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轴承厂20世纪50年代建立、保留至今的车间。
| |
洛轴建成投产时,哈轴抽调了400多人骨干支援洛轴,这些人成了洛轴的骨干,他们全部在洛阳安家落户,成了洛阳人,正是哈轴的无私援助成就了今天的洛轴,也造就了洛轴与哈轴的手足之情。
近日记者在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采访,提起洛阳轴承LYC轴承有限公司,人们仍然习惯地称之为:“洛阳厂”。有种说法,“LYC”就是“洛阳厂”的英文字母缩写。
难以拆分“哈瓦洛”
哈尔滨轴承厂、瓦房店轴承厂、洛阳轴承厂可以说是难以拆分。
《哈尔滨轴承厂厂志》载:“1950年10月11日,瓦房店轴承厂奉命北迁哈尔滨。在香坊区原‘天兴福’两处面粉厂的旧址上,开始建设哈尔滨轴承厂。1951年4月迁厂工作基本完成,哈轴正式成立。瓦轴的厂长、党总支书记分别担任哈轴的厂长、党总支书记。瓦轴部分留守的人员、车间组成哈尔滨轴承厂分厂。”
1952年10月,瓦轴独立。国家将生产轴承品种进行第一次调整分工,哈轴把1、2、8类大型轴承转给瓦轴。
哈轴厂志这样记载对洛轴建设的支持:“1958年,洛阳轴承厂建成投产,上级把轴承品种进行第二次调整,将4、5系列和7系列大型轴承产品转给洛轴生产。哈轴只保留一个生产7系列的小车间,为地方农业配套。从此,哈尔滨轴承厂主要生产小型球轴承、精密机床主轴承、电机轴承、军工仪表轴承。”
当时,洛轴主要承担大型轴承生产,瓦轴主要承担中型轴承生产,哈轴主要承担小型轴承生产,3家企业就像3个分厂,几十年来,相互之间称呼都是“哈尔滨厂”、“洛阳厂”、“瓦房店厂”。
1954年,哈尔滨轴承厂建立滚针工段,专门生产滚针轴承,满足汽车配件急需,填补了我国生产滚针轴承的空白。1960年,哈轴无偿转给洛轴生产。
1955年2月,哈轴副厂长金德源调洛轴工作。
1965年5月,哈轴副厂长赫修乙调洛轴工作。
1955年到1957年,哈轴为洛阳、北京轴承厂代培技术工人714人。
1954年到1964年,对洛轴、京轴、杭轴支援技术骨干、各类管理干部199人。
各自发展 实现共赢
当年,洛阳轴承厂是按照苏联模式建设的,工艺设备最先进、生产能力最强。投产时,从哈轴抽调了400多人,派往哈轴实习的洛轴人也有400多人。这些人,退休前都是洛轴的骨干。
洛轴原厂长李德贵回忆说,当年哈轴调到洛轴的数百人都是哈轴的干部、技术骨干。1954年,哈轴支援洛轴建设,从全厂抽调了20多名骨干进行再培训,先赴大连学俄语,随后赴莫斯科第一轴承厂实习。1956年5月,李德贵在洛轴联合车间筹备组工作,负责苏联援建设备的验收。
曾担任哈轴副总的刘明礼今年78岁,他回忆说,到洛轴的数百名员工没有一个返回哈尔滨的,全部在洛阳安家落户。
作为新中国最早的轴承企业,哈轴支援洛轴,人员都是组织上根据洛轴的岗位需要来确定的。当时,像热处理车间、机修车间、小型球轴承分厂技术工人比较集中,调到洛轴的也最多。有些工段,是在车间主任带领下,从工段长到一线工人,整建制地调到洛轴。
在哈轴采访,记者看到厂区已经是面目一新。哈轴现有员工7000多人,年生产能力8000万套,年销售收入逾10亿元,产品远销欧美,成为中国航空航天轴承生产基地、铁路轴承生产基地。在企业党委工作部副部长姜洪生指引下,记者找到了保留的20世纪50年代的两个老车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建厂之初的,只是地板后来进行了翻修。如今,这里是哈轴的机修车间、电机轴承分厂。
本报记者 王继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