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国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严防地沟油流入小餐馆火锅店
京沪高铁开始全线铺轨
三峡工程
迎接建库以来
最大洪峰
约160万游客
造访沙特馆
艺术等级考试考场走进监狱
大连500余艘 渔船清污
未来十年
中国人收入持续翻倍
四川高一新生将接受 “综合素质”评价
支持其在境外
办社办报办刊
“三伏”敷贴正当时
河南多地出现暴雨
气象预警连续升级
大学生创业从卖菜开始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 年 7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未来十年
中国人收入持续翻倍

    未来十年

    中国人收入持续翻倍


  年薪8万至12万元 贫富差距将缩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一句“我们已经具备条件,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仅在国内掀起热评,而且在国外也备受关注。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经济协会前主席戴尔·乔根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如果中国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将会使得更多的人获得“中产阶层”这一社会地位,而更多的人也将因此摆脱贫困。

  倍增计划

  中低收入者最受益

  “一亿总中流”(1亿人都是中产阶层),50年前,日本发明了国民收入倍增,经济斗转,而百姓自此也在转角之后身份大变。总共1.26亿人口的日本,当年却号称“一亿总中流”。

  不问出处,不求详解,心急的平民百姓率先涌上心头的疑问估计是,“我在受益之列吗?”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到底哪个阶层的人才是最大受益者?《日经新闻》报道称,中国这一行动旨在借政策给力,推动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上涨,平复贫富差距的不满。

  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美国乔治敦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盖保德。他认为,整体来说,这一“五年计划”主要的受益群体将是中低收入的城市居民。

  他说:“按照我的理解,中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目标是提高城市地区的居民收入。”

  盖保德告诉记者,这一计划的主要机制似乎是通过立法的调整提高各个城市的“最低工资水平”。从这方面来说,对富人阶层或是上层阶级(有高额薪资的企业家或雇员)并没有多大的收益。

  整体来说,这一计划主要的受益群体将是中低收入的城市居民。而目前还不清楚是否会影响到城市的农民工,或者它是否会面向不同的工资标准。如果这一“收入倍增最低工资”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农民工,那么对一大批较为贫穷的农民工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

  而当记者问,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会给居民带来怎样的实际利益时,盖保德称,中国人均收入的增长将会同时提高商品和服务(包括旅游)的消费,而国民为医疗、教育、退休而储备的存款将会增加。这些获益都是实实在在的。

  贫富差距

  呼唤中产阶层迅速壮大

  中国经济连续30年高速增长的后遗症正逐渐显现。新加坡《联合早报》就说,中国在经历30年的经济改革之后,出现了相当显著的贫富差距。

  报道指出,目前贫富差距最小的是北欧国家,中国的基尼系数接近0.5,接近于拉丁美洲和非洲。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该系数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越低,说明分配平均程度越高,贫富悬殊越小;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分配平均程度越低,贫富悬殊越大。

  贫富之间的巨大鸿沟逐渐成了人们抱怨的焦点。据报道,中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就维持在3.3倍左右,行业间差距最高达到了15倍之多;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相差20多倍,少数金融国有企业高管的年薪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00多倍,而个别企业高管的薪酬更是天价。

  中国社会整体逐渐这样塑形,“洋葱头形”——那就是底层仍然很大,中间阶层成长不良。

  2008年,《每日电讯报》刊文称,中国的贫富差距正在威胁经济发展。文章指出,收入、医疗以及教育这些可以衡量一个人财富水平的因素,在中国富裕城市,比如上海都已经接近欧洲国家的水平,但是其他一些地方还相差很远。

  于是,不少专家学者呼吁“我们需要‘橄榄形’结构的社会”,让社会阶层结构“现代化”——社会中间阶层迅速成规模。

  日本《日经新闻》就援引苏海南的话说,如果中国人的工资每年能至少增长15%,那么5年能翻倍。

  我觉得有价值200万的房产,还有车,无房贷车贷,年收入20万-30万就可以算了。

  我认为月收入1万就已经很好了。

  每个礼拜天去STARBUCKS坐上一个下午,拿着SONY VAIO,开着VOLVO,读着BIBLE吧。

  没事泡吧,钱总是够花。

  以中国的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来看,年收入6万-8万就应该算中产阶层了。

  不愁没地儿住,天天能吃上肉,能负担双方父母4个老人,就是中产了。

  何为中产

  网上回答 啥样都有

  走“橄榄形”路线,这就不禁让人发问,你中产了吗?而这样的帖子,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浮出水面时,也张贴在了各大网站。

