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金榜题名”时,各地对高考状元的炒作便会陡然升温,连篇累牍的宣传,“迫使”人们用近乎膜拜的眼神来关注脱颖而出的状元们。其实在状元们,特别是那些已经从高校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状元们看来,所谓“状元”只是他们参加高考的副产品。和几乎所有的同龄人一样,他们在人生中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自己对学习和工作的坚持和努力。“这和状元不状元毫无关系,我们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人”。近日,记者分别采访了江苏省20世纪70、80和90年代的几位高考状元,从他们的故事中不难发现,与所谓的状元光环相比较,他们更在意珍惜和丰富自己的普通人生。
“假若当年不是状元,我照样工作照样写散文”
张明 1983年江苏省文科状元
“谁说高考状元们非要成为社会金字塔上的顶尖人才?”张明说前不久看到一份近30年来高考职业状况调查,他非常不同意报告中提到状元成就低于社会预期的观点,“没有谁规定状元们非得成为顶尖的政治家、顶尖的科学家,才能对得起状元这个称号啊?”张明今年45岁,是1983年江苏省高考文科状元,任职于江苏省审计局,本月底将出版第8本个人散文集。
提起27年前的高考,张明坦言是成竹在胸,“我平常在学校考试都是第一第二的,考上个大学应该不成问题”。直到得知自己成了江苏省的高考状元,张明仍没有太多意外,“倒是我父母、老师和同学,个个都比我还激动、比我还开心”。当年张明的第一志愿填报的就是北大,但后来禁不住南京大学招生办老师的劝说,最后他就修改了志愿,这才被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
轻松考取了省状元,可一进大学,张明发现这种轻松难以继续维系,状元的特殊身份给他带来了特别大的压力。“瞧!那就是今年江苏省的文科状元”。无论在校园的哪个角落,高考状元的光环太容易暴露张明的身份,全系甚至同届的学生都在议论这个来自无锡的文科状元。“我没想到考大学压力不大,考上大学后竟然压力那么大”。而除了是状元的身份外,张明在高中阶段就入了党,党员身份的他在大学同学中更是凤毛麟角,“我告诉自己要更加刻苦学习,保持一如既往的优秀”。而他也终于做到了,大三那年,张明以25门功课全优的成绩提前一年完成本科学业,接着被保送读研。1989年,张明应聘到海军指挥学院工作,从编辑、宣传处长做到政委,对张明来说,优秀成了一种习惯。
“按道理说,在大学时人们关注我状元的身份也就罢了,可工作之后,同事们还时不时跟我提起这段状元经历。”张明说,有些人会有刻板印象,提到状元他们就能联系到“高分低能”四个字,可他们看到张明之后,发现他在学校时成绩很好,走上工作岗位后依旧做得很棒,在业余时间还经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散文作品,出版散文集。张明的这些表现让身边的人惊叹不已,他们不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高考状元。“原来状元不是抱着课本死学习的那种人啊!”直到工作好多年,还有同事、朋友伸出大拇指夸他,张明自己都没想到高考状元的光环,在二十多年后还余晖尚存。“状元带给我不小的压力,但同样也是动力”。
张明一直相信天道酬勤,他说能考取状元也是努力得来的。张明提到当年与他同时参加高考的一位女同学也是状元,是江苏省英语类的状元。“那个女孩就属于一直死命学习的那种类型,本科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再后来我们再也没听说过她的消息了”。
两年前,张明从海军指挥学院转业到了江苏省审计局,工作之余张明就写散文。“大家也不要迷信高考状元非要有一番什么大作为,状元的人生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路径可循,也不是意味着状元个个都会出人头地。”张明认为,“现在社会对状元们过分关注,这给他们增加了太大的压力。如果当年我不是状元,我的人生是否就是另一个模样?我觉得可能也不会对我影响太多,我还是会好好工作,继续我对文学的爱好,还会出8本散文集。”
只是张明也有头疼的时候,他没想到自己当年头上的状元光环,如今竟给女儿带去很大压力。女儿的成绩在班上中等,刚开始张明还有点为女儿担忧,搞得自己茶饭不思。朋友经常调侃似地问:“你女儿成绩一定特别好吧,你当年可是全省的状元啊!”这让张明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可后来张明想开了,他说时代不同,不能对孩子过分苛刻了,张明告诉记者:“我只希望女儿能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她能考到班级平均分我就满意了!”
