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杭州市区的拱宸桥小学近日推选大队委员,校方开通网络投票,不想引发了一场“拉票”、“刷票”大战——短短两天半时间,25位小候选人都获得了远高于学校学生总人数的票数,3/4的孩子票数超过10倍,“冠军”票数放大近70倍。
令人瞠目结舌的票数,离不开家长们“海内外总动员”的助推。尽管网投结果并没有影响到实际竞选结果,但其间折射的功利性教育等社会心态再度引起社会关注。有人士指出,尤需警惕“官本位”思想对“童心”的渗透与侵蚀。
孩子要竞选,家长忙“拉票”
拱宸桥小学2010年秋季的大队委员竞选开始于10月,在中队推选、现场演讲投票、大队知识竞赛等传统方式之外,校方决定新增一个“网络投票”环节——将25位在现场演讲胜出者的简介,以链接方式挂到了学校网站首页,投票时间设定为10月29日上午9点至10月31日晚上8点。
网投的3天恰好跨越双休日,对这所总人数约1100人的学校来说,投票结果十分惊人——25名竞选者中,票数最多者收获7万多票,19人的票数超过1万票,票数最低者也近2000票。
据学校介绍,为了防止“刷票”,网投启用了验证码,但实际上这道“关卡”形同虚设。新华社记者在校园中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他们表示都参与过网络投票,少则几百,多则上万。一位学生估算自己帮同学投了至少1万票,他说:“我每天都在投,每次点一下‘投票’后还要写验证码,我的手都麻掉了。”另一位学生说,除了自己投,母亲也帮着投了1000多票。
据了解,为了给孩子投票,有家长整天守在电脑前不停地点击;有人拿了台笔记本电脑,请正在住院的亲友帮忙投票。校长王崧舟说,还有家长发动国外的亲戚朋友也来投票。
“网投”无关痛痒,众人何以趋之若鹜?
“网络投票对竞选结果其实毫无影响。”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说。据介绍,评选结果是25位候选人中的14位最终成为大队委员,网络得票数最低的一名同学,目前已经担任了大队委员,而网络得票名列前茅者也有人落选。
王崧舟说,根据少先队章程,大队委员选举必须经过中队推选、演讲、现场投票等一步步产生。学校增加“网投”这个环节,只是希望通过网络向家长、社会推荐学校里优秀的孩子,测试一下他们的“人气指数”,同时也顺带扩大一下学校的知名度。
网络投票结果出来后,这位校长和一些投票者进行过交流。他说,孩子的动机比较简单,有些是好玩,有些是出于班级荣誉感,而家长的目的就相对功利,有些家长即使原先并不在意孩子的“一官半职”,但在“全体动员”的氛围中,看着别的孩子票数直线上升,生怕自家孩子票数低、自尊心受伤害,也不得不参与进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说,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会以成人的想法教育孩子:不仅要求孩子学习好,还要谋个“一官半职”。在学校教育中,一些老师以社会上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奖励”:当某个孩子表现不错时,就奖励“一官半职”。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少孩子认为学生干部就是拥有权力的“官”。
王崧舟表示,在本次“网投”风波中,网络技术保障不完善固然是直接诱因,学校今后会吸取教训,但其中折射出的社会功利心态更值得关注,这也非一所学校一时一地所能解决了的。
警惕“官本位”思想侵蚀“童心”
小学生的大队委员竞选,催生了家长间的“拉票”、“刷票”大战,这起事件在引发社会关注的同时,也催人思考:“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为何越来越低龄化?在功利性教育“人人喊打”又危害不绝的当下,该如何打破这种怪圈?
网民“江中一苇”说,即便竞选规定网投票数最高即可当选,但以家长“刷票”、“拉票”的方式获得,将给孩子起到负面的示范作用。作为孩子“第一老师”的家长们更应“淡定”一些,不要让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过早侵蚀童真的心灵。
35岁的杭州市民胡海燕则认为,家长的从众行为,也是无奈之举。许多小学生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在学校里当上“官”,是因为这段“履历”将伴随孩子进入初中,受到班主任老师的重视。“‘学生干部’的经历也是需要积累的。谁不顺应这股风气,就可能吃亏。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既是受害者,又不得不成为恶劣风气的推波助澜者”。
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俞晓东认为,为校园筑起“官本位”的“防火墙”,打破功利性教育的“循环怪圈”,需要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参与者对教育的科学认识。这一方面需要对当前中小学学生干部产生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制定公正、合理的组织形式;同时在培养孩子的“领导力”时,学校和家长应淡化“权力”观,强调责任与服务意识,以及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建华表示,作为“网投”活动的发起者,无论其结果是否与竞选结果挂钩,学校都应考量其对学生可能造成的误导,切勿为追求形式“创新”而忽视了对学生诚实品格的培养。对这次始料未及的“拉票”、“刷票”大战,学校也应对学生和家长做好解释和纠正工作,还“选举权”以严肃面貌。
(新华社杭州11月12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