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谁有那么大的本事,居然能在北京故宫保和殿高近30米匾额上留下“到此一游”字迹,究竟是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所为,还是无所不能的“外星人”的杰作?是故宫工作人员的“以权谋私”,还是游客高科技手段的遥控而为?各界众说纷纭,颇为热闹。不管怎么说,30米的高度,绝对可以冠之以建筑物最高的“到此一游”。
中国不仅是旅游大国,也是题写“到此一游”最多的大国,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因而,说到“到此一游”之最,我们可以有很多联想,也值得一提。
规模最大的到此一游。秦始皇建立帝国之后,登游泰山,率文武百官、 千军万马,加上扈从仪仗、内外命妇,车乘连绵数百里。还征集民工数万,在泰山大兴土木,修“封祀坛”、“登封坛”、“ 降禅坛”,并立巨碑,颂自己统一天下功德,记“到此一游”盛事,自吹自擂,惊天动地。可是没想到,“坑灰未冷山东乱”,没过多久,二世便灭亡了。
价值最高的到此一游。古往今来,游滕王阁的人千千万万,留下到此一游笔迹的人也不计其数,唯有王勃的“到此一游”最有价值。王勃的《滕王阁序》,字字珠玑,美不胜收,为滕王阁捧场、延誉,美文不胫而走,佳句传遍天下。阁因雄文而名,楼因奇人而胜,名胜与美文相得益彰,成为千秋佳话。
数量最多的到此一游。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周游最广的一个皇帝,也是留下“到此一游”最多的君王。平心而论,老头子的书法不错,工整、稳健,拿得出手,诗词歌赋也不无造诣,且又极为自负,喜欢炫耀,难怪他走到哪里就喜欢在哪里题词、题名、题诗。因为写的太多、太滥,以至于今日那些“到此一游”的制造者都被讥为“乾隆遗风”。
最伤心的到此一游。陆游游沈园,无意与前妻唐婉邂逅,伤感至极,无以排遣,于是写下著名的《钗头凤》,字字血,声声泪,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愤。唐婉读后百感交集,肝肠寸断,含泪和《钗头凤》一首,绝望凄楚,催人泪下,此后竟郁郁寡欢,怏怏而卒。
最谦虚的到此一游。一世狂傲的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以记“到此一游”,因见楼上题有崔颢的名作《黄鹤楼》,读之再三,赞叹不已,又自度难超崔颢,便心悦诚服,为之敛手,不由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一辈子从不低头示弱的李白,终于有了一次可爱而难得的谦虚之举。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个笑话。某游客在寺院高墙留诗一首,以记“到此一游”,被另一游客讽刺:“多时不见诗人面,一见诗人丈二长。不是诗人长丈二,缘何放屁在高墙?”妙哉,不妨抄录以赠故宫保和殿匾额上留下“到此一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