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智荣当志愿军时的照片。 | |
60年前的今天,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在这个日子里,刘智荣的家人满怀伤痛和遗憾——3个月前,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因病逝世。在他81载的人生岁月中,朝鲜战场上的6年经历是他刻骨铭心的生命华章,而重返朝鲜战场是他一生孜孜以求、未曾实现的遗愿。临终前,老人特意交代子女,一定要把抗美援朝的经历刻进他的墓碑。
■老兵档案
刘智荣,男,生于1929年8月26日,祖籍孟津会盟。1951年入伍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任侦察兵和坦克车长,参加过十字架山、金城等大小数十次战斗,立三等功一次。1957年回国并转业到黑龙江省工作。1974年回洛,在原洛阳电话设备厂(现洛阳巨龙集团)工作至退休。2010年7月25日因病逝世,享年81岁。
抗美援朝影响他一生
斯人已逝。刘智荣的那段光辉岁月,由他的老伴王秀娥、女儿刘翠霞含泪追忆——
王秀娥至今还记得刘智荣当年入伍的时间——1951年农历五月十四。当时,他们结婚还不到半年,刘智荣22岁,在巩义一家卷烟厂当工人,听说朝鲜前线战事吃紧、孟津老家正在招兵,刘智荣满怀爱国热情,主动回乡报名参军,义无反顾地奔赴朝鲜前线。
刘翠霞曾问过父亲,就不怕死在朝鲜战场上?父亲的回答是:“去了,就没打算活着回来。”
在炮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刘智荣先后担任过侦察兵和坦克车长,参加过十字架山、金城等大小数十次战斗,立三等功一次。1957年,他才回国并转业到黑龙江工作。
朝鲜战场上的6年经历,成为刘智荣刻骨铭心的记忆。他曾经告诉刘翠霞,“战争环境最能锻炼人。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我从来都没有丧失过信心”。
临终撰写当年战事
有生之年,刘智荣最爱给后人讲抗美援朝的故事,尤其每年抗美援朝纪念日(10月25日),老人总要念叨当年出生入死的经历,念叨那些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念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最让刘翠霞感动的是,父亲在晚年特别是2006年患直肠癌后,从来没有喊过痛,而是忍着病痛撰稿并送到报社。
2006年12月19日,发表在《洛阳晚报》百姓写手版的《抓“舌头”》一文,就是刘智荣躺在病床上写的。老人文化程度不高,又在重病期间,写这篇文章花了很大力气。
老人的第二篇文章《敌后穿插战》,于2007年7月31日发表在《洛阳晚报》百姓写手版,当时,老人的病情未见好转,还在医院化疗。
今年7月13日,老人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回忆文章《智擒敌兵》,在《洛阳晚报》百姓写手版发表。当时老人已经病危,便把先前写好的稿件委托刘翠霞送到报社。他说,如果时间允许,他还有很多东西想写。文章见报那天,老人已经不能看报了,刘翠霞一个字一个字读给他听,听着听着,老人露出了微笑……
12天后,老人与世长辞。临终前,老人特意交代子女,一定要把抗美援朝的经历刻进他的墓碑。
《智擒敌兵》彰显英勇
三篇文章,成为家人缅怀刘智荣的遗物,也成为记者探寻这位已故老兵光辉历程的书证。翻开《智擒敌兵》,这位可敬又可爱的老兵似乎在我们耳边亲口“讲那过去的事情”:
“1953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金城战役,是迫使美国早日停战的一次大战。当时,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师侦察连的一名侦察员,亲历了这场战役。遵照上级指示,我们连的任务是尽快抓回敌人俘虏,进一步了解敌情。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连长决定以佯攻的战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用迂回的方法逼近敌军阵地寻找目标。经过充分准备,那天夜里,战斗开始了。在炮火的掩护下,全连战士向敌人发起了‘进攻’。敌人的机枪向我们猛烈扫射,我们隐蔽起来。连长命令:‘三排由副连长指挥在此拖住敌人,一排、二排跟我来!’我们跟着连长,悄悄地摸向敌人阵地。当我们前进了约50米时,发现敌人的地堡里传来说话的声音。连长命令:‘一排掩护,二排在地堡口埋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们一直守到凌晨两点多钟,仍没有任何动静,战士们都等急了,连长更焦虑:难道敌人一夜都不出来?
“不一会儿,有脚步声传来,我们瞪圆了眼睛,只见两名敌人鬼头鬼脑地出来了。连长手一挥,我们一拥而上把敌人摁倒在地,用破布塞住了他们的嘴。其中一人竭力反抗,我用绳子套住他的脖子,连同双手也捆上,两个俘虏乖乖地被我们押了回来……”
单是这一次小小的“智擒敌兵”,已经让人领略到当年战事的惊险和志愿军的英勇智慧!
期盼代父重返朝鲜
本报推出“洛阳老兵重返朝鲜”大型系列报道以来,刘翠霞每天都在关注,经常看得潸然泪下。
“‘重返朝鲜’,这是父亲生平最渴望得到又不曾料想的消息!要是父亲还在,他该多高兴啊,有生之年再回朝鲜去看看,是他一辈子的心愿!”
刘翠霞说,她非常希望代替父亲再到那片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完成父亲未竟的心愿,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她甚至和母亲商量好了,如果条件允许,她想把父亲的骨灰取出一部分,带到朝鲜去,撒在父亲当年战斗过的地方,让他和那片念念不忘的土地永远融合在一起……
本报记者 邓德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