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西工区刘女士向本报打来电话说,光华路社区居民卞秀弟“发明”了许多“新鲜玩意儿”,而且与其他“民间发明家”不同的是,卞秀弟搞“小发明”用的绝大多数是废品。
昨日,我们来到位于西工区光华路8号院卞秀弟的家,发现这里虽然面积不大,但俨然一个“车间”:被一张小型车床和粗细不等的管儿、钳子等工具、材料占满了。
废品堆里“淘宝”
刚落座,我们就被这个“神奇”沙发吓了一跳——座位不仅能自动升降,就连扶手也可放下、抬起,颇有点大巴车座儿的感觉。卞秀弟说:“其实这就是大巴车座改装的。我花60元钱买了个座儿,又花12元买了4个废旧的轮子,然后用合金材料组装焊接,舒服还实用。”
而“超远程无线报警器”也非常有趣:遇到意外时,它可以通过手机来电提醒车主。原来卞秀弟把废旧手机改造后放在车里,在汽车受到外界碰触时,这个手机就会自动拨通车主的电话。
接着,卞秀弟还一一展示了他发明的其他物件儿,它们几乎全是用废品拼组成的。“这是假肢上的,这是高跟鞋的鞋跟……”卞秀弟说,为了寻找这些合适的材料,他经常到废品收购站“淘宝”。
“发明”并快乐着
卞秀弟说,20世纪60年代,家里有一台上海牌收音机,后来出了故障,酷爱听收音机的他急坏了,花了好一番工夫才把它修好。从此,他开始尝试着摆弄一些小家电,自己动手的兴趣也越来越大。
1977年,卞秀弟在南方某卫星发射基地服兵役,从事通信工作,退役后到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工作。工作之余,他对“小发明”依然痴心不改,动手做了不少“新鲜玩意儿”,比如遇到障碍会自己拐弯的“智能车”、红外线智能“防盗墙”等。
目前,卞秀弟在我市某中专任太阳能光伏专业课教师,每当跟学生聊起发明,卞秀弟就格外精神。而他的“发明”也很受邻居的欢迎,不少人都称他是“发明家”。
“‘发明’让我的生活更充实,更有激情,更有滋味儿”。卞秀弟孜孜不倦地“发明”着,享受着“发明”的快乐……
记者 李砺瑾 实习生 陈晓佳 黄超
(相关视频请见洛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