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市硬化通组通户道路3282公里;优质专用粮食种植面积达425万亩;农民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7%;转移农村劳动力143万人
如果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洛阳农村今天的面貌,一点儿都不为过。
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我市从实施“村村整治千村达标百村示范”工程入手,狠抓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去年,全市投入新农村建设各项资金逾7.2亿元;全市2997个行政村中,有1500个环境整治达到市定“三清七集中”标准;2009年200个示范村、600个重点整治村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全部超额完成建设任务;硬化农村通组通户道路3282公里,占年度任务的164%;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13个,新建农村超市720个,新建改建村部460个,新建垃圾池2650个、垃圾填埋场800个;村内空地绿化232万平方米,新栽植树木220.7万棵;修建村内雨污水排放设施116万米。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市始终把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完善产业支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坚持一手抓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大做强畜牧、优质粮食、烟叶、中药材、林果和以牡丹为主的花卉苗木等六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一手抓“农村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目前,我市优质专用粮食种植面积达425万亩;奶牛存栏10.1万头,居全省第一;烟叶种植面积26万亩,年收购76万担,烟农直接收入5亿元以上,实现税收1亿元;优质苹果面积32万亩,水果总产4.5亿公斤;中药材、花卉面积分别达到70.1万亩和10万亩,年产催花牡丹30万盆;各类涉农龙头企业302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9家,农民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7%。
此外,通过网络、中介、基地三条途径和走前、走中、走后三个环节的服务,促进了洛阳的劳务经济健康发展。目前我市已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基地127个,认定“阳光工程”培训基地125家,年培训农民20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达到143万人,劳务创收超过75亿元。 本报记者 王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