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大骂袁世凯的故事,曾经一度被传得神乎其神。为了讨要办公经费,章太炎到总统府找袁世凯,一言不合,在总统府掀了椅子,踹了桌子,砸了花瓶。袁世凯派人把他拉走,软禁到北京钱粮胡同一所新居。但软禁归软禁,给章太炎送吃送喝,还允许他的朋友和学生前来探视。章太炎憋得难受,天天靠骂袁世凯消愁解闷。他常常一边嚼花生豆一边咬牙切齿地喊,杀了袁皇帝!袁世凯的儿子送来的被子也被他烧了无数的窟窿,扔出墙外。章太炎因为敢骂所谓的“窃国大盗”,名声也更大了。
事实上,这件事对袁世凯并没有什么损失,相反,倒为袁世凯增加了不少得分。抛开脸谱化的“大奸本色”且不谈,单就其权倾一时的身份来讲,能够容忍外人这么糟践自己,其涵养就值得伸一下大拇指。
这种文人与政客间的佳话,不是特例。当年,傅斯年要弹劾行政院长孔祥熙,蒋介石请傅斯年吃饭,问他:“你信任我吗?”傅说:“我绝对信任。”“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用的人。”傅却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最后,孔祥熙还是下台了,而傅斯年,反倒更得蒋介石的尊敬。
政客有此包容心,殊为难得。别看文人们声色俱厉时显得多么激昂,在真正的强权面前,他们只能软弱得像个鸡雏。文人们之撒娇,不在于明白自己的实力,而在于明白对方的底线。可以假设,武夫若随时都可以一刀剁过来,还有几个敢于站出来慷慨陈词?我认为撒娇的文人和无奈的政客之间是有心灵默契的,偶有违逆,也是如同蜻蜓点水,稍纵即逝。无数的例子已经证明,只要强权者说一声“闭嘴”,他们都乖乖敛声。
政客眼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他们各有自我的价值判断,认为你说的对,就赞赏采用,认为不对的,当成放屁,但不会否定你存在的意义。只要愿意包容,就是认为你在总体上益处大于无用,否则早就一脚踢开。无论如何,认为知识有用,总比认为无用好,让人说话,总比不让说话好。不过,历来只见文人向高官垂首,不见强权向文化撒娇,这一撒娇,高下立见。双方并不是一个平等的地位。
涵养不可靠,因为涵养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比涵养更可靠的是剑,是强力,是可以牵住你的鼻子的绳子。不信你打量一下历史上的武夫政客,凡是礼贤下士之时,都是有外力牵制或者刚刚从一身冷汗中走出来,急需知识分子支持之时。知识分子非但没有颠覆他们的可能,并且虽骂而犹有建设性,是帮忙而不是颠覆。两相权衡,自然取其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