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大笔如椽绘锦绣
人物档案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5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大笔如椽绘锦绣
——洛阳供电公司总经理郑瑞晨创新管理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李同智向郑瑞晨所在的“红旗渠”班授旗。
  中信重机公司登门感谢洛阳供电公司的真诚服务。
  郑瑞晨为“情暖中原 保电度冬”突击队授旗。
  员工冷暖放心头,郑瑞晨十分关心一线员工的生活。
  “1811电网提速工程”启动,惠及河洛。
  2009年,洛阳供电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再造一个新洛阳,全面走在中原崛起前列”的宏伟目标,以“点亮万家灯火 牵手河洛发展”为使命,加快电网建设,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强化优质服务,各项工作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郑瑞晨,洛阳供电公司总经理,他用一名企业家的气魄倾力为城市发展提供支点,用一名决策者的诚信赢得了政府和社会的信任,用一名“亮剑”者的执著践行着让“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客户满意、群众满意”的最高目标。

  大处落墨谋发展

  ——在工作中,郑瑞晨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大局”:只有胸怀大局、心系大局,才能视野广阔、敢为人先,才能不断适应城市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

  2009年,随着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阳新区建设决策部署的出台和我市“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科教强市”战略的深入推进,一大批总投资超5000亿元的重大项目计划在3至5年内集中实施。如何加快洛阳电网建设,提供更加安全、经济、可持续的电力供应,充分满足洛阳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郑瑞晨、耿章武等洛阳供电公司主要领导积极奔走,促成洛阳市政府与河南省电力公司成功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未来3年内将有50亿元电网建设资金投入洛阳,从大处落墨为洛阳电力未来发展勾画了清晰蓝图。

  为了从根本上做大、做强洛阳电网,洛阳供电公司组织人力、物力,超前预测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及时编制和修编电网规划,全面完成了洛阳电网2010~2012年电网规划滚动修编,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480平方公里洛阳新区规划,科学制定目标网架战略,完成了伊洛工业园区电网专项规划,并全面启动谋划洛阳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2009年4月至5月,2009世界邮展和第27届牡丹花会首度联姻,电力保障工作事关重大。洛阳供电公司组织生技、调度、营销、变电、检修、输电等多个部门,从主网到配网,深入开展精益化管理,科学编排运行方式,加强设备监控巡视,认真做好供电抢修、现场保电服务,以可靠的电力保障再次赢得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郑瑞晨有一句话,从中层干部到普通员工都耳熟能详:“优质服务是洛阳供电公司的生命线!”一语道出了供电企业的大责任。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全市用电量出现快速下滑,针对这一严峻形势,他作出“与客户同呼吸共命运,与客户心连心渡难关”的决策。他与公司领导分别带队到我市多个重点企业,实地开展了调研分析,并组织生技、营销专业建立了公司大用户日售电量统计与分析制度、重点用电行业产品价格波动信息周汇报分析制度,加强对各类重点客户的系统分析,及时掌握市场变化、调整营销策略、跟进配套服务,有效帮助了全市多个企业快速恢复生产,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围绕全市工业项目的立项和建设,在他的倡导下,公司建立了全市大项目用电一体化的管控机制,实行首问负责制,提供“一站式”服务。完成了全市重点用户工程270项,新增供电容量100.4万千伏安。结合国家扩大内需、家电下乡等政策,他要求营销部门面向居民、面向商业、面向农村市场,加快每一次报装速度,提高每一项服务质量。

  有人说,服务是一道命题,市场会给出真实的答案。2009年,全市共发展电力客户27041户,新增供电容量120.4万千伏安,报装容量居全省前列。在此基础上,他大力推行城市配电线路综合停电管理,实行配电网故障抢修限时制,大力改造老旧配电设施,降低损耗,解决人民群众用电“卡脖子”问题。在他的关心指导下,公司加速推进“一户一表”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全市18家破产企业32个小区3124户的户表改造任务,兑现了市委、市政府2009年向群众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

  大局为重担责任

  ——在汉字中,郑瑞晨最认可是“大”字。“人”的上边有“一”横,昭示着一个人肩膀上承担的责任。

  2009年年初,洛阳市遭遇50年不遇的严重旱灾。他一声令下,全市190支党工团供电突击队,5000余名队员迅速行动起来,走上地头,下到田间,与人民群众一起保电抗旱浇麦。尤其在一些电力设施被盗的偏僻山村,职工们慷慨解囊,主动捐款,为群众买来变压器。抗旱期间,全市共有84.3万千瓦电力负荷送到田间,确保了100余万亩受灾麦田灌溉用电,扩大灌溉面积1.26万亩,有力保障了当年夏粮的丰收。

  心怀“亮剑精神”的执剑者总是在关键时刻敢于拔剑,担当重任。2009年,在河南省确定的首批联动推进重点建设项目中,投资3亿元的中信宜阳重铸铁业工程名列其中,为了按时尽快投产,中信公司亟需建设配套的输变电工程。作为全球最大、工艺最先进的重型铸铁基地,接到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该项目电力配套工程建设的要求后,他多次协调各有关部门全力投入该项工程。面对没水没电、图纸不全、材料供应渠道不畅、无工程预付款、线路基建工作尚未完成等困难,有专家预测:“如此条件下,完成一座110千伏变电站的电气安装工作最少需要40天,且国内先例并不多见。”而中信公司要求的电气安装时间仅有20天,一旦不能如期完成,大批国内外订单将会受到影响。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郑瑞晨果断提出:“大干二十天,全力拿下中信工程。”