“状元没什么了不起,它不过是阶段性成果”
李莉(化名) 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省文科状元
李莉现在在中国银行总行工作。“现在想想,我名也出过利也得过,现在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也很满意,所以不想再提当年是高考状元的事了。”李莉曾婉拒过快报记者的采访,在得到记者隐去她真实姓名的许诺后,李莉终于答应谈谈当年状元的那些事儿。
对于平常成绩就很优秀的李莉来说,考取江苏省的文科状元也在意料之中。她说因为当时年龄太小,考取状元还是着实兴奋和激动的。但考上状元有平日努力学习的积淀,当然也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运气,李莉班里有个同学只比她低三分,同时也是江苏省的文科第二。“不过是一道选择题填A或者B的问题,或许一念之差,这个状元就是她的了,所以考取状元偶然性还是很大的”。作为当年的文科状元,李莉也考虑报考北京大学的,但她心里藏着一个做外交官的梦想,思来想去,李莉就填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语外交专业。
大学四年,李莉一路拿着奖学金走到毕业。四年的学习中她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理想发生了变化,毕业的十字路口,李莉面临三种选择:第一就是出国,拿着GRE、托福的高分申请出国对她并不是难事;第二就是去外交部实现做外交官的梦想,当时李莉已经被录取并通过了体检;第三就是读研,她还考上了北京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作为当年的高考文科状元却为梦想放弃北大,这一直是李莉心中的遗憾。大学四年读完后,李莉发现外交官的梦想不再如当初那般坚定,所以再次面对选择时,她毅然决定去北大读研以弥补当初的遗憾。
对于高考状元带来的荣耀,李莉表示她一直用平常心对待。“上大学后,同学们一般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没觉得状元有什么了不起的,不一定其他各方面都还要非常优秀。”李莉说,周围优秀的人实在太多,她只是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让自己更优秀。尽管李莉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可直到她参加工作后,仍有人记得李莉的高考状元称号,这俨然成为李莉身上揭不下来的一张标签。“瞧,李莉可是我们单位的状元啊!”与单位领导一起出去见客户时,领导还时不时拿出李莉来炫耀一番,状元李莉也成了金牌名片。每当这时候,李莉也不会太感觉尴尬了,她半开玩笑着说:“不提当年,我们当年不过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啊!”
前不久,李莉才发现网上热传的状元现状调查表中,自己的名字也赫然在列。“状元里没出太顶尖的人才或政治家,我想研究者也只是想证明高考状元不过是普通人,他们的初衷应该不是为了批判状元本身,而是批判这种几十年来的应试教育体制。”李莉认为,高考状元不是古代科举考试的状元,一旦状元及第便可跻身仕途,高考状元不过是一个阶段性考试的结果,它并不能为任何人的未来做好平步青云的铺垫。
李莉说,调查中认为状元没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现在的评论或许还为时过早。“我毕业10年了,我对现在的工作、生活都还算满意。但我认为事业应该还算是起步未定型,现在还在打拼”。所以,状元们的最终成就到底如何,李莉认为一切尚未定论。
上大学比状元重要得多,桃李满天下带来最大幸福
童星 1977年江苏省高考文科状元
萧柏春 1978年江苏省高考理科状元
科举时代的状元们大多数都入朝为官,步入仕途成为政治人物,在常人眼中或许才算是真正的顶尖人才和成功。但时代在变化,恢复高考33年以来,无数学子的命运因高考而发生着改变。现如今,状元们投身学术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各个领域,还有不少人去了海外。虽说“学而优”的状元们并未走上仕途,但他们现在的人生依然很精彩。
记者联系到恢复高考以来江苏省的首位高考状元童星时,他说此时在外地,对于当年的高考状元,他已经对媒体说得够多了。毕业于南京一中的童星,是1977年的高考状元,现任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而对于当年的童星来说,能参加高考本身比考取状元的意义实际上更加深刻。在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童星就曾说:“十分感激邓小平,如果没有这个转折点,也许自己不会成为一名学者;也许自己还是一名工人,可能还要靠力气大小来衡量自身的价值,或者是通过其他的学习渠道真正成为一个干部。”他没想到自己下乡当了10年的知青后,已经是县里供销社的一名职工了,还会有机会参加高考。而当时童星只知道考上了南京大学,并不知道自己就是状元。直到有一天,突然有位江苏省高教局的领导找到了他,对他说了些勉励的话,童星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就是江苏省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文科状元。本科毕业后,童星直接留在南京大学做了一名教师,如今的他也已是桃李满天下。
