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箕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境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
果然,纣王骄奢淫逸,最终亡国身死。为什么事态会如箕子所言,一步一步地发展下去?贪欲所致也。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是没有止境的。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卧薪尝胆,精神非凡。但他的个人品质却非常糟糕——成就大业之后,帮他筹划大计的两个功臣,文种被杀,范蠡逃跑。 此前,范蠡规劝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兔死狗烹这样的事,中国历史上可谓绵延不绝,如刘邦,如朱元璋。
第三定律:包围定律
奸臣和小人,虽为人所不齿,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王朝的灭亡,国家的劫难,往往与他们有关。鲁迅先生说,凡是“猛人”,“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围得水泄不透”。结果,“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中国之所以永是走老路,原因即在包围……” 这就是包围定律。
围绕着权力,有一个看不见的权力“磁场”。各种有所图的人都会在“磁场”中向着权力中心做定向移动,于是就有了“包围”。权力越大,包围就越厚。
第四定律:敌戒定律
人们一向把敌人看作祸害,无力者避之,有力者根除之。唯独柳宗元认为,有敌人是好事,为此,他专门写作《敌戒》一文。
中国自秦统一后的两千年,几乎一直是一国独大的局面,周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实力,可以与这个中央帝国比权量力。没有强大的敌人,失去了外部的压力,全部自然就腐化。
没有了竞争的压力,也就失去了不断创新进步的动力。
第五定律:朋党定律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党(派)争”持续不断,结党营私更是司空见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中国人常常结为宗派,十分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第六定律:黄宗羲定律
“黄宗羲定律”的内容,是关于“帝国千年以来”通过“并税式改革”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历次改革的目的都是好的,改革者的初衷,是要通过“并税”的方式减轻农民负担。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农民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倒愈益加重。黄宗羲称为“积累莫返之害”。
第七定律:五世而斩定律
当年八旗兵入关,真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太平军时期,绿营兵“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八旗兵则更加腐败无能。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老百姓的说法,更加令人扫兴。他们说,“富不过三代”。何以至此?原因有四:骄、奢、淫、逸。
第八定律:权大欺主定律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有一个难解的结,始终困扰着历代的政治家,那就是“权大欺主”。《园艺学》中有一个名词,叫顶端优势——当一棵大树中心干上的分枝高过中心干时,其生长势必强于中心干,最终取而代之。在帝国的朝堂上,当帝王与臣下权势的对比发生变化时,也会有取而代之之事发生。由此,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血腥的连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