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1版:首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
洛阳文物移民搬迁记
我市“汽车以旧换新”
补贴量居全省首位
农机购置补贴 开始发放
广告
导 读
举报“小金库”
最高奖励10万元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5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大遗址保护项目的启动,让不少居民生活面临改变
洛阳文物移民搬迁记
新华社记者 刘雅鸣 李亚楠
  编者按 5月10日,《人民日报》在第12版刊发文章——《洛阳文物移民搬迁记》,介绍大遗址保护项目启动后我市出台一系列措施维护搬迁居民利益、得到居民支持的经验。本报今日予以转载,敬请关注。

  时间穿越千年,因为一座掩埋在地下的古皇城遗址,75岁的河南洛阳人陈锦成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在隋唐洛阳城遗址上生活了26年之后,陈锦成搬家了。2007年,隋唐洛阳城宫城区大遗址保护项目启动,2009年,陈锦成搬离这里,成了一名文物移民。虽然尚未住进新居,但他不担心,新居就在离大遗址保护公园不远的地方,他依然住在皇城根下。

  房子建在遗址上

  “听说有宝贝”

  上溯1300多年,生活在这片区域的是隋炀帝和武则天等帝王。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洛阳唐城队队长石自社说,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时期的605年,时称东都或东京;公元688年,尚未称帝的武后下令毁乾元殿,就地修建明堂,临朝登基后又改东都为神都;唐中宗即位,复神都为东都;五代时,后梁、后唐、后晋均以洛阳为都。该城址历经隋、唐、五代至北宋,前后共沿用500余年。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陆续在此发现或发掘了定鼎门、天津桥、应天门、明堂、天堂等遗址,千年古都逐渐揭开神秘面纱。

  几乎与考古发掘同时,21岁的陈锦成于1956年从广州来此支援洛阳建设。1983年,他住进了单位分配的房子,房子就建在隋唐洛阳城遗址之上。“盖房子的时候,听说下面有宝贝,有夜明珠,结果,宝贝没挖出来,挖出了一个石碑。”陈锦成站在为保护明堂遗址而建起的小屋旁,一口广东普通话。

  史料记载,明堂和天堂是武则天时洛阳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明堂高约86米,天堂比明堂还要高大。石自社说,明堂、天堂的建造,是武后改变传统,标新立异之作,她登基后,曾在此宴飨群臣,接受朝贺,发布政令。

  生活在旧时宫城

  “爱恨交加”

  千年之后,早已作古的武则天改变了包括陈锦成在内将近800户人家的生活。斥资2.7亿元的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拆迁整治工程将要拆除明堂、天堂、应天门等区域的建筑,然后建起一座大遗址保护公园,陈锦成住了26年的房子位列其中。

  “我那房子好哇,位置好,还抗八级地震,为什么要搬?”陈锦成最初对拆迁持抗拒态度。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抄着《物权法》和《房地产管理法》的相关条例。“准备依法斗争,做钉子户。”他说。

  这是一片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爱恨交加”的土地。和武则天同住一块区域让陈锦成“感觉很自豪”,但一家6口人挤在只有58.14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又让他感觉很苦恼。

  洛阳市文物局局长郭引强说:“生活在遗址上的老百姓都非常艰苦,地基限制往下挖,什么都盖不成。这里以前有个大车间,老百姓没地方盖房子,就利用车间,自己盖棚户,厕所、水电都不方便,安全、消防都是问题。”

  过去,这儿的老百姓曾指着文物局的工作人员骂:“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干,你们住在这儿会是什么感觉?”

  现在,要搬了,老百姓又有了新疑虑:“你拆我房子,我怎么办?你拆我房子,怎么赔?你要盖什么?”

  拆迁有优厚补偿

  “回去搬家”

  洛阳市文物局拆迁指挥部的周海涛说:“2007年项目启动之后,我们马上就贴了公告,告诉老百姓怎么补、怎么赔、建什么、建哪里,还挨家挨户发问卷了解老百姓的需求。”

  “老百姓知道我们不是搞房地产开发,抵触情绪不是很大,没有一户不同意搞文物保护。”郭引强说,“但不给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单靠吆喝也是不起作用的。”

  周海涛说,这次拆迁补偿采用市场评估法,聘请中介公司根据房子的地理位置、新旧程度,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赔付,再由老百姓根据政府指导价购买安置房。

  周海涛举了个例子:“原公交公司的家属楼,按市场价我们每平方米赔付2100多元,但其购买的安置房每平方米均价只需1500多元。”

  陈锦成当初气呼呼地跑到拆迁指挥部找人“斗争”,但听了指挥部人员的耐心讲解之后,“拔腿就走,回去搬家”。

  这回他挑了个位置好、面积大的房子,老房子每平方米赔付近1900元,新房子每平方米需2500元。

  由于新房尚未建好,陈锦成暂时租住在附近。“每月租金300元,政府每月给400元过渡费”。

  站在这片自己曾经居住、如今已被平整的土地上,陈锦成说:“公园建起来后,我肯定会经常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