  “此仗必须打好,没有理由不敢‘亮剑’!”有着十多年基层电力生产经验的他,已经在心中无数次衡量这次拔剑的分量。在施工过程中,他协调洛阳市有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对整个工程进行挂牌督办,明确每日工程进度。在他的高度关注下,公司参建人员拿出了啃钢嚼铁的气势,十余个专业协同作战,许多员工以工地为家,经过17个昼夜的全力攻坚,110千伏锦屏变电站于5月8日15时33分一次送电成功。

  对于这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评价,业界也毫不吝惜地赞誉为“洛阳力度”。变电站的提前投运,彻底解决了中信重铸铁业项目中最为关键的电源问题,使整个项目得以顺利投运。6月9日,省市领导郭庚茂、史济春、郭洪昌亲临试运行现场,郭庚茂亲手按下按钮,浇铸下第一炉钢水,同时对电力保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位于偃师市南部的220千伏高龙输变电工程是2009年洛阳市迎峰度夏的“1号工程”,原计划2009年底建成投运。工程建设初期,正值中友等小电厂关停,偃师南部失去了主要的电源点,而万年硅业等河南省重要企业恰在此期间上马,使负荷缺口加大,一旦夏季用电高峰到来,偃师全市必将遭遇“电力寒冬”。为此,郑瑞晨多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用电需求,掌握工程进展情况,最终毅然决定工程将提前至6月30日之前投运。

  比起中信工程,高龙工程作业面积更大,建设链条更长,交叉作业问题更突出,协调难度更大。为了能在短短的100天内完成土建、电气安装及验收任务,他协调各参建单位采取了“三为一体”模式和“并联式”流程(土建、电气安装和验收同步进行,工程各环节同步实施),使各项工作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确保了工程快速推进。省送变电建设公司、立新监理公司以及本单位基建员工团结一致,紧密围绕工程投运目标,顶烈日,冒风雨,赶工期,抢进度,赶在6月30日前数小时将工程胜利投运,一方面保障了偃师市的夏季用电,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了诸多新上马项目的用电需求,向市委、市政府,向客户和偃师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洛阳供电公司也由此诞生了一个优秀的精神品牌——高龙精神。

  2009年,洛阳供电公司披坚执锐驱旱魔、17昼夜建锦屏、三军用命投高龙、全力以赴保花会、新增容量过百万、行风评议五连冠……在全力承担各项社会责任,积极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全市经济民生的同时,电网建设投产规模创洛阳历史之最,有力地助推了全市经济发展,公司经营业绩也取得了历史最高水平。

  大展才干化危机

  郑瑞晨最信奉的一句话是:大丈夫显于危难。即便是最难以判断的复杂形势,他总能用一腔激情和从容淡定化解危局。

  2009年11月,洛阳电网遭遇入冬以来首次大范围暴风雪恶劣天气袭击。灾情发生后,他亲自协调指挥各有关单位和人员,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及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加强设备线路特殊巡视,集中全力投入电网抗冰雪战役。尽管风雪肆虐,整个洛阳地区却仅有7条10千伏低压线路短时跳闸,确保了电力供应。洛阳供电公司应急工作受到了系统内外的充分认可。

  然而,接踵而至的是更加严峻的考验。因电煤紧张、交通运输等影响,造成了电力紧张局面,洛阳市电力负荷缺口一度达到70万千瓦。为全力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洛阳供电公司启动了“度冬保电百日会战”活动,郑瑞晨明确提出“三级走访服务法”:公司领导针对辖区重要用户和省市重点用户进行走访服务,职能管理部门对洛阳市及周边主要工业用户进行走访,基层供电所则对小企业、小工矿以及群众进行走访。三级走访服务对各县区工业类客户负荷性质及生产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摸排和筛查,按照“保居民用电、保重点企业、分类分级、分时段、提前预控、合理安排”的原则对工业类客户有序供电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

  分工细致,目标明确,一级负责一级,一级走访一级,一级服务一级。尽管电力负荷缺口巨大,但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达到了“群众满意,缺电不限服务;企业理解,缺电不缺真情;政府放心,缺电不缺责任”的预期效果。

  不仅如此,2009年,洛阳供电区用电负荷7次刷新最高值,12月28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451.3万千瓦,日供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2009年,围绕省委、省政府“决战二季度,齐心破危局,全力谋发展”的号召,洛阳供电公司全面启动了“1811”电网发展提速工程。郑瑞晨、耿章武等主要领导以里程碑工程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电网工程项目建设,电网建设投产规模创洛阳历史之最。其中,110千伏金谷园变电站数字化改造项目被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得到了省政府科技经费支持,并被列为国家电网公司唯一的11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改造试点。陕北至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准东至豫西正负800千伏换流站等重要工程提前在洛阳布局落点。河南电网备用调度中心也顺利落户洛阳。

  2010年,面对洛阳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电力负荷迅猛增长的局势,他未雨绸缪,将220千伏洛热改接 、嵩县变电站增容、220千伏宜阳输变电、110千伏吉文线重新贯通工程确定为迎峰度夏4大重点工程,全力保障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凭着睿智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凭着企业领军人的非凡胆略,郑瑞晨带领洛阳供电公司全体员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在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阔步向前,怀着“再造一个新洛阳,全面走在中原崛起前列”的雄心壮志,大笔如椽描绘着洛阳光明、锦绣的画卷。                 (吴涌 李超)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