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真干见真效 实事暖人心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0 年 12 月 29 日 星期    【打印】  
真干见真效 实事暖人心
——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发展纪实
  去年12月28日竣工的新病房大楼。
  又一座新病房楼在拔地而起。
  市卫生局局长朱其昌(右二)到市精神卫生中心调研。
  洛阳市职工心理体能测试体验活动在市精神卫生中心启动。
  医护人员在认真查房。
  病区工娱室。
  团结奋进的市精神卫生中心领导班子和医护人员。
  本报记者 胡越

  去年的12月28日,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却让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干部职工至今记忆犹新——一幢功能完善的新病房大楼正式建成启用,它标志着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中心发展跃上了新平台。

  今年的12月28日,离去年落成的新病房大楼不远处,塔吊耸立的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又一座更加有气魄的新病房大楼即将拔地而起。过不了多久,这两幢并肩而立的“姊妹楼”将成为精神卫生中心院内最亮丽的风景线。

  高楼见证发展,数字折射成就——与2009年同期相比,市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门诊就医人次增长22.5%,住院人次增长88.3%,业务收入增长77%,固定资产增长131%。

  一年一个样,两年大变样——这是亲眼看到医院变化的市精神卫生中心全体职工最真实的感受。

  想干事聚人心,真干事得人心,干实事暖人心——看似简单的三句话,正是市精神卫生中心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真实写照!

  想干事 聚人心

  2008年12月23日,由中心主任徐健康,党委书记凌延昭,副主任赵路斌、吴晓龙、赵庆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亚丽组成的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新的领导班子正式上任。

  上任后第一年,班子成员精诚团结,带领中心全体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新病房大楼,结束了中心没有高档次病房的历史,净增加床位300余张。

  新病房大楼建成后,不少职工都觉得医院能干成这件大事已经很不简单,接下来该喘口气歇歇了。

  出乎许多人的意料,紧接着,又一幢新病房大楼项目开始谋划和建设。

  “多少事,从来急,只争朝夕。”这是中心主任徐健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的确,了解老徐的人都说他是个急性子——说话快人快语,干起工作干脆利索。

  对于“急”字,徐健康有自己的理解:“不发展不行,慢发展也不行。要想彻底改变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树立中心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就必须跨越发展、率先发展。只有以好于人家的质量,快于人家的速度,优于人家的结构,多于人家的活力,才能实现赶超的目标。”

  “不管当官大小,都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正对医院负责对患者负责,就必须把做官看得轻,把干事看得重!”

  这,也正是中心领导班子的共同心声。

  想干事的决心化作中心上下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的勇气。

  新班子上任第三天,就全力投入到国务院精神卫生专项投资的项目争取上。短短一周时间,从选址、制图、编写项目标书到制作影像说明资料,班子成员和部分中层干部夜以继日地工作,元旦和春节许多同志都放弃休息,高标准快速度完成了项目申报资料准备。中心申报的项目说明书、影像资料、规划图表及说明文字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项目顺利通过省卫生厅、省发改委审定并上报国家发改委,获得了3800万元的项目建设资金支持。

  面对中心底子薄、基础差的现状,中心领导不等不靠,多方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在不影响正常收治病人的前提下,装修了2500平方米门诊楼,使门诊楼面貌焕然一新,大大改善了门诊就医环境;增容供电系统至800千伏安,重建供热系统使供热面积增加到20000平方米;病房空调安装、计算机系统升级等也全部到位,彻底改变了中心基础条件差的状况,为医院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中层干部奋勇争先,全体职工积极参与,中心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李延斌、梁珍、孙寅修、胡冬梅、巩巧样等一批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的老同志,继续坚守在临床工作第一线,工作靠前站,业务上传帮带,为医院发展再立新功;

  鉴定科胡冬梅在科室人手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进一步提高;

  中心六病区副主任赵静霞爱人在外地工作,双方老人又体弱多病需要照顾,她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尽职尽责地干好工作。

  ……

  人心齐,泰山移。回顾中心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徐健康满怀深情地说:“中心面貌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心上下都有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我们发展的根本动力!”

  真干事 得人心

  真干才能见真效。

  市精神卫生中心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宏伟的蓝图必须靠真干来实现,来不得半点虚。干部群众最反对夸夸其谈的“空谈家”,最喜欢埋头苦干的实干者。

  创先争优上看真干。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凌延昭说,中心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把自身发展、服务患者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着力点,努力做到党组织争先进,党员干部做表率,人民群众得实惠。党委还围绕服务中心大局,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加强行风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抓作风,抓落实,切实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

  干项目上看真干。去年和今年,市精神卫生中心两座新病房大楼开工都极为低调,既没有邀请上级领导,也没有举行隆重的典礼。开工不事张扬,建设却强力推进,速度之快令人刮目相看。随着两座新病房楼的建成投用,患者就医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中心副主任赵庆文说得很直白:“真干事看重的是效果,不是图热闹、讲排场。”

  抢机遇上看真干。经过积极争取,市精神卫生中心获得国家发改委3800万元的精神卫生项目建设资金支持,不少同行在羡慕之余更有不解:“这么好的事,怎么偏偏就让他们碰上了?”殊不知,为了抢抓这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中心的领导和干部职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抓机遇的例子还有很多——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和中国残联制订的《精神卫生十年规划》颁布后,精神卫生中心领导认真研究精神疾病防治和社区康复的相关政策,在市卫生局和有关部门支持下,主动和有关城区联系,建立了精神卫生服务点23个,有效地拓宽了服务领域。

