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个凌晨,一场突发事件造成8名列车旅客意外受伤。当急诊电话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响起后,该院院长杨建庄、副院长王晓便在第一时间赶到,并迅速成立由杨建庄挂帅、王晓担任组长的应急救治小组,立即启动医院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院各科室通力协作,所有人员全力以赴,为抢救生命争取一切机会和宝贵时间。此时,一条紧急抢救患者的“绿色通道”便迅速开启,一曲救死扶伤的生命赞歌再次奏响。
应急预案
畅通生命的绿色通道
常言说“有备而无患”,只有将突发的危重症和对其防治的措施成竹在胸,才能在困难复杂的情况下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抢救患者,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这是院长杨建庄要求医院建立应急机制后常常说到的一段话。前不久,应急预案便显示出了它的巨大威力。
前不久的一个凌晨0时31分,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仍在紧张地忙碌着。这时,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值班护士袁志恒一把抓起听筒:
“喂,您好,急诊科。”
“我是120急救中心,兰州开往武汉的列车上,有8名乘客受伤,列车大约一个小时后到达洛阳火车站,请你们做好紧急救助的准备……”听筒里的声音响亮而焦灼。
“我们马上赶到!”袁志恒的回答简单而坚决。
8名受伤旅客的生命,危在旦夕!这是一起重大突发群伤事件,必须紧急处理!有着丰富急诊经验的袁志恒思路敏捷而清晰,她在接电话的同时立即意识到这些,放下电话便立即按照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在做好急救准备的同时,通知医院总值班。总值班刘明伟科长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通知业务院长王晓,一场生死大营救就此拉开序幕……
院长杨建庄、副院长王晓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普外科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专家赵志敏、万永庆接到指令后踏着夜色匆匆赶来;急诊科林岩、秦天榜、普外科主任谢志强、骨科主任孙帅、胸外科主任马凯风尘仆仆地赶来;麻醉科副主任徐来高、麻醉医师胡为民、梁若冰,值班医师杨志勇、赵予坤、赵佳、宋永枝、张龙彬……不到20分钟,各相关科室的业务骨干迅速在院内聚集,由院长杨建庄挂帅、副院长王晓担任组长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小组成立。所有在场的人,所有的心思,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快速、有效、稳妥地救治伤者上面了。
急诊科医护人员按照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迅速行动,于5分钟内火速赶到洛阳火车站一站台。而此时,载有伤员的列车因晚点尚未进站。
接诊的医护人员心急如焚!
常文阁医生的电话一遍遍拨向列车长:“受伤旅客的伤情如何?”“受伤旅客的简单急救如何处理?”“受伤旅客现在的情况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询问与沟通中,受伤旅客的伤情暂时得到控制。
而此时,已将近凌晨1时40分。
这时,晚点1个多小时的火车终于进站。一直在焦急地翘首等待的急救人员抬着担架,背着急救箱和氧气瓶飞速冲上列车,立即开展紧张的院前救治:包扎、止血、固定、输液、吸氧、检伤分类,紧张有序。
伤者较多,人员、车辆不够怎么办?!在抢救的同时,常文阁立即电话请求120急救中心增援。增援急救车火速赶到,但因为铁路道轨阻挡,急救车不能直接开进3站台,救援受限!
救治伤者,刻不容缓!年近六旬的秦天榜医生率领急救人员,用担架抬起经过初步救治的伤员穿过地下通道,跑步数百米,将伤员快速转运到停靠在1站台上的救护车。救护车一路飞驰,直奔河科大二附院。
精湛技术
创造生命的急救奇迹
我们要对伤者的生命负责,要使我们的技术精益求精,要把我们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救治伤者的工作中去,要为之竭尽全力,决不放弃。
——这是院长杨建庄对本次急救的最高要求,也是对该院医护人员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
凌晨2时30分,4名伤者到达河科大二附院,与此同时,医院突发群体事件抢救预案正式启动。急诊科赵扶海医生迅速向应急救治小组组长王晓和医院总值班刘明伟汇报现场情况和伤者伤情,王晓、刘明伟紧急协调相关科室积极开展院内急救工作。
明亮的无影灯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进行,监护仪在滴答滴答地配合着医生们紧张的节奏,他们在与时间赛跑,在与死神斗争。
凌晨2时50分,伤者王某被推入手术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左侧血气胸、左锁骨不全骨折、左臂丛神经断裂、腋动静脉损伤、胸大肌断裂、右前臂肌腱、神经、血管损伤、面神经损伤、腮腺损伤……他的生命体征极不稳定,一度休克,血压极低。面对这位伤者严重、复杂的伤情,见惯了各种外伤现场的骨科医生宋永枝也不禁皱起了眉头,伤者要同时进行大大小小的三四处手术,选择怎样的手术方式才能最有利于挽救伤者的生命呢?
