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老票证上的河洛年俗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1 年 1 月 31 日 星期    【打印】  
老票证上的河洛年俗
□刘彦卿
  团圆 (国画) 吴酩
  ①
  ②
  ③
  ④
  ⑤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洛阳有句俗话,叫“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意思是说新的一年来了,无论穷富,都要在年前把头顶上这方天地收拾干净,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年。

  为何要在年根儿剃头?因为洛阳年俗中有正月里剃头不吉利之说。“正月里,不剃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年前剃过头后,要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时才能再次剃头。因此,每年一到年根儿,孩子们都要被家长撵着去剃头。只有在剃完头后,孩子们才能盼着穿新衣、戴新帽、穿新鞋,吃一年才有一次的有肉“大餐”。因此,在计划经济年代留下来的票证中,就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理发票。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经营方式的不同,洛阳的理发业有两种:一是开设店铺,坐店经营,大多为国营理发店;二是没有固定店铺,挑着理发工具,游街串巷流动服务,或在街头固定设点。

  当时,从上海、广州内迁来洛一些理发人员和理发店,使洛阳的理发水平和技术得到很大提高。如:位于西工人民西路的三友理发店和位于涧西上海市场的上海理发店,均为河南省十大理发店之一。那时,一到年关,理发店就特别忙碌,理发师总是三下五除二,就把一个人的一头长发给推成一个青皮瓜。

  为了安排好群众理发,在计划经济年代,政府有关部门把理发也纳入了计划轨道,印制了统一的理发票,按时发放给市民使用。这些理发票,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一直使用到80年代,面值有几分到几角不等。票的名称分别以不同的理发店名标志,在各个理发店使用。如:“洛阳市三友理发店统一理发票(图⑤)”、“洛阳市上海理发店统一理发票”。

  如今,在广大农村,基本上还要依靠那些剃头匠来解决理发问题。乡间的剃头挑子,都有一种共同的味道,就是剃头匠身上抽旱烟的浓浓烟味以及剃头挑子发出的怪怪的“胰子”(洛阳人对肥皂的叫法)味,还有不知谁家烹制年货的焦香味儿,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们记忆中浓浓的年味儿。

  辞旧迎新年夜饭

  按照洛阳的习俗,除夕年夜饭要慢慢地吃,有的从掌灯时分入席,一直吃到深夜。古时候守岁,年长者为“辞旧岁”,年轻人守岁则是祈求延长父母寿命。这种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就像那首《守岁》诗写的那样:“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种新的年俗腾空而出,走进千家万户的除夕之夜——这就是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集歌舞、戏曲、相声、小品和杂技等艺术门类于一身的“春晚”,充满了喜庆、团圆的气氛。伴随国人度过20多年的“春晚”,就成了人们的又一种年夜饭,与包饺子、写春联、放鞭炮等传统习俗一样,成了过年的一部分。

  198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工商银行联合举办。为了筹集晚会经费,工商银行在全国募捐。当时,洛阳的商业银行还未成立,募捐活动由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支行负责。那年,我刚参加工作不久,虽然工资不高,但出于对春晚的喜爱,还是毫不犹豫地解囊认购。那张面值为一元的“赞助纪念券”,我一直珍藏到现在(图④)。

  1954年,国家开始在洛阳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为满足涧西工地的群众文化生活,尤其是节假日的文化生活,洛阳市特设立涧西工人文化宫(即现在的洛阳市工人文化宫),文化宫于1958年建成,当年春节的联欢活动就在该文化宫举行。我手头也珍藏有当时的门票,其票价仅为3分。

  在中央电视台首开电视春节联欢晚会没几年,洛阳电视台不甘落后,也开始举办本土的春节联欢晚会,为洛阳观众打造一顿带有地方风味的年夜饭,并特意安排在腊月二十三晚上举行。1994年的第五届春节联欢晚会给我的印象很深(图①)。

  后来,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春节戏曲晚会”也 脱颖而出(图②)。我比较喜爱戏曲,所以一直把它视为一道丰盛可口的年夜饭,每年都关注它,有时还会亲赴郑州买票观看。我不仅感受到了过年的喜悦,还明白了一些道理:在经济收入可以换来自信的时代,中国传统的年文化,其作用是万万不可轻视的;在以赚钱成为文化产品最直接和最重要目的的背景下,传统文化陶冶人、影响人的功能,是万万不能丧失的。

  看大戏过大年

  “过大年,拉大锯,踮着脚尖看大戏……”

  时光一跌进腊月,我总会想起儿时唱过的这首儿歌。歌谣的背后,曾经是一个热闹开心的新年。那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看一场大戏。

  所谓大戏,就是一唱就十天半月的。这种大戏只有在农村才能看到。那时候,每到春节,我都会被父母送到郊区白马寺的亲戚家住一段时间。白马寺附近的好几个村子都有大戏看,除了看戏,还有大里王的舞狮子,热闹极了。那时的郊区还未通电,一到晚上,到处黑灯瞎火,只有村头的露天戏楼操场上灯火通明,那是为演大戏挂的几大盏煤油马灯(汽灯)。看戏的可谓是人山人海,锣鼓曲音震天响,将年味儿唱得流光溢彩。

  过年时,城里人则是相约走进剧院看戏。我父母常去的剧院有胜利舞台、人民会堂、洛阳剧院、上海剧院、红旗剧院等。

  这两张胜利舞台的戏票(图③),使用于1956年左右,就是当年父亲过年看戏时留下的。窄窄的票面上,盖有“河南省洛阳市税务局”的完税印章。

  记得有一年过年时,由于家里经济拮据,父母算计了半天,也没有抠出多余的钱买票看戏,把父亲急得浑身不自在。就在此时,单位一个同事给父亲送来一封信,父亲打开一看,原来是洛阳政协送来的两张春节戏票。信函内容为:“为了欢度春节,兹送去元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红星剧院戏票2张,请查收是何。”父亲顿时喜出望外,像个孩子一样蹦了起来。记得那次看的是常香玉主演的《穆桂英挂帅》。有了这两张戏票,父亲整个春节都精神焕发,喜气洋洋。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