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国 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1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9%
物价仍处高位 调控任务艰巨
最高法院发布司法解释 规范公司设立及运营
提高了同比数据0.024个百分点
■延伸阅读
华夏点击
食品安全等将纳入 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河南引黄抗旱流量增至 172.9立方米/每秒
马街书会精彩开锣 千名艺人登台竞技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 年 2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延伸阅读
“五粮液”状告“七粮液”
四川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将生产白酒“七粮液”的企业北京寅午宝酒业有限公司以及销售企业等一并告上法庭,认为对方侵犯了自己的注册商标权
  近日,有媒体报道,四川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将生产白酒“七粮液”(以下简称七粮液)的企业北京寅午宝酒业有限公司以及销售企业等一并告上法庭,认为对方侵犯了自己的注册商标权。诉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生产及销售涉案酒类产品,并共同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已受理此案。
  五粮液公司认为,被告寅午宝公司将“七粮液”作为商品名称且将“中原七粮液”作为商标在同种类商品上突出使用,是一种典型的“傍名牌”行为,意在让人联想到“五粮液”知名度以助推销售,误导了消费者,侵害了“五粮液”注册商标专用权,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给五粮液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巨额利润空间是“傍名牌”的原动力
  北京市二中院有关人士向媒体记者表示,目前,五粮液起诉“七粮液”商标侵权一案已于1月24日正式受理,目前正在进一步的审理中。最终是否造成侵权,还有待于法院的判决。
  目前,被告方北京寅午宝酒业有限公司的网站资料显示,该公司正在面向全国诚招代理商,记者以白酒经销商的名义联系到该公司一位丁经理,他称,该公司的所有的产品都是经过注册的,不存在侵权的问题。
  高端白酒80%乃至90%以上的高毛利率是促使一些小酒企傍名牌、甚至不惜以身试法制售假酒的原动力。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指出,酒类行业傍名牌现象不断出现,主要缘于酒类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存在的巨大利润空间。在酒类消费持续增长的今天,一些企业将眼光投向了酒类行业,傍名牌就是一种捷径,不仅节约了品牌宣传的前期成本,更是让这些企业搭上了便车,借助名牌的优势进入快速收割期。
  在周思然看来,傍名牌现象对于知名酒企来讲危害非常大,不仅扰乱了酒类行业市场经济秩序,更是破坏了公平的酒类市场竞争环境,应予以坚决打击。
   打赢官司不难 但失了风度
  北京21c 尚谋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兼首席顾问李尚谋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认为,五粮液以法律形式来维权无可非议,但状告一个没有任何知名度的“山寨”品牌,似乎有些小题大做,凸显了五粮液对自身品牌价值的不自信。这种山寨品牌基本上无法杜绝,而对于五粮液来讲,“七粮液”这种傍大款、搭便车的行为并不能对五粮液的构成真正的威胁;而真正需要做的是打击制贩假酒的行为,那才是重中之重。
  从营销角度讲,资深营销策划人穆峰也指出,五粮液此举在为他人打知名度,之前我们还不知道有“七粮液”,这次都知道了。而且,市场上不只有“七粮液”,从“一”数到“十”基本全了,难道五粮液都要去起诉?奥拓曾经打出广告“我是奥拓,我哥哥是奥迪!”也没见奥迪说什么,没必要小家子气,因为不是竞争对手,况且也是给奥迪长面子。当然从法律上来说,五粮液打赢这场官司不难,但失了风度。
  穆峰也指出,这种“搭便车”的现象很普遍,只要是没搭得太离谱,很多企业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利润诱惑、监管不到位等因素,使得这些小酒厂比较多。
   五粮液起诉或为“杀鸡骇猴”?
