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学“最牛班主任”带出7名保送生”,看到网上这一醒目的标题,一下子吸引了作为教育同行的笔者。但细读报道后,我忍不住想问:“最牛班”喜了谁?又忧了谁?
叫停应试教育已经很多年了,但以升学率作为终极结果来评价一个学校或一位教师的好坏一直没有改变,甚至愈演愈烈。换言之,我们的教育评价一直关注的是一个分数,而且是终极分数,从来不管过程。试问:假如这不是“最牛班”,能否制造出这么多“最牛生”呢?
尖子班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大多数人都会认可这样一个观点:尖子班的设置实际上是伤害大多数非尖子生去培养极少数的尖子生,是一种“过早淘汰”教育,目光短浅,无视学生的可塑性和发展性。而那些过早被淘汰的“非尖子生”往往是牺牲者,他们因此而不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和优待,等待的是自食其力或自生自灭的命运。这种结果难道就是教育所追求的目的吗?显然不是。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民的素质和修养,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不是过早地淘汰人才,更不是过早地扼杀那些潜在性的人才。如此看来,“最牛班”喜的是几个人,忧的是一大批人。
(据《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