而比童星晚一年参加高考的萧柏春,虽然也是1978年的江苏省高考状元,但他上大学颇费一番周折。据说他是当年大着胆子给中央领导写信,得到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同志的批示后,才取得了上大学的机会。萧柏春是1978年江苏省高考状元,毕业于南京一中,考取了南京大学数学系,现在为美国长岛大学教授,国际知名学者。
萧柏春在之前曾接受过快报记者的采访,说起当年考取状元的经历,萧柏春轻描淡写地说有很多偶然在里面。可当年的他在阔别学校11年后,以30岁的“高龄”学生身份考上大学,状元的光环让萧柏春在学校成了名人,可他自己很平静,压力让他总想着赶紧学习知识,用以弥补早年损失的时间。
状元只是高考副产品,大家的人生起跑线一样
姚远 1999年南京市文科状元
叶蕾 1990年江苏省高考文科状元
身为80后的姚远是1999年的南京市高考状元,现在是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比较政治学博士生,兼早稻田大学特别研究员。现在在日本的姚远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称状元早就成了陈年往事。“一上大学,发现整栋楼中都是状元,省状元、市状元、县状元,你会觉得一个状元的身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天上掉下一块板砖,肯定砸到好几个状元。”所以,姚远根本没把状元当成光环。
“因为考上状元并不是目标,这不过是在考大学的过程中,顺便实现的一个副产品。”姚远说,“我觉得考上理想的大学,和从事理想的工作,按照自己的学术兴趣研究,这已经是很让我快乐的事了。这与是否考取状元是没关系的。”
而如今担任《凤凰生活》杂志执行主编的叶蕾也对自己当年的状元故事看得很淡,她甚至都不想再提及。可当年叶蕾考取1990年的江苏省高考状元时,母校南京三中的老师们却是个个欢欣鼓舞,班主任都说三中当年算是“放卫星”了。而1993年江苏省高考状元徐少伟现在是某著名医院的主任医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状元的确为他带来过一些好处,比如让他得以进入著名学府深造。但他始终认为,无论是否是状元,人生起跑线其实都是一样的,未来还要靠自己不断努力争取。
(据《现代快报》)
议论风声
炒作状元等同捧杀
又到一年一度高考放榜及录取之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却始终落得一纸空文。
从宏观来说,得最高分有一定的偶然性,一位过去的状元坦露:假若再参加下年高考,我未必会成为状元。再者,一些与状元只差几分者,他们只好自叹命运不济。放眼望去,近一半的落榜者又情何以堪。还有,那些在农村贫困家庭苦读的孩子以及在街上被城管驱赶的孩子,状元这顶桂冠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具体到状元本身,戴上这顶桂冠未必全是好事。人的一生很漫长,状元的荣光也未必能照耀一辈子。反倒使别人对你的期望值过高,你也不由自主地事事追求完美,放不下身份,活得很吃力。而且,人生总有柳暗花明的时候,你可能经受不起挫折而颓丧甚至产生虚幻,曾记否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一位尖子因挥之不去的阴影而出家当了和尚吗?捧杀和棒杀其实是一码事儿。
中了状元未必是名校争夺、培养的对象,这对他们就是一种圈养,有道是“花盆难养万年松”。我看了一份2009年出炉的调查报告,编制者称:“调查表明,高考状元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我也看了《新快报》6月30日的一则报道:“高考状元遭11所美国名校拒录。被指为书呆子……”当然,所谓“顶尖人才”的标准有待商榷,美国名校录取的价值导向与我们不同,但这确实值得人们反思。
从封建年代状元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到如今的热炒状元,这因袭的重负怕一时半会儿淡化不了,因为牵涉状元所在地区、学校和领导以及亲朋戚友的荣誉,还有商人们难得的商机,状元们是身不由己的。
我无意贬低状元们的勤奋好学,只是提醒他们别被捧杀了。这里用一位1998年全国文科状元的话作为结束语:“这一切其实没什么意义。”
(金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