  李尚谋认为,五粮液旗下子品牌众多,对于众多子品牌的定位不那么清晰,此次一纸诉状将“七粮液”告上法庭应该也有以下的忧虑:一方面是担心消费者将“七粮液”误认为是五粮液旗下的子品牌;另一方面是对旗下子品牌有些心虚,担心销售受到冲击,因为五粮液旗下子品牌虽然众多,但总体上讲缺少价值创新,没有什么独特的价值诉求。
  当然,业内人士指出,显而易见,七粮液就是想搭乘“顺风车”,凭借和五粮液相近的“名号”来“忽悠”一下消费者,因为,五粮液等高端白酒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通消费者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然而,目前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事实上,七粮液根本不能对五粮液形成任何冲击,因为没人会傻到把“七粮液”当成“五粮液”作为礼品赠送。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五粮液此举也算是不错的营销策略选择,由于“七粮液”和五粮液的商标近似度很高,据称五粮液之前也出品过“九粮液”等品牌,因此应该说打赢这场官司的把握比较大。打赢这场官司虽然对于五粮液品牌价值的提升几乎没有任何帮助,但至少可以起到“杀一儆百”、“杀鸡骇猴”的作用,给那些准备搭营销顺风车的酒企以警示。
   (据《证券日报》)
  
“巨贪”入狱8年后认定无罪
2003年,官至正厅级的谭照华被控“受贿5万元、挪用公款2000万元”,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10年后,湖南省高院再审判决谭照华无罪
改革明星“落马”
  2001年7月,“湖南第一大贪官谭照华落马”、“湖南物产集团腐败窝案”种种传闻充斥坊间。
  曾被称“三湘巨贪”的谭照华,原任湖南省物资厅厅长、湖南物产集团董事长、南方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当时已分别在湖南衡阳有色冶金机械厂、岳阳市长以及湖南省物资厅等正厅级岗位上任职23年。在1990年调任湖南省物资厅厅长后,谭率先将湖南省物资厅转制为企业———成立湖南物产集团,随后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铁饭碗”、“找市场要饭吃”,为全国瞩目。
  2001年7月2日,谭照华被湖南省纪委“双规”。同月25日,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挪用公款罪”对其立案。
  2002年1月8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此案。2003年1月28日,一审判决,谭照华被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以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11年。
  原审法院认定,1997年6月谭照华要求公司组织部门对在湖南省外经委工作的赵祥元进行考察后,赵被调入湖南物产集团,并被聘任为财务部副主任,筹备南方建材股份公司上市。南方建材成立后,赵又被聘为证券部主任,期间,赵为公司炒股赢得利润,为此赵先后多次找到谭要求兑现奖金。2000年春节前,赵为感谢谭照华以往的关照,并谋求在以后工作中继续关照,到谭家送其5万元人民币。以此认定谭照华犯受贿罪。原审法院认定的另一个事实,是2000年3月,谭照华签发授权委托书,授权赵祥元将南方建材在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成都营业部市值2500余万元股票和800万元资金转至海通证券公司成都营业部,同时将1016万元的股票指定交易一并转入海通证券营业部。该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一审判决后,谭照华等4名被告不服,提起上诉,同年7月23日,湖南高院未经公开审理,直接改判为:谭照华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二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8年。其他3人维持原判。
   终获平反昭雪
  8年来,除原湖南省物产集团98名干部职工外,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家、律师及湖南的部分老同志都曾就本案存在的问题,上书中央媒体及中央领导,多次反映谭照华遭人陷害蒙冤的问题,强烈要求为其平反昭雪。
  国内媒体分别对本案进行过关注并将调查意见上报后,引起了中央领导以及中央政法委等有关部门的重视,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上半年启动了对本案的审查工作。
  2007年10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达了“指令再审决定书”。2008年5月28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将该决定告知谭。2009年9月11日,本案再审终于开庭。
