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民众在华盛顿国会山前举行原油泄漏事件抗议活动。(新华社发)
|
|
奥巴马与卡梅伦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发) | |
英国石油公司由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以及被怀疑就释放洛克比空难制造者进行游说而饱受美国朝野批评,卡梅伦首次以英国首相身份访问美国,试图借此次访问平息这一重要盟友的愤怒,以修复遭遇麻烦的英美“特殊关系”。
美国总统奥巴马20日在白宫会见到访的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此次美英领导人会晤的主要议题是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洛克比空难”肇事者获释问题和阿富汗局势。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这些“桌面议题”,隐藏在“桌面下”的是两国领导人寻求对美英“特殊关系”进行修理。
在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两位领导人重申了两国之间的“特殊关系”,试图消除外界对于双边关系不如以往的猜测。
“特殊关系”遭遇麻烦
本次访美是卡梅伦首次以英国首相身份访问美国。舆论认为,访问有助于恢复美英两国领导人之间传统友好关系,但对于重新平衡英美“特殊关系”没有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
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责任重大,而且被指在“洛克比空难”肇事者获释问题上扮演“推手”角色,美方对其极为不满。因此,卡梅伦此访的基调已基本被定性为“灭火之旅”,即向美国政府和立法部门阐述英方立场,以保护英国和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国的声誉和利益。
虽然英国石油公司几天前已宣布将墨西哥湾海底漏油油井成功封住,但舆论认为,在漏油得到控制后,奥巴马政府将着手与这家公司清算美方损失。
卡梅伦政府明确表示,释放“洛克比空难”获罪者、利比亚人迈格拉希是个错误。但美国国会参议院下周仍将就迈格拉希获释一事举行听证会。舆论认为,这两起官司不仅直接影响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利益,也将损害美英“特殊关系”。
“特殊关系”面临微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率先以“特殊关系”来界定英美两国之间紧密的政治、文化和历史联系。此后,这一概念一直被两国政界和国际关系理论界沿用,以形容美英盟友关系。不过,当今国际形势的发展已从客观上要求两国决策者对这一关系进行微调。
就美国而言,同英国的“特殊关系”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已经明显下降。就英国而言,长期奉行“亲美远欧”的政策极大地削弱了自己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
去年11月,奥巴马出访亚洲四国时公开表示,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平洋总统”。言外之意,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已经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而率领保守党重返执政舞台的卡梅伦则表示,他将“重新平衡”英美关系,英国不该再畏惧对美国说“不”。
但是,美英“特殊关系”作为“跨大西洋关系”的基石以及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事实上,大半个世纪的携手共进已使美英关系成熟到能够“消化”彼此分歧的阶段。
“特殊关系”仍将维持
在调整“特殊关系”问题上,华盛顿的决策者们不会忽视下列事实:英国是联合国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英国在涉及美国安全的所有重大战略问题上几乎从未发出过“第二种声音”;英国在伊拉克、阿富汗战场付出了仅次于美国的巨大牺牲……
此外,在美国的“大棋局”中,英国将继续成为应对“欧洲一体化”的一枚重要棋子。
尽管卡梅伦希望在任内对美英关系进行“重新平衡”,以强化英国对外政策的独立性及国际事务的影响力,然而由于英国在“特殊关系”结构中的地位短时间内难以由“从属”过渡到“对等”。
声称决不“盲从”美国的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表示,英国将积极参与欧洲事务,致力于提高欧盟的世界地位,而英美“特殊关系”也将继续存在。英国和美国始终是对方最重视的合作伙伴,但这种选择并不对欧洲构成竞争。
双方谈到阿富汗撤军问题时,卡梅伦表示,他希望英国目前在阿富汗的大约1万名军人于2015年撤出,他认为这一目标是“现实的”。目前英国在阿富汗的驻军数量仅次于美国。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