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伊拉克在多起爆炸声中迎来了自2003年战争后的第二次议会选举。战后伊拉克重建工作步履维艰,政治派别斗争激烈,安全形势动荡反复,此次选举对伊拉克能否终结乱局,迎来和平与重建契机关系重大,备受瞩目。
自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先后历经临时管理委员会、临时政府、过渡政府,直至2005年12月首次议会选举后产生的马利基政府。然而,2006年和2007年国内大规模教派冲突,随后的政治危机和2009年下半年以来安全形势的再度严峻,让伊拉克在过去4年中,局势动荡不安。
就多数伊拉克民众而言,他们早已厌倦了过去几年频发的暴力冲突,期望回归安定的正常生活,因此,他们不愿意看到宗派主义的再度强势抬头,而是期望民族主义的团结社会。在这次选举中,选民投票比较积极,世俗政党联盟颇受关注。
与2005年上次议会各政党鲜明的派系特征不同,今年的议会选举参选联盟多数是跨越宗派界限或世俗的。每个联盟均包括不同宗派背景的候选人,如以什叶派为主的联盟中会包括逊尼派人士,反之亦然。他们举着民族主义、为全体伊拉克人服务的竞选旗帜参加此次选举。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伊拉克走向民族政治和解的好迹象。
然而,在马利基执政4年中,各派之间在地方武装、石油法等问题上的主要分歧并未根本化解。这是过去几年伊拉克安全局势动荡的重要原因。能否让各派就争议问题达成实质性共识,尽量减少政治内耗,对政局稳定和加速重建尤为重要。
此外,今年8月底美国将按计划从伊拉克撤出作战部队,到明年年底,驻伊美军全部撤出,届时伊拉克安全部队能否挑起控制局势的重担,现在很难预料。自去年6月30日美军撤离伊城镇后,首都巴格达接连遭到多起连环汽车炸弹袭击,2008年有所好转的安全形势又变得严峻起来。伊拉克安全部队的能力受到质疑。
尽管伊拉克动用了约100万名军警和其他安全人员保护7日的大选举行,但选举当日上午,巴格达仍是爆炸声不断,多起迫击炮和炸弹袭击造成20多人死亡。显然,恐怖分子依然活跃。
另外,此次大选能否使伊拉克走向和平,还要看伊各主要派别是否接受选举结果。2005年伊拉克首次议会选举后,一些政党曾指责大选存在舞弊行为,并抵制选举结果。尽管今年没有出现抵制选举的情况,但选举对个别逊尼派重要政治人物候选人资格的剥夺仍为选后形势增添了变数。
(据新华社巴格达3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