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问及“中国现在最大规模的事情是什么?”十有八九会答曰:“城市化。”日前,在上海世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论坛上,专家学者达成一个共识,即视城市为“充满活力、可‘感知’的‘生命体’”。城市既然是一个“生命体”,那它就会有健康的问题,或言之,它可能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生病”。
同质化的模式,使城市少了“灵魂”。每个城市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或激情澎湃,或坚忍不拔,或自信淡然,或素妆典雅……城市的灵魂尽显于其不同的个性。检视当下的中国城市,互相抄袭,彼此模仿,三线看二线,二线看一线,只有楼房高矮、汽车多少、道路宽窄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迥异。上海大学一位教授曾在课堂里做了一个恶作剧式的试验:在某座城市的影像中插入另一个城市的片断,学生们竟然无人察觉,缘于千城一面,似曾相识。2003年开始,一场中国城市特色危机的大讨论席卷全国,截至去年,参与论战的文章多达40余万篇,其观点大都取批评态度。无怪乎,英国《卫报》称:“中国是一个由一千座雷同城市构成的国家。”这场论战惊动中南海,仅2006年,国务院领导就城市特色危机问题作了两次批示,可见,此“病”不轻矣!
城市患有“洁癖”,大凡旧街区、老房子一拆了之,连具有文物保存价值的名人故居也给“老城改造”让路。霎时,城市够“现代”了,但是,人们再也无法认清它的“年轮”了。一些建筑、一些街区,经过沧桑变迁和岁月侵蚀,它们确实显得“老”了。然而,那一座旧寓、一段残墙、一眼古井、一弄小巷,都变得异常珍贵,甚至一片石、一块砖、一棵树,一个不经意的弯角,都记载着许多岁月的记忆,在它们身上留存着这座城市令人熟悉的历史表情。
“软体危机”是我国当下城市的又一重症。不敢掠美,这是由台湾已故散文大师张继高“把脉诊断”的。20世纪90年代,台湾经济腾飞,他却撩开繁荣昌盛的面纱,看到了诸如管理水平落后、交通秩序混乱、电视节目低俗、生态环境恶化等“软体危机”,并向政府和市民疾呼:在“硬体进步”的同时,必须远离“软体危机”!是啊,宽阔便利的交通,能容忍违章的人车和混乱的秩序?文化多元的电视广播,能充斥内容低俗的娱乐节目?美似花园的小区,能由落后的物业管理来担当?霓虹灯闪烁的街市,能满目乱脏差的景况?衣着时髦的市民,能时时显露生活的陋习?亮丽的市容,能蒙上一层灰色的气雾,令人看不到蓝天、青山、绿水?陷于“软体危机”的城市是难以冠上“现代化”的,哪怕它的“硬体”设施再一流。 (选自《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