  经过审理,法庭认定谭照华为赵祥元谋利的指控是错误的。关于挪用公款一说,再审法院同样支持了申诉人的申诉意见,认定谭签署的委托书只是授权赵将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成都营业部的资金和股票转入海通证券成都营业部托管经营,属于企业法人代表的正常履职行为,而且委托书中并没有“质押”借钱的内容,不存在挪用公款。
  2011年1月30日10时,湖南省高院审判监督三庭法官梁淑芳宣布:“撤销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03)湘刑二终字第23号刑事判决书及长沙市中院(2001)长中刑初字138号原审判决”,并宣告上诉人谭照华无罪,同案人赵祥元、谭敬潇、刘勇的有罪判决同时撤销。
   改革得罪不少人
  谭照华于1990年从湖南岳阳市长任上调任湖南省物资厅厅长,1991年湖南省物资厅被列为全国物资厅(局)改革试点,1994年11月列入国务院100户现代企业改革试点,1995年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了铁饭碗,1995年开始筹备上市到1999年获批。经过10年改革,湖南省物资厅由行政机关改为企业集团,厅机关15个处室精简到5个处室,53名处级干部减到17人。
  因为改革力度大,其中也蕴含许多矛盾,谭也得罪了不少人。
  “有很多人对(物产集团)市场化,存在严重抵触情绪。”物产集团老同志胡汉忠等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谭推行改革后,引进了一批经营型人才和500余名大学生,这与老职工、老干部的利益发生了冲突。”
  2000年6月,网络上突然疯传“谭照华有经济问题”、“谭照华已在北京被双规”。该消息经扩散,致南方建材股票连日异常波动。
  “谁在制造这种谣言?”公安机关介入后,事件很快水落石出———北京某国家机关一名叫唐学智、化名“佩奇”的人是始作俑者。后来,唐被处理。湖南省公安厅对此进行了澄清。
  但随后谭未能逃脱牢狱之劫。(据《羊城晚报》)
  
医生写病历占60%工作时间
病历书写制度已严重地阻碍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医生要用大量的时间书写大量的文字,而只用很少的时间去为病人解决实际的医疗问题  
    电子病历变成简单的复制、粘贴后,女病人有了“前列腺增生”,男病人也会“月经不调”,笑话频出,这是在“解放”医生还是害医生?
  医生把熬成主治医生当成脱离苦海,因为再不用管床、写病历。
  病人去世,医生不愿交出病历,病人家属以为医生在篡改病历,其实是为了前面不完整的病程记录。
  ———近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博客中刊登了一个普通医生写给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呼吁精简病历书。在此背后,病历书写要求的不科学,引出种种怪现象、潜规则。廖新波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没有允许精简病历的情况下,医生还是要依法依规办事。否则病人找到医生篡改证据,是最容易告倒医院的法宝之一。
  医生自曝:写病历占60%上班时间
  医生们每天看电脑的时间远多于和病人打交道,还能叫医生吗?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他的博客上转载了一封来信,是一名医生写给卫生厅医政处的,呼吁精简病历。廖新波说,他并不完全认同这个医生的观点,之所以原文照登,是为了让大家了解一下医生在繁重的工作中有多少的责任与压力。
  这位医生在文中写到,目前中国的病历书写制度已严重地阻碍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医生要用大量的时间书写大量的文字,而只用很少的时间去为病人解决实际的医疗问题。有很多医生呼吁,病历应简化,不应太复杂,应该让医生用更多的时间去看病人、思考病人的病情、与病人交流、为疑难病例查找最新的医学资料。
  据介绍,最近著名医学专业网站《丁香园》作了一次专项调查,发现有50%以上的住院医生平均每天用于写病历的时间达四小时以上,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写病历的时间超过七小时。他解释说,医生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八小时,这说明医生至少有一半的时间用于写病历。有的住院医生甚至说,他一上班就开始写病历,没时间看病人,病人有事来找他,他才看一眼。
  该博文一出,立即引起许多医生网友的共鸣。一名网友列举了医生每天要处理的医学文书:每天的病程记录,新入院病人的病历,出院首页的填写,出院小结,传染病疫情上报卡,交班记录,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精神麻醉品处方,整理每份出院病历等等有几十项之多。
  另一名网友说:“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我们医院是一家三甲医院。我差不多一个星期值班2次,值班时一天来7—8个病人是普通情况,有时候一天来13—15个,还要手术,经常24小时都睡不了觉,病历书写超过60%的时间,真的太累了。强烈呼吁病历书写应该尽量简化,否则我们就变成和电脑打交道远多于和病人打交道?怎么能做好医生最重要的工作———诊断和治疗?怎么去做科研?”
