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1版:首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宣传好贯彻好
河南(洛阳)微软技术中心落户高新区
以科学发展论英雄
要优化发展环境
龙门举行 “唐韵礼佛”活动
福民优先 和谐拆迁
今起,洛阳火车站执行新规
关于对2010年下半年生产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责任追究情况的通告
农民利益第一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0 年 12 月 1 日 星期    【打印】  
农民利益第一
——山东省威海市城中村改造掠影
  编者按 城中村改造是许多城市面临的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近年来,威海市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既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又改变了城市面貌。希望威海“和谐拆迁”的经验能给读者以启示。

  威海市孙家疃镇靖子村旁的公路边,几名正在扫街的妇女在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前停下来。广告牌上是新村的规划图,不久的将来,依山傍海的靖子村将打造成旅游观光景点。这几名扫街的妇女就是靖子村的村民,她们指着图上画的农民回迁楼群,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我要挑一套大房子。”“我们就老两口子,要套小的,够住就行,差的面积还能拿好几万补偿呢!”

  这是国庆节前夕,记者在威海市采访途中碰到的一个情景。

  城市的“补丁”

  几年前,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廷去英国访问,见到一位在威海投资的外商朋友,便问起他对威海的印象。本来想听几句赞扬的话,谁知那外商说,“威海不错啊,又像城市,又像农村。”王书记听了不免有几分尴尬。

  “又像城市,又像农村”,指的是威海的城市化不够彻底。

  在120多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散落着77个城中村,就像在城市的华服上凌乱地缀着77块参差不齐的“补丁”,显得很不协调。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绝大多数城中村的水、气、暖、排污等设施不配套,环境脏乱差,村民虽然住在城市,却享受不到真正意义的城市现代文明。城中村已成为威海建成区的经济社会“洼地”,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块“拦路石”。城中村改造已迫在眉睫。

  可是,城中村改造又谈何容易?这77个城中村,涉及3100多户、近10万人。这么多人家的拆迁,工作量大自不必说,还牵扯着这么多人、这么多家庭的具体利益,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硬骨头”难啃终究也得啃。经过充分的调研,2007年11月15日,威海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用3年时间彻底改造城中村,“拆一片旧村,建一片新城,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让城中村的农民过上真正的城市生活。

  农民利益高于一切

  记者来到高新区田村。虽然还叫村,实际上已是配套设施齐全的城市居民生活小区。记者走进一户人家,女主人毕芳华大妈热情地招呼着。毕大妈说,原来的旧平房有136平方米,拆了后除补了这套90平方米的房子,其余的面积还补了11万元钱。“怎么补这么多?”原来,威海市的政策是按照宅基地面积补偿,二分地的平均补偿133平方米新房,新房面积不足的,余下的面积按当时的市价折抵现金。

  城中村改造、拆迁,实际是一次利益的调整。威海市在制定政策时,在多个利益主体中,坚持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让农民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市里明确规定,土地出让纯收益扣除土地开发资金后,要全部返还村集体,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村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

  10万城中村农民既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成为城中村改造的有力推动者——90%的村是一两天就签完协议,两周内完成整体搬迁,当月即开工建设。

  农民、企业、政府共赢

  城中村改造,能做到拆迁农民、开发商、政府“共赢”吗?威海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农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土地收益扣除开发成本,全部返还村集体。用旧村改造腾出的土地,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许多村还推行股份制改革,村民变股东,确保村民从集体经济发展中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据测算,通过拆旧房换新房,加上各种补贴、奖励,村民全部回迁后,将一次性增加财产性收入120多亿元。

  开发商也得到了实惠。为了和谐拆迁,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威海市政府定的调子是,宁可减少财政收入,能减免的税费一律减免,不能减免的就缓交,共取消和免征项目16个,减半收取的3个,缓交的5个,使开发商开发成本平均每平方米下降400元。

  据经济开发区南曲阜社区拆迁办的同志介绍,仅免缴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一项,就少收了450多万元。环翠区合庆村拆除旧房6万多平方米,按照优惠政策免缴部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600万元,加上腾出土地拍卖返还的资金,村里直接受益2亿元。

  政府不与民争利,不等于政府没有“赢”,政府“赢”的是一个好的城市环境。

  资料照片可见,许多城中村确实像“补丁”一样“糊”在城市的黄金地段、重要道路上,形成了25条“中梗阻”的半截路。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和提升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3年来,威海市抓住机遇,“接”通了25条半截路,新增城市道路240万平方米,交通动脉得以畅通。与此同时,13条河道全部得到治理,新增城市绿地430公顷,新增集中供热和燃气户3万户,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了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建扩建中小学55所,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63所。

  目前,威海中心市区的城中村已全部完成拆迁,已有1.5万户、4万多回迁农民搬进新居,到明年年底,拆迁农户有望全部回迁安置。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纠纷诉讼或治安、刑事案件。

  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廷说,有人说拆迁是“天下第一难”,我看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就不难。要说有什么诀窍,就是政府不与民争利,群众利益第一,给开发商优惠政策,同时让他也让点利,难题也就解决了。             《人民日报 》记者 夏珺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