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2版:深读周刊·非常阅读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瞧瞧,秸秆就这样成了宝
看看,护航编队如何对付海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10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瞧瞧,秸秆就这样成了宝
本报记者 孟山 文 高山岳 图
  近段时间,全市开展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使我市的空气质量明显改观。怎样在禁烧的同时变废为宝,使秸秆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我市政府部门和一些企业对此不断地进行着有益的尝试。

  秸秆综合利用让企业找到商机

  位于伊川县朱村工业园区的洛阳新豫能源有限公司,占地50多亩,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从事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在这里,农作物秸秆被变废为宝,成为生物能源和肥料的主要原料。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6500多万元,由当地企业和新加坡一家生物能源公司共同合作。去年6月,项目动工建设,将于今年年底竣工投产。建成后,该公司可消化伊川县境内6万多亩农田秸秆。

  那么,秸秆到底是怎样转化为生物能源的呢?记者在新豫能源有限公司找到了答案。在该公司院中,10多个巨大的金属罐矗立着,这是秸秆质能的重要“利器”——厌氧发酵罐。从田间运来的秸秆,经过预处理后,秸秆的木质结构和纤维结构被充分破坏,随后被送进厌氧发酵罐中进行化学发酵。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沼气将通过管道送往提纯车间。燃烧值较低的沼气经过提纯和深加工后变成了燃烧值较高的天然气,然后灌装送往各地。天然气还仅仅是该公司产品中的一项。宋克强说,公司正式投产后,除了每年能生产873万立方米天然气外,还能将发酵罐中剩余的沼液和沼渣做成优质的有机肥提供给花卉和林果种植户。公司的第三个产品是无形的,那就是每年可产生13.2万吨二氧化碳的减排指标。

  普通人眼中的废物秸秆,在新豫能源有限公司一年能产生多大价值?宋克强为我们算了一笔账:有机肥和天然气两项产品一年能产生2200万元的价值,而销售二氧化碳的减排指标每年也能有900多万元进账。“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个市场,今后的一段时间,向外输出技术和建设工厂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业务”。据悉,来自东北、山东、江苏以及省内的20多家企业已经上门寻求合作,该项目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秸秆综合利用让农民从中受益

  与宋克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汝阳县内埠乡的王康千,他建立的汝阳县拓展秸秆制品有限公司,不仅消化了当地数量可观的废物秸秆,也让从事秸秆贩运的村民得到了实惠。

  投资300万元兴建的汝阳拓展秸秆制品有限公司,在立项之初便得到了内埠乡政府的大力支持。 该项目共有两条秸秆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能力20万吨左右。通过装备的国产第四代秸秆成型机,对粉碎后的生物质秸秆进行挤压、碾切、成型等工艺后,使其结构破坏、密度增加,成为生物质燃料。在该企业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了最终产品——直径3厘米、密度极大的秸秆棒。这些秸秆棒将主要提供给附近的热电厂以及普通农户使用的气化炉做燃料使用。

  拓展秸秆制品有限公司从今年6月动工兴建,今年9月底正式投产。恰逢秸秆禁烧的关键时期,许多农户为地里的秸秆找到了一个好归宿,而一些精明的农户甚至做起了秸秆买卖。一位老乡不仅把自己家里的秸秆全都送来,还主动到周围乡镇“联系货源”。仅贩卖秸秆,这位老乡就挣了3000多元。

  ① 汝阳农民正在粉碎秸秆。  

  ② 孟津县麻屯镇村民正在粉碎秸秆储存饲料。  

  ③ 汝阳农民卖秸秆。  

  ④ 在汝阳县拓展秸秆制品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用秸秆加工生物发电燃料。  

  ⑤ 洛阳新豫公司大型沼气储存罐即将建成完工。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