   记者求证:为省事,医生各显神通
  对于这位医生的说法,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广州多家三甲医院的医生和管理者,所站位置不同,他们每个人的看法也有明显差异。
  一家医院的办公室主任本身是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转做行政。他认为目前病历书写的任务确实非常繁重,不过在大医院,特别是有教学任务的医院,这份工作绝大部分是由实习生完成的,需要医生做的已经没有那么多了。其实按照规定,没有执业资格的实习生是不能写病历的,但“这就是现实”。他回忆自己做实习生时,由于写得一手好字,又有从不涂改的习惯,不仅本科室的医生喜欢找他写病历,甚至外科的医生也找他去写。他坦言,在一些没有实习生的基层医院,还是要靠医生自己去写。一般来说,年资越低的医生,要写的病历也就越多。这位主任说,从他切身的感受,写病历的过程对理清诊疗思路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根据要求,病历需要记录病人的许多资料。在写病历的过程中,医生要反复地去问病人,也能对病情有更多了解。
  不过另一家医院神经外科的一位住院医师则更认同博文中医生的看法,他说工作几年写病历简直写到“伤”了,一些跟自己相似的年轻医生都不愿意接新病人。其实对医生来说,给病人看病治疗是件有趣的事。可新病人的病历书写特别多,工作量大不说,还很容易被挑出错,一旦挑出错就要扣钱,很多医生都想逃避。他说自己就盼着早点熬到主治,“脱离苦海”。因为主治医师就可以不管床,也就不写病历了。

  一家三甲医院心胸外科的教授说,电子病历的出现对医生写病历提供了许多方便。特别是有的医院制作了一些模块,写病历其实很多时候变成了Ctrl-C(复制)和Ctrl-V(粘贴)。不过这又带来另外一些问题:速度加快了,就离真实却远了,所以每天的病程就一样了。实在看不过去,就改点数据。女病人有“前列腺增生”,男病人有“月经失调”,这样的低级错误在许多医院都经常出现。他认为这甚至还不如手写,因为手写还得想想、问问,电子病历“连想都不想了”,这会让年轻医生错失了许多学习的机会,甚至连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都退化了。
    病历造假:一旦事发,后果或很严重
  在廖新波的博文中,这位医生还透露,日常的病历存在大量造假的现象。究其根源,恐怕要追溯到现行的病历书写规范制度及病历检查制度。
  这位医生举例说,他在做住院医师时,为一名肺炎病人写病历。在查体中写到,双肺叩诊清音。主任检查病历后问他:“为什么写双肺叩诊清音?你必须写叩诊浊音,不然的话,院里检查是通不过的。”他没听主任意见修改。果然几天后,院里来检查,检查者看了病历后果真要求重写。这位医生得出的结论是:医生在写病历的时候,为了应付检查者,并不能真正按病人的实际情况写,而是按“要求”写,才能通过检查。
  这位医生呼吁废除病历检查制度。在他看来,如果医生能拿出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病人的病情以及同病人更充分地交流,就会减少纠纷的发生。他透露,其实很多情况下,病人去世后医生想把病历掌握在自己手中,目的就是为了补前面的病程记录。但在病人家属眼里,却认为医生在篡改病历。
  对此,廖新波如何看?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并不认同作者的一些观点,放到自己的博文中是希望引起网友的讨论:中国的病历是否需要精简?如何精简?他理解的病历书写就是对医生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的真实、客观的记录,这既是将来重要的病例研究资料,也是法庭的呈堂证供。医生们如果把它看做应付检查所写,那就大错特错了,复制病历、病历造假会害了医生自己。
  廖新波认为,在“没有精简的情况下,大家还是依法依规办事,否则不管你如何有理,也没有谁可以帮你”。他介绍,此前自己曾听过著名法律专家卓小勤讲解《侵权责任法》,他最后代表与会者向卓小勤提出了两个问题,其中之一是:你代理过这么多案件,如果你来告医院,什么事最容易告倒医院的?卓小勤很快地回答:“对于患者来说,最容易告倒医院的两大法宝:一是找到医院非法行医的证据,二是找到医生篡改病历的证据。”
    他山之石:国外医生这样写病历
  听到医生们对病历书写这么多抱怨,那国外的医生们又是如何写病历的?
