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世界公民”,应该是这样一种胸怀吧——无论是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还是海地地震的死者;无论是非洲的饥民,还是“9·11”事件中涂炭的生灵,我们都视为同怀。对于以强凌弱,剥夺他人生命和尊严的势力,当视为人类共同的敌人。他人的命运,就是我自己的命运。
19日,在全国人民的注目礼中,牺牲于海地地震的8位中国维和警察,被接到了北京——他们终于回家了。长安街上,人们驻足迎送烈士——此刻,所有与烈士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们,都是他们的家人。20日,又有许多群众自发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烈士最后一程。
含悲注目这一幕的时候,觉得这场景、这氛围似曾相识——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就是这样四海一家、万众一心的精神吗?央视直播时,担任解说的白岩松说,那么多群众自发前来送别烈士,表现了一种“世界公民”的胸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这样评价中国维和部队:“维护世界和平的使者,中国的骄傲。”也就是说,这8位牺牲在异国土地上的烈士,把“世界公民”和“中国公民”统一在自己身上。
所谓“世界公民”,应该是这样一种胸怀吧——无论是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还是海地地震的死者;无论是非洲的饥民,还是“9·11”事件中涂炭的生灵,我们都视为同怀。对于以强凌弱,剥夺他人生命和尊严的势力,当视为人类共同的敌人。他人的命运,就是我自己的命运——这样的胸怀,或者说意识,被不同的人,用不同境遇阐释过:
“他们来抓共产党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他们来抓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抓工会会员,我没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他们来抓我,已经没有人替我说话了。”
“外面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最后这段话,是鲁迅在病中写的。写下这段文字没多久,鲁迅就去世了,但是,他对中国的爱,对中国人民的爱,对弱小民族的同情,至今还温暖着人们。所以臧克家才有这样的感悟——“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是巧合,也不是巧合,昨天做直播解说时,白岩松也引用了臧克家的这首诗。
对中国人来说,在成为“世界公民”之前,首先应该做好一个“中国公民”吧?“中国公民”,意味着我与每一个中国人共命运,发生在中国的每一件事情,都与我的命运、我的利益有关;我有责任,也有权力知道、过问,发表意见,有责任贡献力量。从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再到驰援海地,走过悲伤与狂欢以后,拭去泪水、熄灭焰火之后,中国最珍贵的收获,应该是公民意识的普及与提升吧?
鲁迅把人类的进步比喻为煤的形成:用了大量的木材,只能得到一小块煤;公民意识的形成,跟煤的形成一样,我们要经历很多,经受很多,付出很多,才能收获一点点。
直播时,白岩松又说:送别不是结束,而是怀念的开始。那么,用什么怀念烈士?最好的怀念,是珍惜、培育更多的“世界公民”和“中国公民”吧?珍惜每一个生命,呵护所有人的尊严,无论他富有还是贫穷,无论他居住在城市或是乡村……让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安宁的蓝天下,这才是对烈士最好的告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