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拟将本科、专科统考分开
司法公正
一靠公开二靠监督
既要保增长 更要调结构
“不一定到退休时才敢讲话”
有些官员账面财产不
多但子女财产非常多
创造条件让人民安全地批评监督政府
洛阳网广告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
两会发言集锦
对青少年实施
多元化教育
两会日程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3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全国政协副主席
李金华做客人民网:
有些官员账面财产不
多但子女财产非常多

全国政协副主席

李金华做客人民网:
有些官员账面财产不多
但子女财产非常多

  11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做客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曾被公众誉为“铁面审计长”的李金华谈及其在当审计长期间,底气从哪儿来时表示,自己的底气来自法律、中央支持和网友的关心三个方面。

  “现在很多官员也不完全就是工资和一些讲课的费用,有很多其他的‘灰色收入’。”在谈到关于“打造中国特色的财产公布阳光法”的问题时,李金华说,怎么从根本上防止腐败问题,其中有一条就是如何公布公务人员、政府官员的财产,使它更阳光。“中央发过一些通知,有过规定,公务人员要及时报告或公开一些重大收入,公布自己的财产。但是执行情况,社会并不是非常满意。”

  究其原因,李金华认为,客观上,中国还没有完整的健全的法律,很多问题在法律的界定上是不明确的。比如,有些官员自身看起来,他的账面财产并不是很多,但是其子女的财产非常多,这个问题就很难界定。从现在揭露的很多案件看,很多腐败问题都是通过子女、通过亲属反映出来的。

  “还有反映官员财产的信息总是不完整的。”李金华指出,很多官员有很多其他的“灰色收入”。有些收入,银行反映不出来,其他方面也反映不出来。现在的“现金交易”很多,好多“灰色”、“黑色”收入是通过现金来进行交易的,交易者自己不可能申报,甚至还有很多用别人的身份证去开户、去炒股。“如何让官员真正如实、准确地申报自己的财产,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李金华最后特别强调。
(据《羊城晚报》)

    
孟学农:
权力必须放在笼子里
晒在阳光下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今年重回北京团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孟学农12日在发言时指出,中央的“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不可谓不完善,但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权力不透明,而民众上访渠道却不通畅,没有说话的地方。

  在本次全国人代会上鲜有公开发言的孟学农说:“我只想对法院系统上访工作提一点建议。”

  他提到了两年前到一个县市调研的经历。“由于当日上午轻车简从,事先没有打招呼,县城很安静,当时正值中央要求县委书记大接访时期,而那天是星期天,应该县委书记接访。挂在信访办墙上的各种制度一应俱全,信访办的工作人员也对我很客气。”

  “我问县委书记接访了吗?工作人员回应说,接访了,还接了三个。他们马上把记录拿过来,什么内容、处理结果怎样,都写得挺好。但他们没有想到下午我要召开座谈会,要把县里主要官员都请来,结果怎样?县委书记直到晚上8点才来,因为他的家在省城。”

  孟学农说,“这段时间我老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渠道不畅通?为什么县委书记能这样?”

  “权力必须放在笼子里,必须晒在阳光下,必须加强监督。”孟学农指出,这个监督不仅仅是体制内的监督,还要自上而下的监督,或市委、省委以及人大代表的监督,但现在完全没有做出来。“我就联想到怎样把大接访变为大"揭"访,将官员的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发动社会、舆论以及当事人进行监督。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媒体也这么发达,建议法院系统把接访情况在受众人数比较大的媒介上公开”。

  他说,司法是最后一条公平线,对国家的稳定、发展、公平正义责无旁贷,而且能保障当事人的诉求、需求和话语权的畅通,不是推诿扯皮、糊弄。建议法院系统先行试点一下,因为人民对司法有很高期待,而司法对社会稳定也能起到很大作用。“最后一条公平线,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就会出现那些过激的行为、暴力的行为。”

  孟学农建议,法院系统凡是接访的,应该在媒体上公开,让方方面面进行监督。媒体还可以追踪调查,某一个案子迟迟解决不了,民众老到北京上访,到底怎么回事。“现在有关部门给地方政府下指标,如果哪个地方上访多少次,你县委书记就别干了。”