  提升效能上看真干。中心深入开展效能提升活动,从每个职工做起,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把能力体现在破解难题上。中心行政后勤人员通过效能提升,在工作中实现“四个转变”: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由滞后服务转变为超前服务;由延缓服务转变为及时服务;由单一服务转变为全程优质服务。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六个不让”:不让医院的水、电、气、暖因工作失误出现故障;不让医院的环境因工作不力而脏、乱、差;不让安全事故在工作区和生活区内发生;不让各种不良习气在自己身上出现;不让该办理的工作在我们手中中断;不让医院的形象在我们这里受到影响。

  抓质量上看真干。质量是本,做好质量管理控制,确保医疗安全是医院最重要的工作。“医疗质量有没有保证,关键看领导是不是真抓,敢不敢动真格。”中心副主任赵路斌说,在抓医疗质量上,中心奖罚分明,毫不含糊。纪检监察室认真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出院随诊工作,把监督延伸到院外,对随访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要求限期整改;医务科把每月考核结果在院简报上进行通报,对医疗文书书写优秀的医师和后3位医师同时进行公示;护理部每周深入科室对服务质量进行认真检查、严格考核,对发生的不良事件除通报全院外还严格处罚。严格的管理促进各项制度得到认真落实,医疗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在今年的“医疗质量万里行”考核中,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疗质量控制也受到考核组的充分肯定。

  聚人才上看真干。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招来人才,留住人才,医院发展才有保障,才有后劲。针对医院精神科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短缺的问题,中心加快人才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人才战略。在高度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的同时,加强中青年医师的专业技术培训,积极鼓励和支持在职职工攻读研究生,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引进硕士研究生来院工作。仅2010年一年,中心就引进包括研究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51人。

  一项项重点工作在大力推进,一个个制约发展的难题在积极破解,精神卫生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用生动的实践为“真干”二字作出注解。

  真干不真干,群众看得见——“医院变化大,大家干着有劲头,有奔头!”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职工对明天充满信心。

  干实事 暖人心

  发展目的是为民,发展成果要惠民。

  作为医疗机构,惠民首先要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上。

  “大病房,小社会”,服务创新暖人心。记者近日在市精神卫生中心十病区采访时看到,几十名患者正在做广播体操,相邻的工娱室内,几个人拿着毛笔,练习写字和画画,旁边还有人在静静地看书。无论是病房,还是活动室,每个房间都装着普通的玻璃窗,没有铁栏杆,走廊尽头,有厕所、洗衣房和淋浴室。据中心副主任吴晓龙介绍,针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特点,精神卫生中心提出“大病区、小社会、多功能、利康复”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在每个病区设立工娱疗室,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一系列康复训练项目,不仅丰富了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内容,还为患者实现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和家庭起到了积极作用。 

  搞普查,建档案,为职工身心健康把脉。今年7月9日上午,市总工会联合卫生局和体育局开展的“职工心理体能测试体验活动”在市精神卫生中心正式启动。市精神卫生中心利用自身专术优势,为全市职工开展心理测试活动并给每名职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筛查中出现心理问题的职工,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还将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

  添设备,抓服务,患者之至上落实处。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精神疾患的诊治水平,中心先后购置了MECT、脑电治疗仪、滋疗仪等,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同时中心成立了老年精神病康复和慢性精神分裂康复两个市级特色专科科室,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亚丽说,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先后推出了门诊预约服务,制定了“先诊疗,后结算”服务制度,严格落实患者办理出入院手续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承诺。 开辟“就医绿色通道”,南至江苏、广州,北至北京,西至内蒙古,行程数万公里,免费接病人住院,努力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把便民措施认真落到实处的同时,中心还对特困病人医疗费进行减免。

  医院食堂设施在更新,让患者吃得更好;病房里新装了空调,让患者生活得更舒适——一件件实事,给患者带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

  中心大发展,职工更是受益者。和2009年相比,中心职工收入又有明显提高。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中心通过多方努力,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已开工建设,计划明年投入使用。 在建党89周年来临之际,中心党委组织离退休老党员一行35人参观小浪底风景区,领略调水调沙实验,使老党员们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身体。

  回眸发展历程,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徐健康、党委书记凌延昭无限感慨:我们付出的是心血和汗水,失去的是与家人的团聚机会,但是换来的是医院的发展,是上级领导的放心,是广大患者的满意,我们无怨无悔!

  在“十一五”收官和“十二五”开启的关键时刻,市精神卫生中心的领导在思考着重大问题:新的时期,中心如何赢得新的光荣、实现新的梦想?

  “以患者需求作为医院发展的原动力,把为患者服务作为医院发展的根本目标,实现医院‘质量好、服务好,运营成本低,持续管理改变,高效规范化运营’。到十二五末,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将发展成为‘大专科,小综合’医院,开放床位1200张以上,成为集临床医疗、心理咨询、科研教学、健康促进、社会康复、司法鉴定等功能为一体,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精神卫生中心机构。”这是中心谋划的“十二五”发展蓝图。

  宏伟的蓝图,展示的是精神卫生中心全体职工继续奋进的豪情壮志,更是中心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