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综 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55年前的援助,洛阳不会忘记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9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1955年10月1日,国家安排在洛阳的7个重点项目之一的一拖动工建设,这标志着新中国洛阳工业的肇始。当年,作为新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东北、上海给予洛阳大力支援——
55年前的援助,洛阳不会忘记
本报记者 王继辉
  一拖厂址原始地貌。
  一拖奠基仪式。
  一拖落成典礼。(资料图片)
  史料记载:洛阳刚刚解放时,全市共有工业企业282户。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不足7万。

  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国家决定把7个重点项目放在洛阳。今天的一拖集团公司、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开建。

  “八方风雨会中州,千军万马战洛阳。”洛阳工业大建设,使洛阳的城市人口到1957年底猛增至52.9万,成为当时仅次于上海、广州、北京、武汉的大城市。

  他们,

  全力支援洛阳大建设

  在洛阳工业项目建设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万学生、工人、干部组成建设大军,他们用铿锵的打桩声,唤醒了涧河以西沉睡的土地。

  资料显示:仅1954年1月至11月,洛阳市就调入干部6989名。建设工人中有解放军建筑第八师和上海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全部人员,普通工人省外调入1100多名。

  1955年10月,兴建一拖的消息经新华社报道后,工厂收到了2600多封慰问信;黑龙江桦川县一个村庄的农民把节省下来的500多公斤大米送到工地;南阳群众把28吨木炭一捆一捆从山上背下来,送到洛阳以解企业燃眉之急;徐州送来1万多吨耐火土和砖石块;全国成千上万的“红领巾”把拾废物换来的钱寄到洛阳……

  当时的一拖党委书记兼厂长杨立功在落成典礼上说,在建厂过程中,有140多个厂矿为一拖培训干部和工人,150多个厂矿给一拖提供设备和材料。

  洛轴建设期间,全国15个省、市为洛轴选调技术工人2089名;哈尔滨轴承厂、瓦房店轴承厂把最优秀的技术骨干输送过来;全国93家工厂为洛轴制造设备,105家工厂提供建筑材料和生产材料。

  为了支援洛矿建设,当时的上海重型机械厂、大连起重机厂、沈阳机器厂、第一汽车制造厂支援了大批技术骨干。大连起重机厂的第一机械车间有员工300多名,调到洛矿1/3。洛矿投产时,中层业务干部、技术骨干全部来自东北、上海。1970年洛矿扩建,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械厂支援了200多名技术工人。

  他们,    变成了洛阳人

  洛阳的建设者来自四面八方。他们中不少人都是被敲锣打鼓欢送来的,告别了难舍难分的乡亲和繁华的都市。他们一进工地,就换上粗布装,与普通探墓工人一起工作。

  曾任洛矿副厂长的李治邦当年在大连起重机厂第一机械车间当工人,1956年7月9日接到厂里通知时刚刚结婚,7月17日就赶到洛矿。他当时的全部家当是一个柳条包、一床铺盖。在现在的洛阳东车站下车,看到的多是土路,洛阳跟小县城一样,他心里不禁有点寒。

  李治邦说,他们住在简陋的招待所,吃食堂。这还算好的,后来的外地人,由于招待所不够住,都在老城区搭工棚住,每天往工地赶。

  李治邦后来把新婚妻子接过来,当年到大连的硬卧车票是30元,但他们整整8年没有回老家。

  曾任洛矿安技处副处长的王德成当年在大连起重机厂铆焊车间,车间将近400人,来洛矿的就有60多人。王德成说,当时都是组织上抽调的,大家觉悟都很高,没有听说抽调谁不愿来的。

  有意思的是,当时抽调时,厂里特意宣传洛阳物价低的优势,举例说鸡蛋很便宜。来之后,他们发现5毛钱就能买一大兜鸡蛋,果然便宜,不过生活条件和大连没法比,做饭烧的是煤灰,那时候大连普遍用无烟煤了。

  项目筹建初期,涧西还是一片庄稼地,没有房屋,建设者只能栖竹棚、住窑洞、睡地铺。洛阳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很多从上海来的工人被冻伤手脚。

  建设时期实行的是供给制,后来拿低工资,既没有奖金,也没有加班费。每天工作时间远不止8小时,不少时候需要昼夜奋战,但广大建设者工作热情高涨。

  当时,洛阳市场上的生活日用品匮乏,除了人们正常的必需品外,连给外国友人供应的面包,也得专程到郑州采购。

  当年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洛阳古,洛阳土,洛阳的生活苦又苦。白天走路像摸黑,夜间电灯像蜡烛。”

  他们,

  为建设者服务

  “一五”期间,洛阳大建设除了要确保物资供应外,还要有相应的商业网点为建设大军提供配套服务。那时洛阳商业网点主要集中在老城,为远在10公里外的建设大军提供服务力不从心。

  大建设开始后,我市陆续在涧西区建设了国家市场、704工地市场、703工地市场、河南市场等,其中不少市场的营业房是四面透风的芦席棚。后来,我市分别在704工地市场附近和如今的景华路、太原路交叉口附近各建设了一个占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大型市场,但这些大型市场缺乏商业企业的支撑。

  1955年,我市前往上海、广州等商贸业发达城市,动员这些城市的国有商业企业和私营商户内迁洛阳,支援洛阳的工业建设。到1956年,上海、广州等地累计有商户3500家和88个商店的2000多名职工响应号召陆续来洛,其中有广州食堂(后改称广州酒家)、永余照相馆、万氏照相馆(后改称人民照相馆)、三友理发店、上海理发店、红光照相馆、上海旅社等。

  有关方面将部分上海内迁商店安排到704工地市场所在的市场里,故将该市场称为“上海市场”;将部分广州内迁来洛的商业企业安排在如今景华路与太原路交叉口附近的市场里,故将该市场称为“广州市场”。

  上海市场百货大楼退休职工林静回忆说,他和老伴都是上海人。当时上百80多名职工,2/3是从上海、广州来支援洛阳建设的外地人。

  正是这些外地人的大力援助,才打造出了一个新洛阳。

  1955年10月1日,一拖动工建设,这标志着新中国洛阳工业的肇始。值此55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分赴东北、上海等地,到相关老企业探访,追寻55年前的支援。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