  一位三甲医院的负责人曾到新加坡考察过。据他介绍,新加坡的医院有专门的辅助人员帮助医生写病历,医生只需要记录一些重要的、关键的病人信息,然后将记录纸交给专人,由后者负责将病历整理补充为完整的文字资料。
  一位在美国有过从医经历的医生这样描述美国医生是如何记录病历的。“患者就诊,医师花时间和病人讨论病情,包括病史。医师给患者做体检,也可能做一些实验室或放射科检查。然后,做出诊断或区别诊断,最后,给病人拟定一个治疗计划,而且要向患者解释,即知情同意。等患者离开诊室,医师使用一台录音设备,记录患者这次的就诊信息。这些医疗信息,可以录入一个手持录音机或一台接入中心服务器的常规电话。医学听录员评估医生的这一录音报告,然后,通过听写,将声音文件或录音带转化为符合格式要求的医疗记录。这样的医疗记录就成为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件。等下一次患者再来就诊,医师就会把医疗记录或整个病历要过来,那上面已经包含了患者过去的就诊记录……”
  一位媒体工作者在法国生活多年,他去当地医院看病时,看到医生的病历只有简单的一页纸,左上角印着诊所和医生的姓名、电话以及医生的电子邮箱,下面是医生手写或者打印的药名,仅此而已。他还了解到,法国医生写病历都不能超过3分钟。简化写病历的过程,是为了鼓励医生充分与患者进行交流,详尽了解患者的症状,而不是把医生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低头书写病历上。对于重病的病人,大医院的医生会通过电话与病人的私人医生保持联系,详细了解病人的病史,还会就某些细节进行沟通,一般不依赖病历。
   (据《羊城晚报》)
  
游客30米高空惊魂6小时
2月14日下午5点多,在遵义公园内,名为“狂呼”的游乐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卡壳,6名青少年被困在30多米高空长达6个多小时
   “狂呼”机空中突然卡壳
  据一名被困男孩的父亲丁先生介绍,当日下午,他带着儿子来遵义公园,购买了15元/人次的“狂呼”游玩票。当时与孩子同坐在一个座舱里的共有3男3女共6名游客,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就是他的儿子,才12岁。
  丁先生说,5点10分左右,当座舱升至距离地面32米的最高处时,他突然听到“狂呼”机传来“咔”一声响,然后整座机器便卡住了。
  见座舱突然停在半空中,被困游客们或许是被迅速停车带来的震动吓住了,过了几秒钟才传来呼喊声。随后,“狂呼”机操作人员赶紧出来查看,同时叫被困在高空的游客不要惊慌,不能乱动。
   管理人员曾全力抢修
  据了解,这台“狂呼”设备去年春节才投入使用,是公园方面斥资80多万元从成都的厂家直接购买的。正常运行时,该设备平衡杆上的两个可分别乘坐6人的座舱,围绕中心支点进行旋转。事发时,挑着两个座舱的平衡杆运行至与地面垂直时,设备突然被卡住,导致一个座舱悬停于距离地面32米高空。
  事故发生后,工作人员迅速疏散了地面座舱内的6名游客,同时朝被困在高空的另6名游客大声呼喊,要求他们耐心等待救援。同时,维修人员迅速对设备进行检修。但据被困游客的亲友们说,工作人员捣鼓近一个小时后,始终不能排除故障,而被困游客及亲属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在此情况下,才有人拨打报警电话。而此时已经是下午6点过了。
   救援设备无法运抵现场
  由于被困的座舱距离地面30多米,约10层楼高。事发时当地气温6℃,座舱内的人员被安全带和防护设备固定在座位上,双脚吊在半空中,处境相当艰难。
