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离退休是人生最大也是最后的转折点,就看你如何去把握。这话不无道理。
我是2007年退休的,寂寞得失眠多病。都说寂寞是老年人衰老的加速剂,这话我信。由于闷得慌,就走进小镇麻将室“筑长城”、打扑克。本想找到快乐与健康,谁知事与愿违,活动室不光嘈杂聒噪,还被吸烟的人弄得乌烟瘴气。如此这般,害得我本就虚弱的身子更是每况愈下。这时,听人说洛阳有户外写“地书”的自发群体。我就想,太好了,走出家门到户外参加这项活动,既饱享充足的阳光浴,可以补钙,强身健体,又可陶冶情操,充实生活,何乐不为?
我来到了洛阳。真是不虚此行,写地书的真不少,差不多各公园广场都有,有时还有“娘子军”入列。特别是周王城广场更红火,不少中老年人都在躬身写地书。他们手执二尺多长自制的海绵头大笔,蘸着桶里的水尽情挥洒。其中一老者左右开弓,双手写“行书”,博得阵阵喝彩。再欣赏地上的“墨宝”,有唐诗、宋词、名言警句……不光字写得非常到位,那丰富多彩的名言警句更使人受到教育和启迪。兴奋的是,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书法家,洛阳自古出才子,这话一点也不假。我虽不会写,但爱看,当我乐此不疲地去看另一个书法家写字时,不禁愕然,原来他是我新安同乡、离休干部吕先生。
“你怎么会在这儿?”见询问,他停下手中的长毫笑着说,他在洛阳闺女家住,离休没事练练身子骨。
说到吕先生我不陌生,他注重“欧体”兼而“行草”,写得一手好字,还获得全国老年书法大赛金奖。想不到写起地书更是笔画流利,苍劲有力,师古不泥,个性独到。吕先生递过笔让我写,我直往后退。“不会可以学嘛!”老吕鼓励着。我暗暗告诫自己,抓住机会跟书法老师学习。于是紧握大笔,一笔一画艰难地写着,一会儿工夫,累得我腰疼胳膊酸。吕先生指点说:“存住气,不要慌,要意在笔先,手脑并用,这是一项全身运动。长期坚持,乐趣健康都会有的。”吕先生是那样敏捷、那样康健,望着他那鹤发童颜,仿佛看到一片闪着光泽的红叶。
通过两年赴洛学习地书,我的书法大有长进,更可喜的是,眼界开阔了,交友也多了,“药布袋”甩掉了。我像一滴水,真正融入到人文和谐的海洋。
回顾学书之路,可谓:井蛙之见则因为蜗居,雄鹰远瞩则所以高翔。兴致所至,赋诗为志:东赴九都洛阳城,学习地书取真经;王城广场大师多,诸位先生都热情;真草隶篆我都学,地书好似练气功;学前唉叹常多病,学后病除一身轻;感谢如今好社会,使我晚年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