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与《洛阳日报》结缘三十载
我心中的牡丹广场
洛阳网广告
马寺钟声①
酒后:那一抹馥郁的酒香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0 年 12 月 31 日 星期    【打印】  
与《洛阳日报》结缘三十载
□ 尤劲松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江苏调来洛阳父母身边。还是“新洛阳人”的我,下班后经常驻足的地方,就是厂区花园里的阅报栏。在那里,《洛阳日报》像磁石般地吸引着我。喜爱文学的我,看到精彩之处,还会掏出笔记本摘录一段。

  我如此“好学”,引起了厂领导的注意。先是将我调入机关工作,后又指定我为通讯员。每天的《洛阳日报》到了,科长总是以我有写稿任务为由,让大家传阅后,将报纸交我留存。为“不辱使命”,我尝试着给报社投稿。

  我写的第一篇稿件是通讯《妈妈队的欢乐》。原本洋洋千言的稿子,见报后压缩成了“豆腐块”,但读起来,却非常生动、简洁。从此我对《洛阳日报》喜爱有加,开始句句推敲地“研报”,实现了读报“质”的飞跃。之后,我又在《邙山远眺》栏目发表了几篇讽刺小品。

  丈夫目睹我的进步,专门订阅了一份《洛阳日报》,还诙谐地说:“‘一天不吃饭可以,一天不看《洛阳日报》不行’,是咱家的口头禅!”当丈夫变成“义务剪报工”,“读后感”变成全家话题后,我读报、磨笔头更勤了。我的父母最看重年轻人上进,受到感染,也加入到读报队伍中来,还给我推荐好文章,让我学习、借鉴。

  10年前,我又调入医院工作。以对生命的全新感悟,写出了散文《走进病房》,发表在2003年4月3日的《文艺副刊》上。

  《洛阳日报》不但是良师益友,引领着我从忠实的读者成长为热心的作者,还是我家收获幸福的田园。我的儿子从《洛阳日报》的受益者,变为《洛阳日报》的铁杆粉丝。

  1987年春天的一天,做医生的父亲给我报料, 嘱咐我一定要写写一个特别坚强的孩子。采访那天,父亲特意带上我年幼的儿子同往。那是一位身患骨癌的11岁小病人,他以与年龄不符的坚毅,与病魔顽强搏斗、学习不辍。当轻轻地推开病房的门,目光触及病榻的刹那间,我看到白色被单下痛苦抽搐着的身躯分明缺少了1/4。在回家的路上,儿子紧紧地拉着姥爷的手,表情“严肃”地表示,他要以小哥哥为榜样,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当医生,不用锯腿,就能治好像小哥哥那样的病。

  无情的病魔最终还是夺去了“小哥哥”的生命。闻知噩耗的那天,我夜不能寐,一气呵成报告文学《天边陨落了一颗小星》,几天后,这篇稿子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洛阳日报》《新一代》专版上。

  长大后的儿子,果真没有食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某医学院。在他启程赴沪前夕,我们帮助整理行囊时,发现他的书包里有一本名为《离家去远行》的书,与之放在一起的,就是刊载有《天边陨落了一颗小星》的那两期《洛阳日报》。后来,取得直读博士资格的儿子,被国家公派德国攻读医学博士,一年后,荣获德国总理奖学金未来领导人奖项。儿子能够成才,从小到大伴随着他成长、为他励志的《洛阳日报》功不可没。

  有一次,有个成都同学回国探亲,儿子让我把家里的那双足球鞋用包裹寄到成都,请同学捎到德国,并要我们找两份《洛阳日报》一并寄去。儿子说,他的业余文化生活安排之一,就是有时间必看《洛阳日报》电子版和网络电视的CCTV节目,关注、思念故乡之情溢于言表。收到纸质《洛阳日报》后,儿子通过电子邮件告诉我们,来自故乡的油墨清香,让他倍感亲切。他所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有好多个国籍。在一次聚会中,他向大家展示了《洛阳日报》,借助报纸介绍了洛阳的经济发展和名胜古迹。不同肤色的同事纷纷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住过很多皇帝、很神奇的地方。儿子说,那一刻,他感到特自豪!

  如今,我与《洛阳日报》已经结缘30载,相伴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从春走到了秋,报纸也从4开4版到对开8版,从黑白到彩印,又将迎来它的改扩版。时值新年贺岁,真诚地期盼、祝愿《洛阳日报》与时俱进,越办越好!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