  下午7时许,遵义市消防三中队、特勤中队接到求助电话后,派出两台应急照明车、一台抢险救援车,30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展开救援。然而,现场情况非常严峻:由于该游乐设备发生故障后无固定支撑,有左右摇摆的迹象。
  不仅如此,由于公园四周建筑物密集,树木茂盛,消防登高救援设备无法到达现场,救援工作一度陷入窘境。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名被困人员的家属正在与被困者通电话,消防人员在一旁叮嘱被困者,首先要放松心态,随时活动身体防止手脚冻僵影响救援,被困的6人要相互鼓励,不要睡觉,保持头脑清醒。
  同时,消防指挥部根据设备负责人的介绍和当时情况,商讨和制定救援方案。为了避免故障设备突然滑动和倒塌,消防人员用钢绳对与地面垂直的平衡杆进行了固定。
   救援过程一波三折
  对故障设备进行固定后,消防官兵登上半空中的检修平台,决定从平台上往16米高的座舱抛出绳索,然后救援官兵再通过绳索攀上座舱救人。方案制定后,官兵们将安全绳、救援器材等运上检修平台。然而,摆在官兵们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才能将绳索抛上距离头顶接近5层楼高的座舱。
  晚8点20分,随着“砰”一声响,官兵们通过高空发射枪将绳索朝座舱上发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高空风大,被射出的绳索在空中划了一个弧线后,并没有落到座舱上。而此时,气温已经降到了2℃,且天空中飘起了雪花。
  此时,座舱里的被困人员情绪激动起来。为避免出现意外,民警赶紧通过手机,与被困人员通话,并进行心理疏导。10分钟后,消防官兵再次发射绳索,但仍未能送抵座舱。9点20分,官兵们三次尝试,绳索仍未能抛到座舱上,救援工作顿时陷入胶着状态。
  9点30分,公园的工作人员找来10多只氢气球,捆绑在一起。消防官兵和民警一起动手,将周围的警戒绳找来吊在气球下,试图通过升空的气球将绳索带到座舱上。可由于高空风很大,地面上的救援人员经过近半个小时努力,最终才将绳索带到座舱上。
   大吊车丛林中起吊
  几乎就在气球将绳索送到座舱的同时,红花岗区公安局民警紧急护送的一台50吨大吊车开进了公园。现场救援人员经过商议,认为通过吊车将消防员直接吊到座舱的救援方案更有把握。于是,吊车操作工人迅速将吊车停好。可是,接下来的难题是,公园内树木茂密,吊车伸起重臂相当困难。
  正当大伙一筹莫展时,被困人员的情绪又开始波动起来,这时他们被困在高空中已经接近5个小时了,又冷又饿。由于情况紧急,吊车师傅与公园方面紧急商议后,决定在茂密的树林中强行启动吊车。晚10点50分,在大吊车发动机的轰鸣中,起重臂强行启动。
  记者看到,在粗大的树木“喀嚓”折断声中,长达40米的起重臂成功从树丛中坚定地伸出,像一只有力的大手伸向了被困座舱。然后,吊车操作手从起重臂上降下钢绳,将地面上全副武装的消防员缓缓送上了空中的座舱。
  晚11点18分,已经被困6个多小时的12岁男童被消防人员成功救下来。这时,早已等候多时的医护人员迅速冲上前去,将男童抬上了救护车。记者看到,男孩神志清醒,他的父亲抱着儿子不住地流泪向众人道谢,接着救护车鸣着警笛,加大油门往医院开去。
  截至凌晨15日0点12分,6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据《贵州都市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