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婚礼中夹毡的角色非常重要。夹毡又叫夹红毡,是指主家人夹带红毡走在迎亲队伍前,在迎亲过程中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把新娘接回家的一种风俗习惯。这种风俗由来已久,起于何时无可考证,直到现在仍然流行。
夹毡人的地位非同一般,必须和新郎有血缘关系,他多是新郎的亲伯伯、叔叔或者亲哥哥,有的甚至是新郎的爷爷辈。夹毡必须为两个人,另外一人不一定有血缘关系,但关系也绝非一般,除了家人外,也有让新郎父亲的好友担当的。
在迎亲队伍出发前,主家会给夹毡人的胳膊上搭上一块大红毡,现在多是用一块大红色的被面替代。按规矩他走在队伍的最前方,遇到十字路口、古庙、桥、井口或者一些晦气的地方,其中一人就会展开红毡朝这些方向遮挡一下,并让人燃放鞭炮,驱除晦气,直到迎亲队伍走过后他才再次赶到最前面。讲究的主家还特意交代在寡妇家门口也如法炮制。
夹毡人还要随身带有写着双喜的红符,最早要粘贴在上述地方,现在只是沿途抛撒。它的寓意是图个吉祥,起到避邪的作用,祈愿迎亲过程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夹毡人还有一项具体的任务,就是要保证迎亲队伍在中午12时前赶回男方家,因此,夹毡人必须能言善辩,对女方的各种情况比较熟悉。到女方家中既要把一些必要的礼节做好,又要督促女方早一点出发。
真正让夹毡者头疼的是对付路上拦婚车的人。这些人抓住男方急于赶路的心理而纠缠不休,有时拿一根木棍挡在路上,婚车就不能再走,这也是洛阳婚俗中“耍”的一种。这时夹毡人就上前说和,并拿出一些糖果、酒烟来满足拦婚者。有时双方一时谈不拢,急得夹毡者团团转圈,满头大汗,引得围观者甚至女方家人出面解围。它从一个侧面也考验着男方家的办事能力和水平。有时夹毡者见到时间来不及时,便直接派出几个彪形大汉,把烟酒、喜糖、钱塞给拦婚车的人,然后连推带搡,强行通过。直到中午12点前将迎亲队伍带回家中,夹毡人才算完成了使命。
岁月沧桑,时代变迁。但夹毡这种风俗至今仍然流行在洛阳人的婚庆现场上,续写着新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