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的一天,洛阳日报社记者张拴(现任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洛阳日报》执行副总编)听到一个消息:市商业局特批给报社20辆加重永久牌自行车的指标,社里准备把这批“铁驴”配发给编采人员,无需凭券,每辆车140多元。
自行车在当时还是稀罕物件,想要买,一得掏钱,二得拿工业券。每隔几年,市民可以凭户口簿领到一张工业券。一张工业券还不行,得积攒好几张券,才够买一辆自行车。有些家境殷实的人家,为了拥有一辆“装门面”的自行车,不得不向亲朋好友“借”券。
张拴觊觎“大二八车”许久,只恨手头无券。闻听这回买车只用掏钱,不用交券,大喜。
可是,当时报社有70多名采编人员,大家都想要自行车。给谁不给谁呢?社领导专门就此事开会讨论了一番,最后决定:抓阄!谁抓住给谁。
于是,职工们围坐一堂,神情严肃地玩了一个抓阄游戏。张拴运气好,逮到了一头“铁驴”。
这头“铁驴”驮着他上山下乡,四处采访,出了大力。
后来,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张拴和同事共用一辆摩托车,人手一把钥匙,谁有外出采访任务谁用,人写稿,车不停。
再后来,摩托车换成了汽车。报社车队随时准备出车,配合记者紧急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