  “我认为可以先让法院公开,一是把权力放在笼子里,一个是晒,通过阳光去监督,而且这个公开要有内容、有办法、有时限、有考核,另外可以让社会方方面面去追踪,使民众有点说话的地方,或者是能够有点期盼,有个希望。”孟学农说。
    
    
挤出高房价中的

“腐败”泡沫

楼市走向一直是争论焦点,高房价中存在腐败泡沫却是共识。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到,2009年查办发生在土地出让、规划审批、招标投标等环节的职务犯罪案件达6451件。
近年来,部分城市房价的攀升速度令人触目惊心。群众不禁要问,如若不是腐败作祟,不愿作为,房价成本为何总是雾里看花?捂盘惜售为何屡禁不止?囤地行为缘何视而不见?没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楼盘何以公然销售?这不免让人相信:房价中的某些“成本”是某些人不敢摆在桌面上的。
房地产领域日益成为腐败的重灾区。一些官员利用批地、规划、免税等权力,与房地产开发商搞“权房交易”,收受房产,或者以低价购房。从南京“天价烟”局长到上海多达14处房产的“炒房区长”,从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武龙,天津市检察院原检察长李宝金等人到重庆揪出的地产腐败“窝案”,房地产领域的腐败涉及官员之多,受贿金额之大令人震惊。
房地产领域的腐败行为,削弱了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执行力,损害了其公信力,难怪一些网民感叹“调控”变成“空调”。
腐败的存在,也有房地产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业内人士称,只要“运作”得好,土地招拍挂制度下依然可以如愿拿地。有的全国人大代表介绍,办理一个房地产项目手续竟然要盖166个公章。倘若每一步都“运作”得好,百姓要为此支付多少腐败成本?
挤出高房价中的“腐败”泡沫,一方面要高举法律利剑,坚决惩治损害民生的腐败行为,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制度建设,搭建防治腐败的制度屏障,特别是要在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等带有行政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竞争激烈、回报率高的领域增强制度约束力。
挤出高房价中的“腐败”泡沫,还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房地产领域腐败行为频现,与监督机制单一不无关系。有些内部的规章制度看似无懈可击,但由于是封闭运行,缺少外部监督,一些腐败行为被披上合法的外衣隐匿起来,其危害更大。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编织一张全民防腐之网,让腐败无处遁形。(据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

与网友交流表示——
4项措施解决“告状难”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11日晚在与网民就司法保障民生问题的在线交流中表示,要着力解决“告状难”,确保审判工作公正。

有网民问: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告状难”,这其中的症结在哪儿?各级法院有什么措施来求解这个问题?张军说,为解决“告状难”,全国法院采取的措施有4项:

■各级法院建立案大厅,最高人民法院也在2009年建设、启用了立案大厅,方便全国的老百姓依法申诉立案。立案大厅就像医院的挂号大厅一样,当事人有人引领去某个窗口,诉讼费也可以在这里交。全国法院已经有78%的基层法院和85%的高中级法院都设立了立案大厅。

■在立案大厅分发《诉讼指南》,告诉当事人,案件要经过哪些程序,经过大体上多长时间,对诉讼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加以提示和引导。这就大大方便了从来没打过官司的老百姓。

■一些老百姓没有证据意识,到有些地方取证也很难,法院会更多地利用法律规定的诉讼职权,在必要的时候,替老百姓、当事人去调查取证,这就是依职权取证。

■案件做出裁判以后,许多基层法院采取“判后答疑”的方式,替老百姓释惑解疑,说明为什么这样判。

张军说,审判工作要在案件审理的及时性上、公正性上,进一步让老百姓满意。在严肃队伍建设方面,要“抓早、抓小”,在还没有酿成对案件枉法裁判的时候就能够及时制止“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

张军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出“司法为民”的主张。在司法解释中,如果遇到民生与发展和其他方面发生冲突的时候,就要向民生保障这方面加以倾斜。比如,城市居民住房、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和业主总有利益上的交往、冲突。去年最高法院制定了《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提到在确定某一个方面的利益需要重点保护时,如果在业主、在物业或者开发商之间必须做出倾斜、做出选择,要向业主这方面加以倾斜。(据《新民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