室。此时,一男子正在为一幅牡丹画添加绿叶(如图),几名村民在旁边禁不住点头称道:“好,这样画好。”
“要提高画作档次,要统一组织销售,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平乐村牡丹书画家协会会长郭四尖说,“在绘画路上,大家感到孤军奋战不是法子,于是,去年12月12日成立了牡丹画协会,共148人参加。”
郭四尖说,他们近日与江苏省扬州市文化部门取得联系,拿出50幅书画作品到当地展览,为牡丹画的销售铺路搭桥。“以后,我们每星期都要举行点评会,成立专家评审团,表扬好的,批评差的,共同提高”。
目前,总投资3800万元的“平乐农民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已正式奠基。不久的将来,一个集休闲娱乐和产品交易等于一体的农民牡丹画产业基地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记者 魏春兴 实习生 李三旺 通讯员 郑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