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队员在训练。 |
|
练习放松。 | |
核心提示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句中国人耳朵听出了茧子的话,在南非世界杯上让德国人展示得淋漓尽致。20世纪90年代以前,洛阳足球曾经非常辉煌。足球实行市场化运作后,洛阳没能跟上,被“边缘化”了。但洛阳青少年足球坚持着,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春风。
触动:
来自德国队的胜利
南非世界杯,年轻的德国队先后以大比分击败英格兰队、阿根廷队,最终斩获季军。这支32强中平均年龄第二低的球队,以托马斯·穆勒、厄齐尔为代表的年轻球员,不过20出头,却为德国拿到了U17、U19、U21三项欧洲青年赛事的全部冠军,被誉为“德国队的黄金一代”。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句中国人耳朵听出了茧子的话,让德国人展示得淋漓尽致。
西工区第二实验小学(原玻璃厂小学,以下简称玻小)足球教练陈闯坦言,虽然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但真正落实的没多少,而且问题越来越多”。
感慨:
没孩子踢球了
“如今踢球的孩子少了,洛阳更是如此。”足球高级教练李君校感慨。据介绍,20世纪90年代,陈闯在玻小带队时,仅小学球员就有100多名,现在加上中学生和其他学校的孩子,也才100多人。西苑路实验小学(原耐火厂小学,以下简称耐小)足球教练张辉也表示,1997年,他一个人就带了80多个小学生,而现在每天坚持训练的不到40人。
洛阳目前有11所省级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其中小学8所,中学3所,“每天能保证20人以上训练的,不过四五所。”张辉无奈地说。
7日下午,记者在新区体育场见到市足球体校校长赵宏义、副校长李继红,他们正带着队员为参加省十一届运动会集训。
作为洛阳唯一的专业足球学校校长,赵宏义也有同感。他说,市足球体校成立于1987年。20世纪末的10多年间,最多时该校容纳过200余名学生。现在全国很多足球学校已关门,该校虽然维持至今,但招生已非常困难,如今不过五六十人。
“中国足球是有问题,我儿子才10岁,让他踢球他不踢,觉得丢人。”作为首届青运会冠军球队的功勋球员,李继红让自己孩子踢球的愿望已无法实现。
洛阳青少年足球:曾经很精彩
“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以前,洛阳足球发展态势非常好。”市体育局足球办公室主任、市足球协会秘书长李跃宗忆起往昔感慨万千。
1985年10月,在郑州和洛阳举办的首届全国青运会足球赛上,河南队先后击败了辽宁、广东、八一、北京和山东队,5战全胜,最终获得了冠军。那届青运会,河南队几乎是以洛阳球员为班底。20世纪80年代,洛阳无论青年队还是少年队,在省内几乎到了“独孤求败”的境地。20世纪90年代初,李跃宗和李君校一起带领洛阳市青少年队,参加了数次全国“三杯赛”(青少年足球“萌芽杯”、“幼苗杯”、“希望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1990年,“幼苗杯”第二名;1991年,“希望杯”北区第二名(第一名大连);1992年,“希望杯”北区第一名,全国第二名……
除了比赛成绩,这时期有利于洛阳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条件也非常多:1987年,成立了市足球体校,训练重点转向青少年;1988年,洛阳进入了全国22个足球重点地区,河南省仅此一家。这些都推动了洛阳青少年足球的发展。
转型年代,市场化没跟上
1992年是一个转折年。国家体委开始筹划以足球为突破口,实行职业化、市场化运作,而洛阳青少年足球从那时开始慢慢衰落。
“洛阳青少年足球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化没跟上。”李跃宗分析,洛阳足球的底蕴根基都是在各大厂矿形成的,不少知名的洛阳籍球员、教练都是厂矿子弟。企业转型之后,实行市场化运作,慢慢失去了对职工体育的重视,加上一直没有职业俱乐部,足球慢慢就被“边缘化”了。
“洛阳没有职业俱乐部,跟郑州一比,差距就大了。郑州有了建业队,能让城市形成足球文化,孩子们能到现场看球,自然就会爱上踢球了。”市球迷协会会长胡妙生说。
落选首批校园足球布局城市
2009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正式开始实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计划:在全国首批布局了44个城市,每个城市最少选择30所小学、16所初中参加该计划。对这些布局城市和学校,国家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促使其建立各个级别的城市校园足球联赛。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终于有了依托。遗憾的是,我省只有郑州入选,而曾经风光无限的洛阳,没能争取到这个机会。
危机即转机:坚持着,向前进
劣势之下,洛阳青少年足球必须重振旗鼓,才能找到一条生路。比赛少,场地不够,没有孩子踢球,怎么办?李跃宗表示,不能等靠,按照一直提倡的“体教结合”,增加比赛的数量,开展类似的联赛;同时和教育部门沟通,让孩子们加入到踢球的队伍里。
足球运动需要吃苦、耐得住寂寞,独生子女能承受得了吗?还有校园安全,许多中小学校都禁止学生在学校踢球,说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加上中、高考的压力,都让“少年足球”裹足难进……
凡此种种,目前都没有很好的解决途径。然而,干了一辈子足球的李君校,对洛阳的青少年足球仍然满怀希望,因为“草根足球并没有死亡,它正在等待春风”。
春风在哪里?
——7月7日下午,在市实验小学球场边,10岁的石卓诚穿着五星巴西的10号战袍,在水泥地上练习着盘带、颠球。他说想成为一名球星,像巴西队的卡卡、西班牙的比利亚一样。
——7月8日下午,在耐小球场,1986年就开始看世界杯的曲小兵,头顶烈日看10岁的儿子踢球。他希望孩子玩得开心,“能不能踢出成绩,无所谓”。
——还有陈闯、张辉……一个又一个基层教练,一年又一年带着一批又一批小球员,在高峰和谷底之间永不止步……
他们都是希望所在。 见习记者 尹亮 记者 邓德洪/文 张晓理 赵朝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