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月15日。茅台镇。
一支神奇的军队出现在这里,红色的军旗上书写着“中国工农红军”字样。尽管装备简陋,衣衫褴褛,但士兵们的眼里,仍流露着理想主义者特有的坚毅——这是中央红军先头部队。
这支队伍特别的精神气质以及对穷苦人的关爱,令茅台人一下子产生了亲切感。红军驻扎茅台镇期间,当地群众抬着肥猪和大坛的茅台酒,到红军总政治部慰问红军。
后来被尊为“国酒之父”的周恩来问士兵,你们知道这是获得巴拿马金奖的茅台酒吗?
红军将领深知茅台酒的特殊价值。抵达茅台镇次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主任李富春即联署发文——《关于保护茅台酒的通知》:“……私营企业酿的茅台酒,酒好质佳,一举夺得国际金奖,为人民争了光,我军只能在酒厂公买公卖。对酒灶、酒窖、酒坛、酒瓶等一切设备,均应加以保护,不得损坏。望我军全体将士切切遵照。”
从最高统帅毛泽东到普通士兵,都严格遵守这个规定。毛泽东派警卫员陈昌奉、朱德派工兵连长王耀南、周恩来派警卫员魏国禄一同去买酒,用4块银元买了两竹筒茅台酒,慰问将士。
在缺医少药的红军中间,茅台酒成了疗伤治病的灵丹妙药。历史资料显示,中国大多数开国元勋,都曾在那时经过茅台镇。美酒河畔的短暂停留,成为了他们一生中的重要记忆。
据时任中央秘书长的邓颖超回忆,“红军长征,一路封锁,缺医少药,死伤很多。路经茅台镇,周总理告诉大家,我们不是来喝茅台酒,而是利用茅台酒疗伤的。于是,所有茅台酒都用来代替红药水、紫药水给士兵擦伤口……”
多年后,那些忠勇的将士们作为开国元勋,南征北战,不仅建立新中国,也让这个古老国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并在中国历史上推动了一场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历史的机缘,让茅台酒在这些开国者艰难的奋斗历程中,留下了特殊的印记。
“红军能顺利到达陕北,茅台酒立下了很大功劳。”多年后,邓颖超这样评价说,“周总理一直希望茅台酒能扩建增产,就是希望所有的人民都能感受到茅台酒的好处。”
昔日的红军将领,有很多人终生保留了对茅台酒的喜爱。在他们的生命中,茅台不仅是美酒,更是一段无法忘却的记忆。
这种特殊的记忆,为茅台成为中国的国酒,注入了无可替代的基因。
1949年12月6日,中国外交史上的第一步:毛泽东前往苏联商谈两国协议和条约。在带给斯大林的礼物中,除了浙江的龙井茶、湖南的湘绣被面,还有茅台酒。
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把茅台作为礼品赠送给了许多的外国领导人。
1954年,周恩来总理带队出席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参加国际性会议。会议期间,周总理不失时机利用茅台酒展开外交攻势,招待各国友好人士。事后,周总理感慨,新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胜利,“两台”立下汗马功劳。“两台”,一指“贵州茅台”, 一指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尼克松访华,茅台酒再次亮相,以至于这位卸任元首在回忆录中不断提及。在后来的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及近年两岸会谈等共和国政治、外交、经济活动的重大时刻,国酒茅台一如既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红军长征、开国大典、中美建交、中日建交、香港回归……一系列与中国命运有重大关系的关键词,都成为茅台发展轨迹上的关键词。
辉煌,荣耀,在茅台酒中沉淀下来。一如孕育茅台美酒的赤水河水,融进茅台的血液,发酵、升华,散发出阵阵幽香。一次又一次,茅台见证了改变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向世界释放出越来越强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作为国酒,这是使命使然,也是使命归宿。
天意从来高难问。或者,可以说,是历史选择了茅台。 (余凌 吴言)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明日《洛阳日报》。
国酒茅台洛阳特约经销商:王城糖酒有限公司 团购热线:63972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