但这终究难不倒经验丰富的宋永枝,手术方案很快确定:输血,抗休克治疗,同时急诊手术……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宋医生墨绿色的手术衣帽已被汗水浸湿,她顾不上擦去汗水,全神贯注地进行着手术……
凌晨3时,在另一间手术间内,外科系马凯主任、普外科老主任万永庆,医师杨志勇正在紧张的为一位39岁男性伤者进行“剖腹探查、肋骨骨折固定术”,3个小时后,手术完毕。
“马主任,3号手术间的患者合并血气胸,请您紧急会诊!”
“好!”马主任接到会诊申请后,顾不上自己已连续在手术台上奋战了3个多小时,便又立即更换洗手衣、手套,站在了另一个手术台上……
天空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又到来了!
经过了近5个小时的彻夜奋战,两名伤者的病情基本稳定了,在手术台上站立了整整一夜的马主任满意地舒了一口气……
经过宋医生7个小时的生死营救,伤者王某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全神贯注投入手术的宋医生在此时,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普外科老主任万永庆抹了抹额头的汗珠,望着经抢救已转危为安的患者,轻轻地松了口气,这才想起昨晚自己已年俞九旬的老母亲,因老年痴呆而不慎坠床摔伤头部,至今还未处理伤口。对于患者,他是挽救生命的天使,对于自己血流满地的老母亲,他却成为不能在膝前尽孝的孩子……
而一整夜在手术室亲自坐镇的应急救治小组组长王晓,看着4名伤者病情稳定,也终于稍稍放松了些彻夜紧绷的神经,然而他布满血丝的双眼却依然告诉大家:这场生死大营救还远远没有结束,救治还要继续,工作尚未停息!
医者仁心
献给生命的无尽关爱
医院办医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用仁心之术拯救生命,患者的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赏,患者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这是院长杨建庄在面对社会各界高度赞誉时的肺腑之言。
考虑到大部分伤者都是外地人,家属暂时无法赶来以及突发事件对患者造成的心理伤害,在医院的统一协调安排下,决定对患者采取“一对一”的个性化治疗护理方案,即每日进行专家会诊,医生24小时监管,至少1名护士陪护在身边;同时,专门的心理疏导治疗业已全面启动。
作为率先在我市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试点医院,河科大二附院的护士们照顾他们都很专业,ICU病房的史晓峰和骨科病房的周卫敏两位护士长,各自带领着她们的护理团队,耐心、细致地为3位重伤患者轮流做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锻炼,每天24小时看护着他们,定时为他们买饭、喂餐、喂药、输液,甚至还帮他们洗头、剃胡须、剪指甲、洗脚,让几名伤者不无感动;考虑到当时天气炎热,为了让患者能够在更舒适的身体环境下康复,细心、体贴的护士们还坚持一天两次为他们进行床上擦浴,有时甚至一天三次。
同时,护理人员还特意为4名伤者营造轻松愉快的康复氛围,随时观察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与他们沟通,以消除他们内心的焦虑,还特邀洛阳市心理学会的专家对他们一一进行心理疏导,逐步驱走他们内心的阴霾。这种关爱,存在于每一位相关的医务人员心间,就连院领导也是一有空就过来嘘寒问暖。
医院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受助的伤者心中满是感动。当铁道部和郑州铁路局的领导赶到医院看望伤者时,一位重症监护室外的患者家属动情地说:“这些医生、护士们太累了,他们无论是取药、取血、送报告,都是在一路小跑,以往只有在电视剧中才能看见的情节,在这里真实上演了!”
其中一名伤者的感谢信中也这样写道:“自从入院后,是河科大二附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们全家万分感激。
千言万语表达不尽感激之情。从杨院长到重症监护室、麻醉师、胸外科的医护人员给予我的关心照应,还有医师给我的心理疏导,都令我终生难忘。更让人感动的是外四科的全体医务工作者,他们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救助的精神在我这里得到具体体现,他们给予我了精心的医治和无微不至的呵护。
河科大二附院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大批敬业奉献的医护工作者,才能使患者得到康复,走向健康。再次向河科大二附院叩谢。”
医患情深,情深似海。一封简短的感谢信,言语朴实,却句句发自肺腑。
而医者的回答,也是一样的质朴无华:我们素昧平生,若不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伤害,我们的生活可能永远没有交集。但我们一袭白衣胜雪,有人称我们天使,有人唤我们卫士,永远把患者的病痛放大在自己的心上。冷静、执着,是我们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彻夜忙碌在生死线上,只为了让家庭多一些欢颜,让世间少一些叹息!
面对来自铁道部、患者家属以及社会各界对河科大二附院此次急救的高度评价,杨建庄院长动情地说:“这不仅是一次突发医疗事件大救援,更是一场医务人员的爱心大奉献!我们所弘扬的生命至上、科学救治、团结协作、奉献爱心的精神,在本次急救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作为医务工作者,作为患者生命的守护者,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精神大力的弘扬,传承下去,把‘医疗福民’的指导思想贯穿在各项工作中,建设服务型医院,实施二次创业,奋力跨越崛起,实实在在地为患者谋福祉!”
(孙欢欢 范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