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发生的山西疫苗事件,一下子将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疫苗接种推上了风口浪尖,担心、疑问、顾虑随之产生。然而,预防接种又是每个孩子必不可少的一项成长工程,专家称,未来,个人的预防接种情况将伴随每个人一生,成为人们的一种“健康档案”。那么,这个“档案”中最关键的疫苗本身是否“健康”呢?在建立这个档案时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为大家解读这些疑问。
“冷链”一“冷”到底 疫苗非常安全
国家规定,所有疫苗需在低温下保存,其中糖丸和麻疹疫苗要在0℃以下保存,其余品种应在2℃至8℃的环境下保存。疫苗用冷藏车从厂家取回后,要由疫苗运输车运往各区疾控中心,最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则要用冰包将疫苗领回,并低温保存。
这个被称为“冷链”的疫苗保存方法在我市执行得怎样呢?
记者在位于我市疾控中心负一层仓储室看到一个特别的仓库,仓库有专人在值班,7个嗡嗡作响的金属房子被锁得严严实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用来保存疫苗的冷库。市疾控中心共有7个冷库,其中2℃至8℃的普通冷库5个,0℃以下的低温冷库2个,冷库采用双回电路保证24小时供电,工作人员上午、下午会检查冷库运行状态并进行测温,以保证所有疫苗的保存安全。
由于我市接种点较多,通常疫苗会先发放给县疾控中心,每个县基本都配备有1个冷库,管理方法与市疾控中心相同,在运输过程中使用专用的疫苗运输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则使用冰箱保存,去年年底,我市为各县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配备了300余个冷藏箱和3000余个冷藏包,保证每个卫生室都有基本的疫苗保存设施。
记者同时在市疾控中心规划免疫所看到了一叠装订成册的票据。票据详细记录了疫苗在运输过程中的状态,几时几分出库、运输途中温度、几时几分入库等信息都详细记录在册。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以来,我市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疫苗运送方法,从市到村都形成了严格的保存习惯。目前我市还未发生一例因为保存不当而引起的疫苗质量问题。
我市儿童免费享受12种疫苗
2008年9月1日,国家开始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儿童免费预防接种的疫苗由5种扩大到12种,预防的疾病由7种扩大到15种。市疾控中心规划免疫所所长朱鑫介绍说,我市是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实行最好的城市之一,所有的国家免费预防接种疫苗我市都能享受,其中,麻腮风疫苗我省仅有9个地市享受免费免疫,甲肝只有4个地市免费,我市均在其列。
“由于接种疫苗较多,时间跨度大,何时接种何种疫苗成为不少人的困惑。”朱鑫提醒,大家不妨制作一个接种表,将12种疫苗“一网打尽”。
乙肝疫苗:一共打3次,出生24小时内、1个月、6个月各一次。
卡介苗:用于预防结核病,出生24小时内打一次。
脊髓灰质炎疫苗:即我们常说的“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一共4次,2月、3月、4月和4周岁时各一次。
百白破疫苗:是一种混合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共接种4次,3月、4月、5月、18~24月龄各一次。
麻风疫苗:即麻疹疫苗,8月龄时接种一次即可。
麻腮风疫苗:可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18~24月龄时接种一次即可。
乙脑疫苗: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8月龄、2周岁时各一次。
A型流脑疫苗:6个月一次、9个月一次。
A+C型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一次。
甲肝减毒疫苗:18月龄接种一次。
甲肝灭活疫苗:18月龄、24~30月龄各一次。
白破疫苗:6周岁一次。
疫苗接种三“问” 专家为您解读
如此多的疫苗和错综复杂的接种时间可谓一项“大”的工程,记者在一些亲子网站发现,不少家长都有一样的困惑。
打重、打漏疫苗怎么办?
市疾控中心规划免疫所所长朱鑫说,这也是我市不少市民的困惑。朱鑫说,所有接种的适龄儿童都有接种手册,无论在哪儿接种都会有记录,几乎不存在打重的情况,但由于疫苗种类多、接种时间不定,很多儿童会错过接种时间而漏打。朱鑫同时提醒,每个疫苗接种时间都是一个时间段,所以市民即便错过集中接种时间,在接种时间段内也可到接种点接种。
流动人口去哪儿打疫苗?
对于流动人口的免疫,我市采取居住地接种的管理方式。自2009年初以来,我市实施了城市区以社区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为依托、农村地区以村接种点为依托覆盖全市的预防接种网络。目前,全市9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5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93个村级接种点、377个新生儿接种点均可为市民提供接种服务。
打过什么疫苗谁知道?
“每个人都有一个接种本,本上详细记录了疫苗接种情况。”朱鑫说,任何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接种过什么疫苗都是有记录的,本人有接种本、接种点有记录、疾控中心也有原始存根,所以即便自己的接种本丢失了,还是很容易知道接种过什么疫苗。朱鑫同时提醒,孩子家长应妥善保存接种本,我市从2005年开始,儿童上幼儿园要查验接种本,以保证孩子身体健康;到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上大学也要提供接种本,否则不予办理户口迁移证。未来,接种本将成为一个人的“健康档案”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本报记者 连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