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在法国东北部城市斯特拉斯堡召开。会议当天,欧洲各国的外长们纷纷来到会议地点,参加这次重要的欧盟外长会议。
欧盟外长阿什顿身穿灰色大衣,手拎一个紫色包匆匆地走入会场。阿什顿找到座位后,先与左边的欧盟主席巴罗佐寒暄了几句,然后,独自端坐在座位上。此时,阿什顿看到距离会议召开还有一点时间,于是,她拿起身边的皮包,拉开拉链,拿出一本黄皮书籍,认真地翻看起来。一会儿,阿什顿就沉浸在书的阅读中,她还拿出笔,在书中不时画着扛扛。会场上的响声对她没有丝毫影响,她完全融入到书的情节中了。
美联社记者克里斯蒂发现阿什顿的这一举动后,立刻调了个长焦对上去,他想看看阿什顿究竟在看什么书,就这么一点时间,还这么抓紧时间。就这样,他拍下了阿什顿看的这本书。克里斯蒂看到,阿什顿看的这本书的名字叫《中国怎么想》。
欧盟外长会议讨论的是欧洲金融会议,阿什顿怎么看《中国怎么想》,这本书和欧盟外长会议有什么关系呢?这让克里斯蒂非常困惑。他环顾了一下会场,吃惊地发现,许多外长都在翻看这本书,这更让克里斯蒂困惑不解了。
职业的敏感性,使克里斯蒂想探个究竟,他不愿放过这个小小的细节。趁着会议间隙,克里斯蒂从一位外长手里拿过《中国怎么想》这本书,他也想看看,这本书究竟有什么魅力,竟让这些欧盟外长们这样入迷。
克里斯蒂发现,原来这本《中国怎么想》的作者是英国人马克·莱纳德撰写的。莱纳德曾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建立的智库——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欧洲外交关系协会执行主任。在书中,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不了解中国,就无法了解世界。”
这一观点的提出,是莱纳德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在中国采访了中国各界代表得出的。在采访中,莱纳德心里始终受到强烈地撞击,为中国的蓬勃和崛起而感慨不已。
2009年,这本书在伦敦和纽约上市后,立刻受到西方的读者和战略家特别的关注和兴趣。书架上,这本书常常被售罄,于是,不断再版、再版,一时显得洛阳纸贵。
克里斯蒂不无感慨地表示,中国的国力现在已经强到了让欧美国家必须认认真真地看《中国怎么想》的时候了。克里斯蒂认为,欧盟外长在开欧盟会议这个时候,还在认真研读这本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动作,代表着欧洲政治高层已经开始尝试去理解“中国思维”
,从而更好地和中国打交道。中国,对于整个欧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选自《讲述》 马娜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