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民俗庙会看花眼
公 示
讣告
洛阳网广告
公 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2 月 11 日 星期    【打印】  
节目缤纷
民俗庙会看花眼
本报记者 邓超 实习生 高迎
  狮舞。
  从二○○七年至今,由洛阳日报报业集团举办的民俗庙会已陪伴广大市民度过了三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今年春节,这道营养丰富的民俗文化“大餐”依然将如约与您见面。所不同的是,今年在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举行的春节河洛文化庙会,将变成洛阳市众多入选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民俗绝活、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T型台”——

  

  2010年春节河洛文化庙会民俗节目全纪录

  洛阳海神乐

  洛阳海神乐是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据传,武王伐纣统一中国建立周朝,在洛阳大封天下。受封者除内陆诸侯外,还包括遥远的东西南北四海之神,宫廷每年都隆重祭海(神),于是便产生了配合祭海的音乐,这就是洛阳海神乐的源头。

  由于“海神乐”是洛阳独有的民间音乐,故又称为“洛阳海神乐”,演奏团体称为“海神社”。表演时,有管、笛、笙、二胡、云锣、云板、木鱼、碰铃等20余种乐器,能演奏近百首曲目。

  洛阳海神乐演奏形式分为座乐和行乐两种。座乐适于室内和舞台表演;行乐适于庙会、观礼台前行进的群众场合,以吹奏为主。

  海神乐明清时期曾在洛阳盛行一时。洛阳有很多海神社,逢年过节或在大型祭祀、庆祝活动上,海神乐都风光无限。然而,上世纪40年代末以来,洛阳海神乐却面临几近失传的绝境。

  2003年,洛龙区李楼乡楼村(旧称古景花村)村民郭红运带领大家重新组建起洛阳古景花村海神社,搜集整理了《孔子哭颜回》、《苏武牧羊》、《满江红》等百余首海神古乐曲,让濒临失传的海神古乐再现昔日神韵。

  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是一种以说、唱等艺术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歌唱社会生活的传统音乐,入选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河洛大鼓的曲调来源于河南各地方的多个剧种或曲种,如梆子、曲子、河南坠子等,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豫西地区曲调形态。演唱风格欢快活泼、气氛热烈。表演形式不拘场地大小,田间村头、剧场舞台均可,不用化装、不要道具,全凭演唱者一人用语言来叙事写人。

  表演时,演唱者站在桌前,一手摇响钢板(或铜板),一手敲响书鼓,伴奏者有一人、两人、三人、四人不等。乐器以坠胡为主,伴以琵琶、二胡、三弦等。

  河洛大鼓音乐有多种唱腔板式组合,这些丰富的唱腔在叙述故事情节、描写人物性格与心理时,都各具独特的效果。这种根据故事的篇幅、情节发展和刻画人物的需要所组合成的板腔序列,构成了河洛大鼓的音乐结构形态。

  南庄木偶戏

  南庄村木偶剧社位于汝阳县陶营乡。南庄木偶戏在当地方言中又被称为“肘偶戏”,是我国傀儡戏曲剧种中杖头木偶的一种,是一门融合雕刻、服装、表演、音乐、剧本等诸多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2008年入选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庄木偶戏的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传统剧目众多,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表演中,木偶除了可做眨眼、喷烟、喷火等高难度动作,它的头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关节都能灵活自如地伸曲,表演艺人还可令木偶开合折扇、穿衣戴帽、斟酒、拿书写字、开弓射箭,木偶的一举一动准确自然,表演生动逼真。

  南庄村木偶剧社,每位木偶表演艺人都有唱、念、做、打和奏乐的多项绝活。据当地老艺人李龙涛介绍,南庄木偶剧社诞生于19世纪末,当时的木偶表演同戏曲舞台表演一样,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都分得十分清楚。

  三弦铰子书

  三弦铰子书,因用三弦、铰子(小铜鼓)伴奏而得名。相传在清代初期即已流行,长期扎根在农村,富于乡土气息,曲调朴实清新。汝阳县的三弦铰子书入选了洛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弦铰子书大致分为铰子腔、鼓子腔两大类。铰子腔唱腔刚健明快,节奏紧凑;鼓子腔唱腔淡雅甜美,节奏平稳。唱法有平调(平弦平唱)、高调(高弦高唱)、越调(低弦高唱)三种。演唱形式则有一人自弹自唱的“单档”;一人操铰子或八角鼓主唱,另一人弹三弦、蹬脚梆、兼帮唱打诨的“双档”;还有三人演唱的“群档”。

  三弦书的曲调音域宽、跳跃大、板式灵活,曲词口语化,富有地方色彩和情趣。传统曲目包括长篇、中篇、短段、书帽等约300种。

  旧县背装

  嵩县旧县镇的背装表演艺术历史悠久,经过十几代人的继承、改进,已形成了一种结合现代杂技艺术的民间绝技,是洛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旧县背装以表演故事为主,其故事情节大多取材于群众喜闻乐见、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如哪吒闹海等。它集民间铁艺、彩绘、彩塑和剪纸为一体,表演者大都以生、旦、净、末、丑的角色化装出现,表演中,还要配以高跷、秧歌和乐队,气氛热闹喜庆。

  背装表演中,每一个大的故事情节为一垛(即一个小组),每垛又分上、中、下三层:上层表演者为“上装”,多为儿童或婴幼儿;中层表演者称“中节”,主要是依据故事情节设计的道具;下层表演者称“下装”,统一由经验丰富、受过严格训练的成年人表演。

  “中节”是背装表演的关键一环,由钢筋打制而成,有的弯曲如盘龙,有的则如树枝,外面饰以各种颜色,或用真树皮等粘在外面,惟妙惟肖。

  十六挂转秋

  “十六挂转秋”是洛龙区白马寺镇孙村孙姓人家的祖传绝技,创制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约400年历史,是洛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十六挂转秋”与普通秋千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形制奇特,规模庞大。

  这种“特大号”的秋千一次可供16人坐玩,分内外两层。玩时,找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攀到两个转轮中间协同配合,手推脚蹬,使两个转轮和下面悬挂的秋千各自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转动,“十六挂转秋”一转荡起来,飘飘悠悠,趣味无穷。

  曹屯排鼓

  去年,洛龙区关林镇的曹屯排鼓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曹屯排鼓自明代形成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最初,曹屯排鼓主要用于祭典、朝拜神灵,不参与其他活动,后来逐渐走入民众的生活当中。表演中所用的道具如排鼓、铜器、火铳等,极富民族传统特色。曹屯排鼓分为演员(狮舞、鼓舞)、仪仗、后勤三类,分工明确,表演时,人员众多,威风凛冽,声势浩大,甚为壮观。(感谢洛阳市群众艺术馆提供资料帮助)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