  有人干脆给“中产生活”来了个总结:中产者是这样生活的:三分之一以上月收入过万;开着日本轿车; 住着明星楼盘; 使用国际品牌笔记本电脑办公; 用苹果或诺基亚的智能手机; 经常出入于中国大饭店、北京嘉里中心、上海新锦江大饭店这样的豪华酒店; 无论是购物还是娱乐,都习惯刷卡消费; 最向往的旅游地点是法国、东南亚以及东部非洲。

  不难发现,民众对中产阶层的议论纷纷,主要还是因为中产阶层并没有一个权威标准让大家都来称一称自己。而国外界定中产阶层,是从财富、权力和声望三个指标来衡量。

  我专家称 年薪8万到12万

  社会学中,庞大的中产阶层一直被作为现代民主、富裕、发达社会的人群结构特征。而学术界一般认为,如果一个社会中产阶层占据主流,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稳定、理性、建设、务实,有利于推动建立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公平、公正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

  那么,如何定义中产,记者采访了三位国外知名专家,对于中产的概念,答案相同:“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美国乔治敦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盖保德接受采访时称,中产阶层这一概念在中国它似乎意味着城市的概念,但是如果从收入和消费的最高或是最低来定义中产阶层的话将是非常困难的。同时中产阶层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相对于其他人口的收入水平来说的。

  哈佛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主任德怀特·帕金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产阶层这一概念在任何国家都难以定义,在中国也如此。不过,他向记者表示:“我认为中国的中产阶层规模少于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据传2005年国家统计局城调队历时4个多月、发放问卷30万份,首次为“中产”划下了这样一条数字化的底线:家庭年薪6万至50万元。

  而苏海南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如今的中国,年薪8万至12万可以算是中产阶层。

  未来十年

  中国人的收入将持续翻倍

  虽然中产占我们人口比例还不大,但是这并不能阻挡其发展势头。而且中国人“翻薪”是指日可待的。

  盖保德告诉记者,中国中产阶层的地位似乎等同于20世纪70年代的韩国。“他们能够对新的住房选择做出自己的决定,能够承担得起私人的交通工具,能够休假旅行。”

  他说,中国商品和服务总产出增长得非常迅速,中国正常的工人收入和消费水平自然而然地将会得到提升。甚至这一增长速度很有可能快于GDP的增速,以弥补过去数年来相对较低的工资增长。

  对此,帕金斯也说,中国人的收入大体来说每8到9年翻倍一次,如果中国以这样的速度发展,那么未来十年内,中国的收入将持续翻倍。尽管居民家庭收入并不如GDP增长那么快,但是现在的增长速度已足以实现完成翻倍这一目标。

  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根森对中国的情况则更为看好,他认为中国工人的收入增长速度现在要快于GDP的增长速度,而未来五年内将翻一番。

  乔根森说,如果中国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将会使更多人获得“中产阶层”的社会地位,而更多人将因此摆脱贫困。收入的增加也将从沿海扩展到内地。(据人民网)

    上海大众总经理刘坚等4人

    在敦煌遇车祸身亡


  【新民网·独家报道】7月18日,上海大众总经理刘坚、公关总监曾家麟以及随行共四人在甘肃敦煌发生重大车祸,不幸全部罹难。19日,新民网记者从上海大众了解到,四人确实在敦煌发生了意外,目前上汽集团总裁沈建华等已赶赴当地。

  据悉,上海大众正在当地举行大众品牌经销商会议,刘坚等4人是前去参加会议的,目前所知,刘坚等四人乘坐的车辆是与一辆土方车相撞。

  刘坚原为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于2007年10月接任陈志鑫担任上海大众总经理。 (新民网记者 沈戬)

  附:刘坚简历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1964年9月出生,高级工程师,硕士学位。

  1986年7月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同年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参加工作。从1986年到2001年在上海大众的产品工程部试验科、电器科历任工程师、股长、科经理。在这期间,他参与并负责了桑塔纳(报价 图片 参数)3000的电器零部件系统的开发工作,以及帕萨特(报价 图片 参数)B5、POLO的电器零部件国产化工作。2001年11月起历任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2003年12月起任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同时兼任上海法雷奥汽车电机雨刮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博泽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上海德尔福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上海李尔实业交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阿文美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7年10月,刘坚任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会董事、总经理职务。

