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天 下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对付 “黄牛党” 外国有妙招
《蒙娜丽莎》 原型是男人
外国名牌巧借中国名人做营销
美女孩每周 吃5块肥皂
加拿大天气预报 闹乌龙
美新型无人战机 首飞成功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2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外国名牌巧借中国名人做营销
  可口可乐、力士、奔驰……这些外国名牌我们耳熟能详,有些已经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人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名牌有的创意直接来自中国,有些在登陆中国之初,有着种种不为人知的趣事,跟中国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可口可乐找上阮玲玉

  1927年,当中国大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可口可乐的瓶装饮料便在中国出现。当时习惯喝茶的中国人对这种带点苦味和辣味的“洋水”不太感兴趣,可口可乐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在租界的外国人和一些上层社会人士。怎样扩大可口可乐的影响,让普通百姓都认可并喝这种饮料,可口可乐公司绞尽脑汁。

  “Coca Cola”初进中国时,中文名称音译为“口渴口辣”,这个名称实在不伦不类,“口渴”之余还要“口辣”,这怎么能吸引顾客呢?为了能找一个好的中文名称,Coca Cola在中国和英国举行产品命名大赛。主管亚洲业务的伦敦办事处在报纸上大做广告,并悬赏重金。当时一名正在英国访问的中国教授便以“可口可乐”参赛,一举获得金奖。

  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还请大名鼎鼎的阮玲玉做广告代言人。当时阮玲玉正凭借《神女》和《新女性》在影坛大红大紫。阮玲玉喝可口可乐的照片和宣传画不仅频频出现在报刊上,而且以日历的形式向客户赠送。

  借助阮玲玉的人气,可口可乐开始进入市民阶层。到1933年,可口可乐在上海的装瓶厂成为美国境外最大的可口可乐汽水厂。到1948年,该厂产量超过100万箱,创下美国境外销售纪录。

  今天,可口可乐在中国饮料市场依然独占鳌头。它的中文名称依旧,广告策略也一脉相承。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遥想昔日那段广告史上的旧闻,一种往事如烟的怅惘感便油然而生。

  奔驰巧借梅兰芳扬名

  20世纪20年代,时任国民政府广州市市长的刘纪文下令从德国引进6辆用链条传动的“奔驰”救火车,以更新广州的消防设施。这些消防车性能优异,口碑不错,一直使用到抗战爆发后,因广州沦陷被毁。

  1936年,奔驰汽车进入中国内地。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品牌,鉴于当时中国人的购买力,奔驰将自己的营销策略定位在公用车上。在进入中国之初,奔驰公司就参与了上海的货车装配项目,在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年,奔驰公司还向天津供应了40辆公共汽车的底盘。

  奔驰品牌为中国人认知主要靠质量,不过,它的营销策略值得一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奔驰公司赠车梅兰芳的雅事。

  20世纪30年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成为民众力捧的明星,时称京剧四大名旦之首。对于这样的明星和艺术大家,奔驰公司不同于其他公司采取的通常做法,聘请其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

  事实上,鉴于梅先生的艺术定位,请其做广告在操作上也有难度,于是奔驰公司想出赠车的妙举,正所谓“宝剑赠侠客,香车送名士”。奔驰公司以欣赏梅先生的表演艺术为由,将一辆最新的奔驰轿车相赠。这辆黑色的轿车不仅传承了奔驰产品一贯的大气,而且在操作设计上也做了改动。为适应当时中国交通法规中实行的左行制,公司特意将方向盘右置。

  后来,这辆车被梅先生当成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夫人。据了解,几十年后,该车还曾亮相车展,吸引观众驻足观看。

  赠车的举动不仅是雅事,也是营销的妙笔,不仅在当时造成了新闻效应,而且随着梅兰芳的出行,该车便频频出现在记者的照片中,刊登在各大报刊的版面上。

  力士看中胡蝶的气质

  说起英国的品牌力士,中国人印象最深的是它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广告:一位外国美女对着屏幕,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我只用力士!”

  用国际影星做形象代言人,是力士一贯的品牌策略。作为一个定位很高的香皂公司,利华兄弟公司要求给力士做代言的明星,不仅外形漂亮,而且气质上要雍容华贵,尤其是皮肤要白皙细腻,于是力士将目标锁定在电影明星胡蝶身上。

  1933年在一次观众投票选举最佳电影女演员的活动中,胡蝶高票当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的外形和气质完全符合力士的要求,用胡蝶做力士代言人,实在是明星、香皂相得益彰。

  很快,胡蝶手拿力士的广告出现在报刊和张贴画上,力士的销售额随之扶摇直上。到1939年,该公司年产肥皂量达21.6万多吨。今天看来,胡蝶所做的力士广告,远不及当今影星来得香艳,仅凭笑意盈盈、婉转低眉,就达到了广告效果。

  (据国际在线)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