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单纯技术引进,到眼下整合国际资源为我所用,一拖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积极制定寻求国际合作的发展战略。
“中国一拖正在考虑和全球范围的先进产品、技术、资本等进行全方位合作,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包括大马力拖拉机、先进农机具在内的合作伙伴。”不久前在河北廊坊召开的全国农业机械化高峰论坛上,中国一拖副总经理王克俊对外透露。
其实,中国一拖积极实施寻求国际合作的发展战略由来已久。
与菲亚特的“姻缘”
在一拖新闻中心,记者见到一幅珍贵的彩色照片。
照片摄于1985年6月7日。当天,中国和意大利关于拖拉机合作项目议定书在北京举行签字仪式。照片中的几位老外,分别是意大利菲亚特集团国际关系部总裁和菲亚特拖拉机公司总经理。
当时,根据我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的需要,一拖从意大利引进了菲亚特先进的轮式拖拉机技术。
在引进过程中,一拖坚持硬件和软件相结合,以软件为主;引进和消化吸收相结合,以消化吸收为主。很快,一拖就研制生产出了第一代“东方红”大轮拖,被有关专家称为“使我国拖拉机生产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缩短了20年”。
1998年,一拖建立大轮拖生产基地,加快了对国际先进技术的二次创新。
“20年实现了从零部件到整机的百分百国产化,很多人都熬白了头发!”中国一拖副总经理郭志强感慨地说。
20年持续消化吸收和持续创新改进,一拖形成了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适应中国国情的系列产品,并由此掌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轮拖技术,形成了从柴油机、车桥、变速箱、覆盖件等关键零部件到整机产品的全面领先优势,搭建了中国大轮拖产品的技术平台。
如今,中国一拖生产的东方红大轮拖不仅是可以全系列覆盖60马力到200马力功率段的大轮拖品牌,也是国内最畅销和保有量最大的大轮拖产品。
2008年10月,在第12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当时国内最大马力拖拉机——东方红2884闪亮登场,这正是一拖整合国际资源自主研发的一款高端产品。
实现“动力换挡、卫星导航”的大轮拖
在中国一拖技术中心研发三部,高级工程师冯春凌打开电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00马力动力换挡大轮拖的三维图像映入我们眼帘。
“一按电钮就能实现换挡,拖拉机无需田间停车;使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拖拉机实现自动驾驶;坐在装有空调的悬浮式驾驶室内,机手看报、驾车两不耽误,真正享受到劳动的快乐……”
随着冯工的介绍,这款为精准农业配套研制的当今欧洲主流机型令人充满期待。
瞄准欧洲21世纪轮式拖拉机技术水平,中国一拖正在开展新一代大轮拖产品的研制。这一次,掌握核心技术依然是终极目标。
2007年,一拖与奥地利AVL公司合作,启动促使中国大马力拖拉机更新换代的“PST项目”。“从单纯购买技术到联合研发是我们国际合作方式的一个变化。”王克俊说。
此次国际合作与以往的整机引进不同。项目“两头在外”,即“以我为主,合作开发”。利用国外智力资源,产品最先的概念设计及最后的对样机功能试验定型,均由海外研发机构在国外实施,产品核心部件和中间的生产环节则由一拖主导。
在努力掌握核心技术的同时,中国一拖还着手在全球范围内引进拖拉机整机控制技术、柴油机电控技术、传动系统无级变速技术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建立核心人才梯队。
现在,AVL公司的七八名专家定期会飞到洛阳对一拖进行技术支持。其中,60多岁的产品经理迈哈夫先生给冯春凌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曾经在世界农机行业排名第二的凯斯纽荷兰公司工作过,经验非常丰富。我们希望通过他的专业眼光,使我们的大轮拖全面挺进欧洲市场”。
目前,中国一拖与国外研发机构合作开发的200马力动力换挡拖拉机,已经完成第一轮样机试制和试验,更大功率的300马力动力换挡拖拉机也已投入试制。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必然带来全球市场、产品、技术、人才、资本、资源、信息等一体化,这对每一个农机企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个农机企业都应该用全球的眼光来考虑企业的发展和定位。
中国一拖董事长刘大功认为,必须顺应当今国际产业结构向知识、技术、服务密集的方向调整的要求,大力推进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服务业的转型。他强调:“对这个重大战略问题认识的早与晚,推进的快与慢,效果的好与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本报记者 赵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