    上海世博局

    将向游客免费发放2500万把扇子

  7月18日,世博园内一位小游客将头放在喷雾旁边降温。当日,申城最高气温超过35℃。 早报世博记者 张栋 图

  昨天是申城出梅第二天,高温便迫不及待赶来申城“报到”了。昨天13时35分世博气象台率先拉响高温黄色预警,13时5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也拉响了全市层面的高温黄色预警。至午后,气温飙至巅峰,世博园区世博气象站的最高气温定格于35.8℃,代表全市标准气温的徐家汇最高气温也达到了35.2℃,这也是申城自本月17日出梅后的首个高温日。

  未来4天仍有35℃

  今天起申城将正式“入伏”,迎来长达30天的“三伏天”,气象台预计,本周高温天气还将持续,今起4天仍以晴到多云的天气为主,最高气温可达35℃~36℃,最低气温也可达27℃~28℃。市民和世博游客还需及时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并注意夏季饮食安全。

  56个服务点配防暑用品

  为给游客防暑降温,世博园区有关部门多管齐下,遮阳棚、遮阳伞、电风扇、喷雾设备等营造出一片片清凉之地。上海世博局参观者服务中心主任钱伯金表示:“炎热的夏天到来,我们将尽量为参观者提供更细致化、更人性化的服务,尽可能地创造舒适的条件,让游客更好地参观世博会。”

  事实上,从7月初开始,世博园区已经不断有一些新措施,为游客防暑降温,比如,世博园内56个服务点都配备了消毒水、花露水、清凉露等防暑降温用品,如果有游客需要,可随时免费向他们提供。

  目前园区还从设施和服务功能等多方面着手,为参观者提供充分的防暑降温设施和信息。进入夏天以来,园区57块电子显示屏每天随时显示、更新当天的气温、暴雨等信息,提醒参观者注意防暑。

  在医疗救护方面,世博局在人流较大的7个出入口外广场各增加了1个医疗点、增配了5辆急救车和13辆救护车。

  园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也随时为参观者提供人性化的及时服务和提醒。游客在各热门展馆排队动辄一两个小时,有时没法离开队伍喝水、上厕所。世博局有关服务部门要求,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应尽量设法为游客服务,比如为游客接饮用水等;如果发现有游客出现中暑状况,及时将其送到最近的服务点休息,或送到医疗点接受治疗。

  扇子折凳免费发放

  记者昨天获悉,目前,世博局将收到2500万把扇子,这些扇子由3家企业购买,免费捐赠给上海世博局,扇子上印刷着文明观博的温馨提示,将由世博局在以后的高温天气里免费向游客发放。

  “我们筹备这次为游客‘送清凉’的活动有一段时间了,扇子都是企业以公益的形式捐赠的,希望能为参观者带来一些清凉。”上海世博局参观者服务中心主任钱伯金介绍。

  不少游客在进入园区之前,都会特意准备一只轻巧并方便携带的折叠凳。在漫长的排队过程中,一个小凳子的作用不言而喻。为了方便那些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游客,交通银行与世博会高级赞助商上海新世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了“爱心传递公益折凳派发”活动。活动发起者设想,通过在园内随机派发折凳,方便观博游客。而获得者使用过后,又可以将折凳转交给其他有此需求的游客。这样,折凳便成为园区内的公益品,被传递使用。而这种折叠凳将向游客随机派发,总量共将达到20个把。

  喷雾可使环境降5℃

  喷雾是上海世博会上大规模运用的降温“法宝”,根据测试,在炎炎夏日中,人造喷雾可以使环境温度降低5℃。

  据了解,在西班牙、日本等国家举办世博会时,都曾经使用过喷雾降温这一技术,它已成为了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室外降温方法。目前,上海世博会园区内所有的高架桥下都已经安装了喷雾装置。同时,包括沙特馆、日本馆、美国馆等40余个世博热门展馆的排队区域也已经安装到位,降温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为进园游客提供了低碳环保的降温体验。

  遮阳棚增加电扇、冰块

  热门场馆的排队区是游客中暑的高发区域。目前,世博园区内增加了近10万平方米的遮阳面积,其中包括了遮阳伞和遮阳棚,它们相当程度地减少了游客暴晒在骄阳之下的几率。通风和降温当然少不了风扇的帮助。在排队区域大大小小的风扇为夏日观博的游客解决了不少麻烦。现在,许多场馆排队区遮阳棚的内部都装上了小风扇,而在一些公共休息区的座椅前,也能看到竖立着的风扇为游客们消暑降温。

  除了遮阳棚里的小风扇外,冰块也是一个抗高温的好方法。

  每当气温超过35℃时,园区就会在热门场馆的排队区域放上成箱的大冰块,当风扇吹过这些大冰块表面时,就能带来温度较低的凉风,进一步降低了排队区的温度。

  考核绿豆汤加工企业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园区内的餐饮零售供应也在进行调整。眼下,世博会组织者已要求伊利集团在园区内推出冰沙类的清爽型冷饮。消暑效果极好的绿豆汤也有望在园区内售出。

  园区商业管理服务部部长林声勇说,随着天气日趋炎热,游客对饮料、冷饮的需求不断上升。进入6月,园区增加约80辆流动售货车,这几乎是开园首月流动售货车数量的一倍。

  眼下,世博会组织者已经在与伊利集团商榷,要求其在近期推出一些冰沙类的冷饮。“口感清爽的冷饮更适合在炎热的天气中食用。”林声勇透露,这些新品种的冷饮目前正在报价阶段,不久之后便会在园区内出现。同时,园区商业管理服务部还在对有绿豆汤加工能力的企业进行考核,以便尽快确定园区内绿豆汤的供应企业。

  针对夏季到来,夜间入园人数增加,晚餐供应量上升的情况,园区商业管理服务部专门制定了夜间商业服务方案,要求商家延长营业时间。林声勇说,大部分餐厅都能保证在晚上10点半以前接待食客。据悉,夜间特色小吃也将推出。(据新浪网)


    中国空前区划调整行政为经济让路 

    已叫停县改市

    [提要] 近一年来,中国国内已有数个城市进行了令人关注的行政区划调整,已涉及到四个直辖市和深圳、厦门两个经济特区等最核心的城市群。“有可能在中国形成一个趋势”,中国政法大学焦洪昌教授分析。与上一轮县改市激活基层活力不同,此轮区划调整在更高行政层级,调整的目标则直指行政为经济让路。十多年前,国家叫停了席卷全国的“县改市”运动…[我来说两句]
第1页:空前区划调整指向核心城市 第2页:点状拉动会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
  景小华 李静

  在中国行政版图上,正发生的一场罕见大范围高层级行政区划调整引人注目。此轮行政区划的调整涉及四座直辖市和深圳厦门两个经济特区等最核心的城市群,而此轮行政区划调整的目标则直指行政为经济让路。

  空前区划调整指向核心城市

  7月1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同意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同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扩容,范围从原来的罗湖、福田、南山、盐田4区扩大到全市,特区面积增加5倍。而厦门经济特区也在7月1日扩大到全市,面积增加了11倍。

  早在6月18日,就有消息称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只不过那时人们还没意识到新区的成立只是此轮调整的第一步。前后对比,调整已涉及到四个直辖市和深圳、厦门两个经济特区等中国最核心的城市群。而这还不是全部,系列行政区域调整还涉及如沈阳市沈北新区等全国多个中型城市。

  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劲松对此分析,与上一轮县改市激活基层活力不同,此轮区划调整在更高行政层级,但是政府要在调整中心城市区划同时,考虑如何继续维持基层的积极性。

  此前曾叫停席卷全国的县改市

  在今天这轮规模庞大的区域行政范围调整前,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曾经席卷过一轮规模浩大的县改市运动。

  “人们正努力把‘县’字掀掉,宛如丢掉一顶破帽子。”有关媒体当时报道称,据民政部公布的数字,1949年全国仅有设市城市136个,1995年已设市622个。到2000年全国设市城市已接近1000个。

  13年前,这股县改市的风潮正盛之时,国家下了“禁改令”。全国盲目县改市、区,有官员分析道,因为“县改市”带来的好处还不单体现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改市后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城市建设费用;在编制上市比县可以多设一些机构,多安排一些职务和人员;各类公职人员在县改市后可增加工资补贴或适当调高级别等。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吴迎新教授说,在一个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产业集群、城市群等过渡形式,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对于区域内的产业圈,政府必然会给予一些促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及使相应的资源配套。行政壁垒的打破,将进一步为企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利好。(据搜狐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